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解貝因美

拆解貝因美

從穩坐國產奶粉品牌的第一把交椅併成功上市,到業績斷崖式暴跌虧損超10億並數次甩賣資產保殼並瀕臨退市邊緣,再到創始人迴歸併成功“脫帽”。貝因美近幾年來的發展,可以用“跌宕起伏”來形容。那麼貝因美經歷過怎麼樣的發展歷程,上市之後的商業價值又如何?

崛起於危機中的貝因美,初顯智慧

出生於教師家庭的謝宏,於1980年就讀“杭州商學院”食品衛生專業,1984年畢業留校成為了一名講授食品科學領域的老師。

上世紀九十年代,中國掀起了一陣國營企業改革潮,任教於大學食品專業的謝宏順應國家政策,成為了第一代下海弄潮人,開始了他的創業歷程。1991年,謝宏研製出第一個符合中國嬰幼兒生理特質的嬰幼兒配方食品“貝因美嬰幼兒速食營養米粉”。

書生創業並不輕鬆,在借錢接管一家衰敗的食品小廠後,謝宏就開始了貝因美的嬰童食品創業之路。90年代的嬰兒餵養,受制於人們對嬰童食品營養的認知與家庭收入等因素,大多數家庭以“母乳、自家粗加工米粉及米粥”為主,根本談不上奶粉與形成品牌的小包裝米粉。因此,有限的資金,重資產的經營,體制的終端市場,使初創的貝因美就負債累累。

在經營不善,面臨著債主堵門、原料商斷供,企業瀕臨破產的邊緣,謝宏用貝因美的負債轉化為持股,將所謂的債主變成了合作伙伴。股改後的貝因美,短期內不再受困於原料、包材等的資金壓力,並有了新鮮的血液注入了公司的經營。危機中的改革,讓貝因美轉危為機,初彰謝宏的經營智慧。

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有著更高的要求,包裝嬰童食品慢慢地被寶寶家庭所青睞,加上終端業態不斷的發展,貝因美公司自此立足於母嬰市場。

改革開放之風吹遍中國大地,惠氏、雀巢、美贊臣等外資嬰配粉企業紛紛加碼於正在崛起的中國市場,並將西方的企業管理及嬰配粉的教育理念推向了母嬰市場。貝因美自然順應市場的需求,跟著也涉足嬰配粉領域。

默默蟄伏的貝因美

在以“電視廣告、報紙宣傳”為主流信息的年代,品牌的宣傳投入昂貴。在以KA系統為主,母嬰未成氣候,電商正在萌芽的年代,品牌想要進駐主流窗口,更不是一般的中小企業能夠支撐的。

所以實力有限,原始積累的貝因美,經營多年依然偏安一隅。筆者在2006年做奶粉銷售的時候,市場上也只有“四大粉,雅士利、施恩、聖元、搖籃、完達山、三鹿、雀巢、南山、伊利”等,真不知道貝因美為何物?而那個時候的市場操作一般都是:“促銷員+贈品+陳列費+DM+堆頭”,用錢燒出來的。

抓住危機,迅速崛起

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涉事的奶粉品牌高達90%。一時間,市場風雨飄搖。回顧當時的情景,以終端為例:門店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等待報紙的披露,涉事一個就下架一個。

有人下就會有人上,偏安一隅的貝因美產品在檢測合格的同時,“賭徒”般的投入大量的媒體廣告,迅速的吸引行業的關注以及佔據惶惶不安的消費者心智。當貝因美的廣告在電視上出現的時候,作為從業者第一反應就是:這個老闆很有眼光與膽識,貝因美這個品牌能被做大。

沒出事前的三鹿奶粉為中國嬰配粉第一品牌,年營收20億。其所經營的代理商多為區域有實力者,對於當時的三鹿代理商而言,三鹿的高層被刑捕,企業一片混亂,市場的退貨基本是無法退回廠家的,打官司又是遙遙無期。睿智的代理商採取“置換”的模式,退回三鹿,換貨貝因美;遠見的代理商迅速簽訂沒有出事的品牌奶粉;加上媒體的電視廣告推動,貝因美贏得了超高速的發展,並在之後成為了國產奶粉第一品牌。

靈魂人物出走,後繼者難堪大任

2011年4月12日,貝因美在深交所掛牌上市。同年7月,創始人謝宏因個人原因辭職。自此,3年3任董事長離任,貝因美進入了飄搖不定的十年。

拆解貝因美

拆解貝因美

從財報數據來看:

2011年VS 2010年,營收增速17.4%,淨利潤增速-11.7%

2012年VS 2011年,營收增速13%,淨利潤增速2.8%

2013年VS 2012年,營收增速14.4%,淨利潤增速24%

2014年VS 2013年,營收增速-17.5%,淨利潤增速-88.5%

2015年VS 2014年,營收增速-10.3%,淨利潤增速68.4%

1.1 財務報表倒推,2011年較2010年營收增速了17.4%,而利潤增速為-11.7%,行業上可以理解為上市前的政策性壓貨,導致營收上漲而利潤增速下降,這個時候創始人謝宏辭職跟企業經營無關;

1.2 2012年較2011年營收增速13%,而利潤增速為2.8%,增長放緩,而這個時期第二任董事長(朱德寧)辭職,理解經營壓力;

1.3 2013年較2012年營收增速14.4%,利潤增速為24%,理解為去年業績放緩,董事長離任,而新任董事長(黃小強)為保住業績增長,增加對市場的激勵(我們可以從營業成本增加看到,2011年營業成本36%,2012年35.33%,2013年38.6%);2013年為貝因美所有年度最好的一年,也是特殊的一年,並影響了貝因美的以後直至今天。

拆解貝因美

2013年7月份,國家反壟斷,對當時的“合生元、惠氏、美贊臣”等8家頭部奶粉企業擬罰款,受到政府壓力的頭部企業紛紛表態要降價,聰明的惠氏拿出一個系列進行降價促銷(一般力度11%,最高降價20%),但風波過後,惠氏對該系列進行包裝配方升級,提價迴歸;而合生元則是沒有動搖價格,只是通過積分系統,加大對門店與消費者的階段性積分獎勵,起到優惠的作用,風波過後,也是恢復原來的積分力度;

而淨利潤徘徊在9%的貝因美主力產品降價力度至5%-20%(2012年合生元的淨利潤為22%),處壟斷風波中的貝因美,降價後並沒有通過配方升級來轉移風險,而是讓代理商共同承擔促銷力度。受到多數代理商的牴觸後,轉而通過非正常化的壓貨來彌補因壟斷促銷所下降的利潤空間。

拆解貝因美

拆解貝因美

一邊是通過高壓敦促代理商拿貨,一邊是壓縮銷售團隊的分銷管理費用(2011年51%,2012年50%,2013年46%)。至此,在黃小強任董事長的2013年,所有的數據達到了歷史頂峰。

2013年埋下的廠家與代理商之間的矛盾,在2014年全面爆發。經歷了2013年第四季度壓貨的代理商,在爆倉的基礎上,貝因美廠家在2014年第一季度還要壓。也許是自知之明,也許是經營出現了問題而不願背歷史的黑鍋,第三任董事長(黃小強)於2014年1月27日份離職。

同年2月8日王振泰任職貝因美第四任董事長,在面對遺留下來的種種問題以及欲將穩住營收,新的領導班子加大對市場的投入(2013年分銷管理費用46%,2014年51%),以及增加對新代理商的支持,市場的買贈活動(2013年營業成本38.6%,毛利率61.42%;2014年營業成本46.1%,毛利率53.94%),經銷商體系從原來的2200個及小經銷商分銷,調整合併為大經銷商體系,持續壓縮掉部分小經銷商。

而調整合並後的市場,沒有了售後與良好的接管,勢必就會竄貨滿天飛,低價傾銷,大大的挫傷新經銷商的積極性及終端門店的推貨熱情,加上從2009年開始,大量代工進口品牌如魚貫入,高毛利刺激了終端連鎖化經營擴張,大中母嬰連鎖店經銷商化,種種市場變化,使得貝因美的銷售量受到了沉重的打擊。至此,貝因美開始了漫長的下滑之旅。

貝因美的滑鐵盧在於缺乏敬畏之心

家樂福的敗走,不僅僅是因為行業的下滑所致,更多是因為其經營過程中高傲的姿態,對市場缺乏敬畏之心,對合作夥伴缺乏足夠的尊重。

管理團隊上,頻繁調動如工廠的流水線般,店長及核心管理層幾乎清一色外籍人士,外國職員與中國職員高管的薪酬區別對待,使得下層管理腐敗叢生,誰都知道自己的位置不穩及很快調動,誰都想撈一票走人,賄賂、違規操作,烏煙瘴氣,幾乎人盡皆知。

腐敗就像一條條蛀蟲,久之坐塌就會坍塌。

同樣,或許是因為貝因美頻繁更換高管使得政策無法連貫,而致使市場對接出現了問題;亦或是因為第三任董事長(黃小強)在面對反壟斷事件作出的錯誤判斷與後期的錯誤經銷政策,致使品牌方與經銷商之間的矛盾被激化,導致貝因美后面的業績每況日下,而繼黃小強之後的領導班子顯然疲於奔命。

高管的錯誤行為固然需要去指責,但我們不可忽略的一點是:貝因美於2011年上市,資本運作後,員工並沒有獲得利益上的股權激勵,這就為後面的經營埋下了隱患。創始人兼大股東在上市的同年出走,銷售骨幹頓時失去了靈魂。

公司上市了,領導走了,股票沒有,年紀一大把,留下來繼續奮鬥實現什麼呢?從2012年開始的貝因美核心銷售骨幹大多走心了!剩下的如同上面所提到的“家樂福”。據當年的貝因美經銷商口述,列舉幾個例子:

1) 原浙江負責人,據說一年365天有300天跟經銷商泡在KTV,經銷商為什麼要請他天天花銷呢?

2) 原福建負責人,在省區內與多名經銷商成立公司經營貝因美產品,這不是赤裸裸的利益輸送嗎?

3) 原廣東粵西的經理,聽說光變現公司市場費用就買了幾套房子,後面太誇張了,經銷商代墊費用拿不到,告到廣州分公司,該名經理被公司辭退。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毫無看點的後任領導加上失神的執行骨幹,大品牌的高傲頭顱,重壓的銷售指標,怨聲載道的經銷商,混亂的渠道,讓下滑的貝因美沒有了當年國產奶粉第一品牌的殊榮與地位。

2014年貝因美披露“面對行業白熱化競爭和自身業績下滑,貝因美決定用更大範圍的股權持有計劃聚攏團隊。擬結合公司的實際情況,研究推出員工持股計劃”,然而這個節點已經難以實現了。

貝因美保殼戰

根據證券法規定:上市公司最近兩個會計年度的審計結果顯示的淨利潤為負值,或者一家上市公司連續兩年虧損或每股淨資產低於股票面值,就要被特殊處理,稱之*ST;出現連續三年虧損,交易所可以自其公佈第三年度報告之日起,對其實施停牌,做出是否暫停上市決定。

貝因美業績經歷持續下滑至2016年扣非淨利潤虧損-7.99億。2017年8月3日,貝因美4個系列12個產品第一批通過國家配方奶註冊制,而上半年的業績依然跌跌不休,保殼為公司最高指標。

如果2017年的會計審計還是負值,就會被*ST,如何保殼呢?顯然靠現有的團隊與經營短期內是不太可能。唯有進行特殊操作,保殼為上,因此也就出現了:

1) 清賣資產,變現,增加營業外收入;

2) 發揮產能優勢,爭取拿更多的配方註冊號,部分產品外包國代,保障利潤。

但一系列操作後,貝因美仍避不開被*ST,2017年扣非淨利潤-11.4億,2018年4月27日股票成了*ST因美;如若2018年還是負值,那麼就會被退市。

企業迅速從原來的保殼戰略轉為摘帽戰略,我們從財務報表看到,這一年貝因美做了大量的付出:

1) 營業成本:2016年40.6%,2017年39.8%,2018年47.38%;

2) 毛利率:2016年59.66%,2017年60.12%,2018年52.51%;

3) 銷售管理費用:2016年77%,2017年70%,2018年52%。

結合配方註冊制後的國代政策推行,我們姑且猜測一下:

1.毛利率下滑與營業成本上漲,理解為降低了供價或者增加了贈送、貨返;

2.銷售管理費用從2016年的77%下降到2018年的52%,理解為前面2年為了保殼追加對市場的費用以及人員的激勵,而後還是*ST了;

3.從2018年開始,貝因美管理層調整了策略,將部分產品國代外包,部分產品增加活動力度,調整市場投入與壓縮團隊規模,以減少銷售管理費用。

至此,2018年會計審計淨利潤4111萬,於2019年4月18日成功摘帽,但如果按扣非淨利潤的話,那麼貝因美已然退市。這裡就不評價了,企業已經很努力了,能夠理解。

外包國代戰略利與弊

“人口,政策,產業化”使得歐美、新澳等地的乳製品價格趨民生化、透明化,品牌參與者獲取的回報並不大於其他產業,所以其多數企業僅是向全球出口“原料或代工成品”。

受三鹿事件影響,2009年起大量的國外代加工嬰配粉湧入中國母嬰市場,這給國外工廠帶來了穩定、豐厚的利潤。據瞭解,國外奶粉工廠的保本產能為每年300萬罐,按正常每罐代工毛利10元人民幣計算,約3000萬人民幣每年的運營費用,高出就算是賺了。

在代工上,單是新西蘭善騰工廠最高峰的時候就為中國企業代工品牌高達100個,其它的工廠大都有30、40個代工品牌。而對於國內的中小奶粉工廠,其本身營銷體系比較弱,為了企業的生存與發展,大都模仿國外,操起了貼牌經營,有純代工的OEM,也有提供品牌國代的。

2016年國家發佈了關於嬰配粉註冊制的方案,並定於2018年1月1日起實施,受制於品牌數量的限制,使得大量的國外工廠受到影響,開始了推出自有品牌與挑選合作良好的代工品牌活動,國內中小型工廠亦然,而大型工廠則是加急對全球的資源整合、併購來獲得上游奶源與註冊數量。

這一動作,對母嬰行業而言是個再調整的過程。小乳企從代工逐步轉向營銷;中乳企從營銷轉向部分代工;大乳企手握大量註冊號,而自身的營銷管理能力是有限的,就此走向了品牌事業部與系列國代外包的模式。

集中度有一定的提升,頭部品牌增長迅猛,吸引了大量的營銷公司從大型企業外包系列出來經營,而大型乳企也希望能夠分擔部分壓力。

在保殼戰中,貝因美順理成章的選擇了系列外包,以增加利潤,增色財務報表。從2017年開始先後與上海育博、安徽嬰聯、中山達維優加、阿拉小優、成都貝凱等等營銷公司簽署外包戰略合作。

而這些的營銷公司有的為職業經理人創業;有的是本身奶粉品牌被撤,急需找到代工廠;有的是看重貝因美的品牌力而合作,欲增加自身的企業實力;有的是想從乙方整合資源向甲方發展,增加企業的利潤與話語權;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天攘攘皆為利往”。合作起於註冊制,那麼是否會終於註冊制呢?我們來猜測一下:

1) 保殼戰的需要,註冊制後的格局變化,使得貝因美選擇外包戰略合作;營銷公司因註冊制的格局變化,而走向了戰略合作;

2) 據瞭解,從2017年開始,貝因美推行的戰略合作模式而簽訂的回款指標,幾乎沒有一個營銷公司的完成率超過50%的;

3) 配方註冊制後,國家是否一直限制品牌數量?當貝因美的財報緩過來時,是否允許營銷公司這麼低的完成率?外包系列國代之間,竄貨、低價拋售、同店競爭,誰來協調。

當環境有所變化了,營銷公司轉移或撤出,貝因美的財務報表能否繼續是“正值”?

當環境有所變化 了,貝因美是否會撤掉這些完成率不高的營銷公司?

當環境有所變化 了,這種露水夫妻是否能夠一如既往?

其實筆者認為相較於其他情形,最完美的結局是:貝因美未來收編這些營銷公司。不過,由包秀飛主導的貝因美年代,還是讓時間帶我們去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