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大疫出良方,中醫抗疫戰績輝煌,為何無法參與衛生應急渠道?

在此次抗擊新冠疫情的過程中,很多人體會到了中醫藥發揮的重要作用,併成為中國疫情防控的一大亮點。在4月1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佈會上,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科技司李昱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就說到,中醫藥這次在疫情的抗擊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其中臨床救治組總結推出以清肺排毒湯為代表的中醫藥有效方劑“三方三藥”,在臨床救治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自古大疫出良方,中醫抗疫戰績輝煌,為何無法參與衛生應急渠道?

李司長所說的“三方”是指清肺排毒湯、化溼敗毒方、宣肺敗毒方,這三個中藥方劑;“三藥”是指金花清感顆粒、連花清瘟顆粒(膠囊)、血必淨注射液,這三個中成藥。其中的清肺排毒湯抗疫“威力”,在此次抗疫中醫藥專班組的成員之一,北京中醫藥大學副校長、王偉教授介紹中得到證實,經十個省市,66個定點單位觀察,截至到4月12日零時,收治的病人1262例中,1253例已治癒出院,治癒出院率達到99.28%。

自古大疫出良方,中醫抗疫戰績輝煌,為何無法參與衛生應急渠道?

我們知道中醫藥抗疫有著悠久、輝煌的歷史。初步統計,我國史上就經歷過300多次大型疫病流行,總結形成了很多現今仍在應用的中醫抗疫典籍,如《傷寒雜病論》、《溫病條辨》等,這些都是歷史大疫之後形成的成果,其中收載許多寶貴良方。

實際上,根據中醫典籍記載,早在一千年前的武漢周邊,一個名叫黃州的地界,即為現今的黃岡轄區內,就在那裡發生過一場寒溼疫。只是此次疫情既不完全相同於《傷寒論》的傷寒,又不完全相同於《瘟疫論》裡的瘟疫,更不完全相同於衛氣營血裡面的瘟病,此次疫情確實有它自己的特色。儘管如此,國內中醫藥專家們在長期治療流感經驗基礎上,結合前期對武漢病例的觀察分析,仍然推出了諸如清肺排毒湯這樣的抗疫良方,這樣的成績正是得益於中醫傳承的寶貴抗疫經驗。

自古大疫出良方,中醫抗疫戰績輝煌,為何無法參與衛生應急渠道?

然而,長期以來,中醫藥在我國傳染病防治中一直處於輔助地位。包括此次疫情暴發初期,各地中醫藥應急響應速度、參與度,甚至治療效果,仍均存在明顯差異。出現這種情況,既有中醫藥自身原因,比如中醫藥缺乏完備的傳染病學科體系,缺乏對有效方劑的系統研究,缺乏足夠的循證醫學證據等等,導致中醫藥在防治傳染病,尤其是新突發傳染病的優勢特色得不到發揮,更加深了百姓心中的“慢郎中”形象。

除此以外,還有一個根本原因,就是目前中醫藥尚未全面納入我國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應急管理體系,缺乏相應的體制機制,因而無法高效順暢的進行應急響應和處置。

自古大疫出良方,中醫抗疫戰績輝煌,為何無法參與衛生應急渠道?

所以,在此次抗擊疫情中醫藥積累的豐富經驗基礎上,藉助中西醫結合成為中國經驗、中國方案的風口,國家應大力推動中醫藥參與我國公共衛生應急渠道,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要修訂並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預案,將中醫藥全面納入其中,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處理的專業技術機構中,要將中醫類醫院納入其中。此次疫情全國有97所中醫醫療機構作為定點醫院參與了救治工作,未來應進一步將更多符合條件的中醫類醫院統籌納入應急管理體系,形成常態化的中西醫協作模式,構建中國特色應急預案體系。

請關注朱蕭俊說健康:健康我做主,長壽不求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