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影筆記|《鋼琴課》:去擁有與世俗抗爭的勇氣

是一部反映女性意識覺醒的電影。影片中,女主埃達堅持自己,努力對抗男權主義,努力掙脫生活的枷鎖,去堅持自己的夢想,去尋找自己的真愛。在維多利亞時代,人們普遍認為女人無法主宰自己的命運,女主對命運的抗爭也體現了封建思想下女性主義的覺醒。在影片中,女主為了自己喜愛的鋼琴和愛情付出了巨大的代價,但這種抗爭是有意義的,正如《牡丹亭》中杜麗娘對封建的抗爭一般,雖然要付出巨大的代價,但她們都在堅持自己的思想和價值觀,她們在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對抗龐大的現實。

觀影筆記|《鋼琴課》:去擁有與世俗抗爭的勇氣

女主艾達不會說話,身旁的人大多都不能理解她的內心,因而她的情感寄託於自己的女兒與喜愛的鋼琴,透過琴聲表現她內心的情感,聽懂其琴聲,便聽懂了她的內心,可以說鋼琴就是她的聲音靈魂。

觀影筆記|《鋼琴課》:去擁有與世俗抗爭的勇氣

在海灘上埃達對自己的鋼琴依依不捨,他雖然無法說服自己的丈夫把鋼琴帶走,但她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夢想,在她的世界裡鋼琴是她的一切,她用鋼琴表達自己的內心,鋼琴也為她帶來快樂和希望。她親求鄰居幫忙,把自己的鋼琴拿回來,為此,她可以付出任何代價,這是她為自己做出的選擇,堅持自己內心的想法。她拒絕與新婚的丈夫同房,堅持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她發誓永不開口說話,是對男性世界的抵抗。無論如何,她始終在堅持自己的內心,並勇敢的做出反抗。

觀影筆記|《鋼琴課》:去擁有與世俗抗爭的勇氣

在與貝恩斯的交往中,埃達找到了知音,貝恩斯願意聽她彈琴,願意聽她的心聲。在離開貝恩斯後,埃達在自己家中無法專心的彈琴,她終於發現自己在與貝恩斯的交往中已經逐漸愛上了貝恩斯,在那個時代裡,她做出了超出正常倫理的選擇,讓貝恩斯帶自己離開,為此他們付出了巨大的代價,貝恩斯用自己所有的土地換來了埃達,埃達也因此得道了真愛。從開始堅持自己的內心,努力爭取自己的夢想,到後來堅持所愛,和世俗反抗,她始終在堅持自己的內心,無論付出什麼樣的代價。

觀影筆記|《鋼琴課》:去擁有與世俗抗爭的勇氣

影片中通過女主埃達對自己內心堅持和對現實的反抗,表達了女性主義的倫理,通過埃達的反抗體現女性在女性主義覺醒中所做的努力和抗爭,正如《牡丹亭》中杜麗娘的反抗,她們對對現實做出了巨大的反抗,通過女主的每一階段對自己人生的選擇,用電影文本和鏡頭記錄了女主埃達對命運的抗爭和對女性主義生長的探索。

觀影筆記|《鋼琴課》:去擁有與世俗抗爭的勇氣

女主的反抗表打了對內心的真實的渴望,堅持愛你所愛,行你所行,堅持內心,無問西東,在女性主義的崛起和傳播中,女性逐漸脫離了男權的束縛,擁有了獨立之思想和獨立之人格,也因此獲得了獨立的生活和世界。在這部影片中導演賦予了女性更多的自由選擇權,無論是愛情,生活,亦或是對生與死的選擇,女性有了更多選擇自由,將女性意識變得更全面更加淋漓盡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