鈣、鐵、硒、鱈魚肝油、DHA、益生菌怎麼補,全都有了!

營養是人體獲得並利用其生命活動所必需的物質和能量的過程。人體是由細胞組成的,而細胞的新陳代謝則是靠各種各樣的營養物質。也就是說營養物質跟我們的生命活動、細胞的新陳代謝有關。


鈣、鐵、硒、鱈魚肝油、DHA、益生菌怎麼補,全都有了!

為什麼需要補充鱈魚肝油?


鱈魚肝油是從深海鱈魚的魚肝中提取的油脂,既含豐富的維生素A和維生素D,又含豐富的多不飽和脂肪酸(DHA),同時具有魚油和魚肝油二者的功效,有"液體黃金"的美稱。


惠氏善存鱈魚肝油軟膠囊原料取自冰島區域的鱈魚肝油,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D、DHA以及少量EPA,是經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局批准的具有增強免疫力保健功能的保健食品。


為什麼需要補充DHA?


想讓寶寶更聰明幾乎是每個爸媽的願望,由於DHA 與寶寶的大腦、視力發育密切相關,更是備受爸媽們關注。惠氏善存營養專家楊劍老師建議:胎兒從懷孕後期到出生後6個月,腦和視網膜發育最快,需要充足的DHA。


惠氏善存這款挪威原裝進口的魚油提取物軟糖每粒DHA含量為228mg,高含量DHA,輕鬆補充。另外,這款魚油是市面上少見的果凍質地,而且外型像果凍,入口Q彈鬆軟,還有非常清新的檸檬香味,檸檬在口感上降低了魚腥味的侵入,這種酸酸的檸檬水果味道沒有哪個小朋友會拒絕。不怕孩子不吃,就怕孩子多吃!


孕婦為什麼需要補充葉酸和鐵?


眾所周知,孕前以及孕早期補充葉酸是孕婦的必修課程,但是除了葉酸之外,還有一項元素,是孕婦必不可少的,那就是——鐵。鐵是血紅細胞形成的必需元素。孕婦缺鐵會發生缺鐵性貧血,影響胎兒健康等。所以,補充葉酸的同時一定要補充鐵劑。


惠氏善存葉酸鐵片含有易吸收的葡萄糖酸亞鐵,有機亞鐵對腸胃刺激少,不容易反酸、嘔吐,非常適合懷孕期媽媽。葉酸和鐵雙效協同,科學搭配,貼心呵護您的健康。小片劑設計,服用更便捷。


孕婦為什麼需要補充額外的營養?


孕期胎兒的生長髮育、母體乳腺和子宮等生殖器官的發育,以及為分娩進行必要的營養儲備,都需要額外的營養。


硒是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具有抗氧化作用等作用。硒與VA、VC、VD、VE具有多重營養價值,多方面支持機體自身機能。


中國有2/3的土地是貧硒地區,很難從糧食中獲取充足的硒,特殊人群需要額外補充中國營養學會推薦成人、孕婦每天攝入硒量應達到50微克,乳母每天攝入硒量應達到65微克。


惠氏善存多種維生素硒軟膠囊1粒含有8大營養素(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維生素B6、維生素B12、維生素C、維生素D、維生素E、葉酸)和1種礦物質(硒)。各營養素之間相互協同,發揮更大的作用,護航孕期全程。


孕婦為什麼需要補鈣?


孕期鈣營養缺乏,母體會動用自身骨骼中的鈣維持血鈣濃度並優先滿足胎兒骨骼生長髮育的需要。因此,孕期鈣營養不足可導致母體骨骼中的鈣流失,影響骨健康。


春季是補鈣的好時節,無論對於正在成長髮育的孩子,還是孕婦、中老年人等缺鈣人群,都應該認識到“鈣”的重要性。


惠氏善存檸檬酸鈣維生素D片每片同時補充兩種營養素:鈣和維生素D。每片鈣含量150mg,每片維生素D3含量為1.25μg。檸檬酸鈣屬於有機鈣,溫和好吸收,維生素D可促進鈣吸收,兩種營養素協同補鈣效果更好。


鈣、鐵、硒、鱈魚肝油、DHA、益生菌怎麼補,全都有了!

兒童為什麼需要補充維生素A和維生素D?


維生素是維持人體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一類有機物質,對兒童來說,維生素A和維生素D是容易缺乏的維生素,因此需要補充。


維生素A的作用:

維生素 A 有助於維持暗視力。

維生素 A 有助於維持皮膚和黏膜健康。


維生素D的作用:

維生素 D 可促進鈣的吸收。

維生素 D 有助於骨骼和牙齒的健康。

維生素 D 有助於骨骼形成。


惠氏善存維生素A維生素D軟膠囊科學配比:每粒含維生素A 0.21mg、維生素D 4.56μg。


惠氏善存充分考慮兒童從母乳或正常飲食中的維生素AD攝入量;每天攝入量符合《中國居民膳食營養參考攝入量》(2013版)的要求,防止寶寶過量攝入。


為什麼需要補充益生菌?


腸道是每日都要辛苦工作的器官,內有一個複雜且動態的微生物生態系統,對新陳代謝、營養吸收、腸道系統有著重要影響。


益生菌,又稱有益菌,定植於人體腸道、生殖系統內,在攝入足夠多的量時能對宿主產生獲益的活的微生物,主要是各種雙歧桿菌、乳酸桿菌等,是人體健康不可或缺的要素,可以合成各種維生素,促進腸道蠕動,保持正常的菌群等。


善存活性益生菌固體飲料每袋添加400億高活性益生菌;獨有的冷凍乾燥技術及菌株出色的耐酸耐膽汁特性,保證益生菌高活性,可以確保益生菌在陰涼乾燥處24個月內穩定性並且保證高活性且可持續存活併發揮作用。


鈣、鐵、硒、鱈魚肝油、DHA、益生菌怎麼補,全都有了!

*文中相關內容為營養科普知識,僅供消費者參考學習,相關功能性內容不代表產品功效,請消費者理性閱讀,保健品或膳食營養補充劑不能代替藥品。


參考資料:

1.《中國營養科學全書》人民衛生出版社

2.《保健食品原料手冊》化學工業出版社 第二版

3.《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 版)》

4.GB 28050-2011《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籤通則》(GB28050-201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