浠水的沿革與古蹟考據

浠水——千年古縣。文化底蘊厚重,自然風光綺麗。物產富饒,民風淳樸。名儒碩彥,代有傳人。古蹟燦若繁星,此乃悅人、迷人的魅力所在。

浠水——千年古縣。文化底蘊厚重,自然風光綺麗。物產富饒,民風淳樸。名儒碩彥,代有傳人。古蹟燦若繁星,此乃悅人、迷人的魅力所在。

浠水,是一塊文化資源宏富的熱土。

浠水設縣,始於南北朝宋文帝元嘉二十五年(公元448年),名為“希水”迄今已有1562年。

西周後期,楚置別都於鄂(今鄂州)。浠水在春秋戰國時期屬楚。1958年,在修建白蓮河水庫時,出土了一批歷史文物。湖北省文物考古工作隊於當年8月間進行了現場調查,共發掘了東周遺址7處,其中雷家坳等3處在浠水縣境內。其《調查報告》載:這幾處“文化遺址分佈在靠近河流的臺形土墩和小山坡上,周圍有適宜耕種的平地,生活比較方便。各遺址的內容基本相同,即都是以夾砂粗細紅陶為主,繩紋陶鬲特多。陶器多以手輪兼制,也有模製的,火候較高,質地堅硬。幾處遺址陶器上的紋飾特點和器形均相類似,它們當屬同一時期的文化遺物。遺址的年代,從出土的大量夾砂紅陶鬲和陶鬲繩紋為主的紋飾特徵來看,應屬於東周時期或稍早一點。”這證明浠水縣在很早以前就有人類生息。

西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0年)設置了荊州刺史部江夏郡,江夏郡轄蘄春等十四縣,浠水縣在蘄春縣境內。浠水是西漢時期的軑縣,也即春秋時期的弦子國地。此說眾論紛紜,近人研究結果,認為西漢時期的軑縣在今河南省光山縣境內,軑縣系在浠水是僑置。

三國時,浠水屬孫吳揚州蘄春縣。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廢蘄春郡,浠水縣屬豫州弋陽郡蘄春縣。

浠水在東晉屬豫州西陽郡,又在浠水、巴水間僑置了軑縣。

南北朝時期,劉宋元嘉二十五年,以豫部蠻民設置了十八個縣:建昌、南川、長風、赤亭、魯亭、陽城、彭波、遷溪、東丘、東安、西安、南安、房田、希水、高坡、直水、蘄水、清石。“希水縣”又名“希水左縣”,屬西陽郡。(當時稱蠻族為蠻左,故名。)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改軑縣為孝寧。此時希水縣實出現了希水、蘄水、孝寧三個縣名,都屬郢州西陽郡領轄,惟各縣境界難於究詰。

南朝齊時,也同時存在有希水、蘄水、孝寧三個縣名,均屬郢州、西陽群。

南朝梁時,始稀“希水”為“浠水”。普通初年(公元520年),在浠水置永安郡,立湘州。浠水為永安郡治。蘄水、孝寧亦屬永安郡。南朝陳及北周時,浠水仍屬湘州永安郡。北周省孝寧入浠水。

隋開皇初年(公元581~585年間),廢永安郡。浠水、蘄水均屬蘄春郡。

唐屬淮南道蘄州。武德四年(公元622年),蘄水改名蘭溪,又省羅田併入蘭溪縣。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為避與浙江省蘭溪縣同名,復改蘭溪為蘄水。到民國二十二年(公元1933年)又複名浠水縣。

浠水在五代十國時期,屬蘄州。宋代屬淮南西路蘄州。元祐八年(公元1097年),析出縣屬之石橋鎮立羅田縣。元代屬河南行省淮西江北道蘄州路。明代屬湖廣佈政使司武昌蘄州府。洪武十一年(公元1379年)改屬黃州府。清代屬湖廣佈政使司武漢黃德道黃州府。民國元年(公元1912年)廢府存縣,屬湖北省江漢道。旋廢道,直屬省轄。自1933年複名浠水後,屬湖北省第三行政督察區管轄。抗日戰爭時期屬鄂東行署。抗日戰爭勝利後屬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屬湖北省黃岡行政公署。

依據1921年刊行的《湖北省通志·輿地志》記載,以及相關史料,浠水的古蹟簡列如下:

伍員井:在縣西方。《府志》:“伍於胥過此淬劍”。伍子胥(?~前484)系春秋後期吳國大臣,有謀略,具膽識。

葛洪精舍:在縣南十里葛公山,相傳葛洪隱居處。葛洪(283~363),道教學者,醫學家。

洗筆池:在縣東二里清泉寺。世傳王羲之洗筆於此,池畔小竹猶漬墨痕。《府志》:清·顧景星詩:“文竹留餘墨,千秋照水涯。如何右軍意,獨許此君知。老筆孤鴻爪,前賢一字師,接羅堪倒茗,日日醉仙池。”王羲之(303/307/321∼361/379)東晉書法家、文學家。

迴蘭亭:在縣南。《清一統志》:“蘭溪岸蘇軾遊此,見水盤旋,書二字於石壁,後人立亭。《明一統志·名勝志》:“迴蘭亭,在蘇子瞻乘月泛舟處”。蘇軾,字子瞻,號東坡居士(1037∼1101),“唐宋八大家”之一,與其父蘇洵、其弟蘇轍合稱“三蘇”,文學家、書法家。

疊嶂亭:在縣城內。蘇軾所名。

太乙閣:在縣西七十里巴河鎮。明姚明恭建。姚明恭,明萬曆四十六年(1619年)進士,戶部尚書,居相一年歸裡。《黃州府志》:“黃之九屬,數百年來,居相位者,惟明恭一人而已。”

閒雲樓:在縣南東潭岸側。明太常官應震建。官應震,明萬曆二十五年(1598年)進士。

儒學:城南門左側,始建於趙宋時代,元朝兵毀,明洪武七年(公元1874年)依舊重建。數百年來,幾經興廢,惟有大成殿、崇聖祠、尊經閣、欞星門(石牌坊)尚存。由於地處南門河邊石墩上,面向空曠的南門大河,對河相望,氣宇軒昂,雄偉壯麗。

清泉寺:清泉寺在縣東北二里,唐貞元中建,鑿井得泉清冽,故名。“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水西流。”(《東城志林》)。元至正年間,羅田徐壽輝起兵,踞清泉寺,毀其寺宇,古井猶存。明弘治十三年(1501年)重建。崇禎末兵寇蹂躪,無不毀者,而此寺獨存。劉禹錫、蘇軾、魏了翁皆遊此所詠詩尚存。清順治初,有匡山僧最弱講經於此。

昭化寺:在縣東,唐鹹通年間(860年),五祖宏忍禪師建,清順治中復葺。

斗方寺:在縣東五十里,五代後唐同光元年(923年)建。佛印了元禪師曾住此寺。

三角寺:在縣東三角山,唐建。宋賜額“龍洞寺”。寺有宋人趙不跡書“觀頤視履”四大字,唐伏虎禪師居此。

永樂寺:在縣西北七十里,五代後晉時建,有古塔。塔旁有碑雲:“天福三年造” (939年)《嘉靖慶志·圖書集成》雲:“寺有古塔,元兵不能毀,傍石碑上鐫‘天福三年造’。崇禎丁丑張獻忠等據其下,疑有寶氣,逼數千人掘之,下有鐵柱為幹,復越境求煤架爐,鼓鑄以斷,詐稱得寶劍神書西去,土人避賊,塔內者盡死,今惟存浮屠之址。

馬祈寺:在縣西北巴河口,寺前有吳大帝刑馬壇。傳雲“吳攻壽春,刑白馬祭江神於此。蘇黃門謫高安,東坡送至巴河,即此地也”。(《入蜀記》,宋張耒詩:“扁舟下樊漢,江南正清瀉,曉登巴河岸,極目望春野。步尋修竹寺,古木正偃亞。雲昔孫仲謀,刑牲致師禡,雄圖邈已矣,英概足悲吒。石梯造雲霧,丹白開廣廈。山僧安寂寞,畏冷不出舍,勞生歇閒境,頓使我心寫,晚江平若席,風勢欲相藉”。陸游詩:“南望武昌山,北望齊安城,禁江萬頃綠,若我盡船橫,雲帆不湏掛,鼉鼓不湏鳴。澹然隱曲幾,山水相送迎。疏雨漏薄日,非陰亦非晴。晚泊巴河市,上陌聞屐聲。紫髯刑馬地,一怒江漢清。中原今何如?感我白髮生”。

鳳城寺:在縣治西四十里,唐開元七年(720年)馬祖師建,元末兵廢,明洪武年間建。清咸豐五年毀,同治七年募建。

松山寺:在縣西北五十里,有古樟大數圍,婆娑蒼翠。

龍居寺:在縣西南四十里,有明萬曆間碑雲:“為張道陖修煉處”。

蓮臺寺:在縣東十里。

神光觀:在城內玉臺山,漢張道陖自蜀青城來此煉丹,神光燭天,故名《嘉靖》。明王一翥詩:“誰謝羅山令。疑問句漏砂,斧痕奇匠石,門外水空斜”。

仙靈觀:在蘭溪鎮大江滸,世傳張道陖煉丹,已成者三,雞食其一,化為鳳去,遂名曰鳳棲山。已而揭其二丹,徙居蘭溪。一日,市人見一道士與陖密語,遂升化,因名焉。

玉泉觀:在縣東,唐時建。

浠水風光綺麗,名山古剎,引來眾多文人、墨客為之填詞賦詩。

清泉寺 唐·劉禹錫

珠圃邀歡興未賒,

賡詩煮茗坐蓮花。

上人我亦忘機者,

欹枕相將到日斜。

遊清泉寺(浣溪沙) 宋·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

松間沙路淨無泥,

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

君看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髮唱黃雞。

雨中尋清泉寺 宋·魏了翁

征帆百尺艤江皋,

小棹輕移到野橋。

為愛清泉禪境勝,

不知冒雨客途遙。

千尊石佛藏山霧,

一派珠流應海潮。

坐對高僧清話處,

胸中塵想覺全消。

清泉寺 明·龔鼎孳

蕭然人吏散,

僚佐共風流。

泉石鐫茶史,

江山聽酒籌。

霜酣千日醉,

鍾澀一林秋。

妙想生歌拍,

高山只靜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