增強“四力”助推新時代學術期刊轉型

  新時代不僅是融媒體高速發展的時代,更是學術信息、學術成果呈井噴式發展的時代。作為傳播學術成果、交流學術思想的主要陣地,學術期刊更要遵循新時代發展規律,探尋轉型發展之路。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宣傳思想工作會議上強調:“宣傳思想幹部要不斷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增強本領能力,加強調查研究,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過硬、本領高強、求實創新、能打勝仗的宣傳思想工作隊伍。”習近平總書記的“四力”論述,不僅為宣傳思想工作提供了遵循,也為學術期刊的轉型之路指明瞭方向。

增強“四力”助推新時代學術期刊轉型

  嚴守政治紅線和學術底線 提升腦力

  學術期刊是學術成果交流的陣地,肩負著傳承時代精神、探索科學真理、反映學術熱點、傳播學術思想等重要使命。因此,學術期刊必須嚴守政治紅線和學術底線,堅持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馬克思主義新聞觀為指導,嚴肅學術期刊風氣,秉持為人民服務的價值理念,築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思想之舵,切實提升腦力。

  一方面,嚴守政治紅線,用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學術期刊的意識形態問題是大問題,它不僅體現著學術期刊的立場方向,是其運行發展的紅線、底線,更體現著學術期刊的政治站位,是其生存發展的生命線。因此,學術期刊應嚴守意識形態主陣地,在大是大非問題上不含糊、不猶豫,時刻保持警醒,在思想交鋒中勇於亮劍、敢於亮劍,牢固樹立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旗幟鮮明講政治,加強政治歷練、強化思想站位,在思想上行動上與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同時,學術期刊在運行過程中,要始終貫徹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堅持黨刊姓黨、政治家辦刊,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在國內外複雜的風險矛盾鬥爭中,用馬克思主義武裝頭腦,弘揚主旋律、壯大主流輿論、傳播正能量。在“三審三校”中嚴守政治意識,突出政治導向,保證稿件符合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出版法律法規,把高質量的學術成果奉獻給廣大人民,為構建我國學術體系貢獻力量。

  另一方面,嚴守學術底線,用學術道德規範頭腦。作為學術思想交流、學術成果發佈的重要平臺與媒介,嚴守學術底線,規範學術道德不僅是學術期刊的責任,更是期刊界的良心。近年來,雖然學術造假、學術剽竊屢見不鮮,但大多數科研工作者埋頭苦幹、潛心科研。作為杜絕學術不端行為的關鍵一環,學術期刊理應肩負起捍衛學術尊嚴的重要責任,唯有精益求精地規範學術、嚴守學術底線,方能為弘揚學術正能量貢獻力量。

  深入實踐調研 增強腳力

  學術期刊的轉型發展要遵循“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的原則,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的“把論文寫在祖國的大地上”。學術研究不能閉門造車、脫離實踐,而是要以深入實踐調研為底色,以創新研究理論為核心,因此深入實踐調研既要把基礎研究落到實處,研究群眾急需解決的問題,也要堅持把研究工作做實做細做精,創作出人民群眾認可的精品力作。

  一是在實踐調研中找問題、找選題。科學研究從來都是開放的、鮮活的,最新穎、最有效、最有創新力的學術成果往往都來源於實踐、來源於需求,只有在實踐中、需求中發現問題,並試圖解決問題,研究才能做得準、做得深。學術期刊編輯只有緊跟學術研究的步伐,躬耕實踐、俯身一線,才能找準學術問題、發掘學術熱點、精確選題策劃,保證學術質量。

  二是在實踐調研中化解學術難題、簡化學術術語。實踐調研的最大優勢就是在實踐中加深學術思考、化解學術難題,為陷入困局的學術研究提供可呼吸的窗口,為更深一步的研究提供有效途徑。學術期刊編輯要深入實踐調研中,發掘學術難題、跟蹤學術難題,通過簡化學術術語來達到將精深的學術研究成果惠及更多人的目的,讓學術論文既反映學術水準,也具有可讀性、易讀性。在閱讀學術論文、吸收學術成果的過程中,提升廣大群眾對學術前沿、學術熱點的認識與把握。同時,學術期刊編輯要善於深入實踐調研,在實踐中獲取一手材料,善於甄別真偽命題,去偽存真,策劃有價值有意義的選題,引導科學的學術研究方向。

  紮實學術研究 開闊眼力

  學術期刊的學術水準決定了學術期刊的學術品位與學術地位,而學術期刊編輯的眼力與視野又在文章篩選過程中起著關鍵性作用。唯有保持較高的學術品位才能提升學術期刊的公信力和影響力,才能讓中國學術在世界舞臺上發出“中國聲音”。因此,學術期刊要不斷紮實學術研究、開闊眼界,提升學術修養。

  首先,學術期刊編輯要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有所突破、有所建樹,潛心科研,準確把握學術熱點和學術增長點。紮實的學術研究賦予學術期刊編輯雙重身份:既是學者也是編輯。學者身份使得學術期刊編輯能深度參與到學術研究領域,深度參與學科發展,並具有一定的話語權與公信力,能在眾多的學術研究中發掘學術創新點;編輯身份使其在眾多來稿中快速甄別出本專業的優質稿件,並加以修改提升,提升學術期刊的學術品位。

  其次,學術期刊編輯要在跨學科研究、跨領域研究中有所涉獵、有所瞭解,有效分辨出跨學科研究中創新性強、學術品位高的稿件。當今時代是學術大融合的時代,跨學科研究、跨領域研究已成為學術研究的大趨勢,學術期刊編輯不應該僅僅是本學科、本領域的專家,更應該是相鄰學科、相近學科的雜家。這對於學術期刊編輯來說是最艱難但卻是最重要的。當具備了跨學科研究的視野和眼力,學術期刊編輯將看到完全不一樣的學術世界,並以此指導自己的編輯實踐、科研實踐,將強有力地助推學術期刊的轉型發展。

  加強業務訓練 強化筆力

  學術期刊的刊文質量決定了學術期刊的傳播力和影響力,而學術期刊編輯的筆力又在學術論文編輯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優秀的學術期刊編輯不僅僅是詞彙的搬運工、碼字員,更是辭藻的鍛造者、錘鍊者。紮實的編輯功底不僅對學術論文的遣詞造句起到修飾、潤色的作用,更能對不良的文風起到糾偏作用。回顧老一輩學者的論文,大都開門見山、直奔主題,不在論點周圍做過多周旋,而當下有些論文越寫越長,且表達晦澀難懂,在行文中新名詞、新概念層出不窮,語言歐化情況時有發生,消解了學術傳播與交流的功用。面對此類學術論文就要求學術期刊編輯有較強的筆力,抽絲剝繭,刪去不必要的定語、修飾語,化繁為簡,用最簡單的語言闡明深刻的論點,還學術論文本身的面貌。除了加強編輯業務能力的訓練,學術期刊編輯也要重視新聞規範和新媒體傳播的學習,規範新聞出版和新媒體傳播。學術期刊的轉型發展面臨著與新媒體融合發展的難題,而目前為了適應新形勢,很多學術期刊開通了“兩微一端”,以拓寬和增強學術成果的傳播範圍與傳播力度,尋求轉型發展的路徑。因此,加強新聞法規的學習、培養網絡技術人才、增加新媒體傳播知識培訓勢在必行。網絡人才缺乏必然影響學術期刊與新媒體融合發展,學術期刊只有儘快調整人才結構、加強業務培訓、消解互聯網技術隔膜,才能提升學術期刊的時效與速度,拓寬學術期刊的傳播路徑,實現學術期刊的轉型。

  總之,新時代新形勢新機遇新挑戰都為學術期刊轉型發展創造了無限的條件與可能,學術期刊要遵循時代發展規律,尊重期刊發展的內在定律,切實從腦力、腳力、眼裡和筆力“四力”入手,嚴肅政治紅線、堅守學術底線、夯實學術研究、把握學術品位、精進業務能力,持續提升學術期刊的影響力和公信力,實現學術期刊的轉型發展。


  (作者單位:河南省社會科學院中原文化研究雜誌社)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姬亞楠

歡迎關注中國社會科學網微信公眾號 cssn_cn,獲取更多學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