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一枚好雞蛋方法】

每日營養所需的食物,簡單容易獲取—雞蛋壹枚。

很多上班族都有出門前煮好一枚雞蛋的習慣,那麼如何正確的煮好雞蛋,保存雞蛋的營養,不被破壞呢?

會有很多人擔心怕雞蛋沒有煮熟食用會不安全,於是會煮很長時間,甚至還有人專門喜歡吃那種煮得很老的白水蛋、粽葉蛋、茶葉蛋等。

殊不知,雞蛋煮的時間過長,不僅會導致其中的B族維生素、維生素E等營養素被破壞損壞,還會致使其中的脂肪酸、膽固醇發生氧化。雞蛋中含有的人體所需的脂肪,如亞油酸、花生四烯酸和DHA(二十二碳六烯酸)等都屬於不飽和脂肪酸,本就容易被氧化。加熱過程中,隨著溫度上升,氧化反應的速率加快,而且加熱時間越久,氧化越厲害。食用後進入人體會增加自由基的產生,甚至破壞DHA和細胞結構等。

很多朋友會有這樣發現雞蛋有時表面是灰綠色的,這是因為蛋清裡含有硫元素,蛋黃裡含有鐵元素。在煮蛋的過程中,部分硫、鐵元素會被分離出來。如果蛋煮得太久、溫度太高,硫、鐵元素就容易跑到蛋黃與蛋白之間,發生化學反應,形成硫化亞鐵,也就是灰綠色的物質。煮蛋時間越長,硫化鐵就越多,蛋黃會越綠。

即時這樣的雞蛋也是不影響食用和消化吸收的噢!

雞蛋如果煮不熟,確實不能有效殺滅其中的沙門氏菌等有害菌,而且加熱不充分也不能破壞其中的生物素結合蛋白等抗營養物質。一般來說,最好的狀態是,蛋清已經凝固,而蛋黃剛剛凝固、質地軟嫩、顏色金黃。正常在煮沸的狀態下保持3-5分鐘,這樣煮出來的雞蛋狀態比較理想。

【煮一枚好雞蛋方法】

煮雞蛋時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