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門東”散記

“老門東”散記

本文圖片均由 蔡苓攝

金陵女友相邀出遊“老門東”,欣然而往。

老門東位於南京秦淮區,因地處中華門以東,故稱“門東”,與老門西相對,是南京夫子廟秦淮風光帶的重要組成部分。

“老門東”散記

“老門東”散記

自武定門地鐵站下來後,悠悠然往“老門東”方向而去。兩旁的平房老街巷裡住著老城區的老居民,偷眼望進去,簡陋的設施,窄小的院落,樸素的衣著,居民們養狗種花,十分平和滋潤。

“老門東”散記

窄窄的巷弄盡頭就是老門東修繕後的最勝景處中營。此處與蘇州平江路街區有相似特點——小橋流水、美食綠植、民國小巷,還有青石板、琉璃瓦、木雕閣樓。

正逢週末,古街小巷中冒出許多熱情歡快的少年兒童,給寧靜的街區帶來幾多熱鬧,青磚碧瓦上爬滿的紅豔豔的凌霄花也恣意開放,令人有一種時光錯愕的感覺。

“老門東”散記

走進一家設計感極強、裝修精緻的藝術會所。一方小天井流水淙淙、禪意濃濃,室內有藝術家的小型畫展,更有正在進行中的成人油畫培訓。似乎零基礎的愛好者也可以在畫師的指導下,很有模樣地調製色彩,繪出心動的畫稿。一位皮膚白皙、妝容精緻、戴著老花鏡的女士精心描摹著她心中的貓,抽象而動人。

“老門東”散記

“老門東”散記

真好,在這樣的空間與環境中,培育獨特的思維與觀察方式,提升個人藝術素養,讓藝術世界離自己更近,是一件愉悅之事。掃下了二維碼,估摸著以後是不是也來學習一番?

“老門東”散記

這裡還是老南京的美食天堂,行走間遇見了一爿“柴火餛飩”,店家是位六十多歲的老者,在此已經營20多年。小餛飩是我的心頭好,肉餡如針尖,皮兒如紙薄,入口即化,鮮味十足…..帶著憧憬坐下來嚐鮮。沒一會兒餛飩端上桌,只見皮兒敦厚,飽滿似元寶,飄著紅辣油,與記憶中的小餛飩有距離。舀一隻送進口內,皮厚肉膩,無鮮味,唯辣與鹹,悵然若失…….

“老門東”散記

接下來,又嚐了司記豆腐腦和藍老大糖芋頭,那豆腐腦鮮香尚可,但糖芋頭味道著實差矣,原本香香的甜湯,被搗鼓成了一碗黑呼呼的濃稠體,芋頭也沒了那份嫩滑與甜美…….最好吃的莫過於街上的馬蒂爾冰棍,但價格昂貴,20元一支。

“老門東”散記

淮上蘇語

老門東很美,也很有商業味,原汁原味的老街煙火氣與雕樑畫棟後的仿古風情相結合,既營造了舊日情境,也滿足了人們對其前世今生的探尋,給人無窮遐想與回味。唯對享有盛譽的老南京美食小吃不敢恭維,店家砸了自己的牌子事小,毀了老門東的名聲事情就大了。

“老門東”散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