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居无教,近于禽兽

生长于骄溢之处,自恣于色乐之中,其心会同于夷狄,其行也会比于禽兽,非力教无已改变。俗语; 安则思欲,无威强之教,难以惩戒改之。

教,效法的意思。《说文》上所施,下所效。上行下效是教,身体力行是教,以身作则是教,正身明法更是教。

教之才敏过人,不足为好。教之能言善辩、勇决过人,不足为好。惯自思绝恶于未萌,近善远恶,夙夜不怠,思闻训道乃教者之高。若罪恶如山视而不见,谤声如雷听而不闻,是恶之疾。闻过不训改,属于丧心; 思过不自改,属于失体。丧心失体,祸乱所生的根源。发现恶疾,必下猛药而攻之,攻,则日益悛,不攻则日甚一日,若俟暴恶炸裂,扁鹊再生也难复原。恶一日不废,德则一日不入,善则一日不兴。德善不入心,如疯狗肆行,会秒秒恃机伤人。

安不是一日而安的,危也不是一日而危的。皆以时日所积渐燃。积在取舍,教以礼义,积礼义。教以道德,积道德。灌以私欲,积私欲。礼义挟持内心,外行长幼有差而貌不污; 道德储藏内心,仁爱亲疏有序而思正行远。

在心未滥之前先谕以道德廉耻,让习与智长,化与心成。

清-张伯行《养正类编》二: 孩提之时,倘或不肖则其父兄必变色而训谕。语曰: 少成若天性,习惯如自然,必先有习,才能为之。

习,是人处在环境中,于不知不觉之间,受其影响,不得不与之俱化。所谓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居鲍鱼之肆,久而不知其臭。孟母三迁,俱是慎其所习。

《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 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入必为五色,故染不可不慎。非独染丝,人亦有染。

环境是个大染缸,对一个人的影响也深远,跟什么样的人相处,就会受到什么样的影响。习与正人居,则听闻正言,与好学上进的人为伍,就会天天向上。习与恶人行,则入危道,会刁恶染身,形成习惯而不自知。远小人,近贤臣,不能只是听而过,种德养心,培根固本,才能长成参天大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