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每吃一口米,都可能在吃它的肉!叫“象”不是象,快翻翻米袋吧

今年年初單位發了些福利,其中就有一袋子20斤的大米,回家就順手放進櫃子裡了,過了很長時間竟然忘了吃,在打開米袋子,好傢伙!全是密密麻麻的蟲子,怎麼辦?倒出來放到太陽下曬曬吧!這就是生活中米麵等糧食中最常見的米蟲。

其實居家生活中,稍不注意就會讓這類昆蟲在家裡安營紮寨,像衣櫃和食品櫃的蛀蟲;無處不在大小蟑螂;窗臺上的黃螞蟻;米麵袋子裡的米蟲和麵蛾,這類蟲害實在是讓人頭疼。今天主要就來說說這米袋子裡的米蟲。

你每吃一口米,都可能在吃它的肉!叫“象”不是象,快翻翻米袋吧


你每吃一口米,都可能在吃它的肉!叫“象”不是象,快翻翻米袋吧

這些米蟲好像是一夜之間從大米里憑空出現的一樣,如果認真拿著放大鏡查看這種米蟲的話,你會發現它的嘴巴就好像大象的長鼻子,所以這類的米蟲又叫做米象。即使我們把大米袋子藏到櫃子裡,放進冰箱裡,只要給它一段時間,它們就像雨後春筍一樣,爭相出現。

米象的個頭實在是太小了,成蟲才有0.5CM左右,但是它的嘴巴卻佔了身體的五分之一,叫做米象實在是太形象了。那麼肯定有人會和我有一樣的想法,它們是怎麼出現在密封的米袋裡的呢?估計看完這篇文章,大家對大米的印象肯定就不那麼好了。

你每吃一口米,都可能在吃它的肉!叫“象”不是象,快翻翻米袋吧


你每吃一口米,都可能在吃它的肉!叫“象”不是象,快翻翻米袋吧

其實真實的原因就是:米袋子裡本身就有米象的蟲卵,經過一段時間,新米變成陳米,就會出現米象。我們吃的每一口香糯的米飯中,基本都有米象的蟲卵,換言之,我們吃的每一口米飯,其實都帶肉!不用也不用太緊張,雖然米象是一種蟲害,但是還沒有證據表明,吃掉米象會傳染任何疾病。

而且米象一直以來都是從一而終,它們只對糧食作物感興趣,不會叮咬人類。在農作物發芽長苗之後,它們就開始寄生在農作物上了。米象是原產於亞洲馬來西亞和印度的蟲害,經過數十年的大米出口貿易,已經傳播到全球各地了,造成了不可逆的經濟損失,它也是水稻種植戶最憎恨的蟲害之一。

你每吃一口米,都可能在吃它的肉!叫“象”不是象,快翻翻米袋吧


你每吃一口米,都可能在吃它的肉!叫“象”不是象,快翻翻米袋吧

米象主要在稻米,小麥等糧食作物中安家落戶,如果你在大米中發現了許多的白色粉末狀物體,那麼這袋大米就很有可能生出了無數只米象。這些白色的粉末就是它們啃咬大米的證據。它們會在米粒中用象鼻一樣的口器啃咬大米,直至將大米蠶食殆盡。

大家還有印象嗎?秋天是吃葡萄耳朵季節,但是如果你扔掉的葡萄皮沒有及時倒掉,第二天你會發現葡萄皮上方會飛舞著小小的果蠅,那是因為新鮮的葡萄表皮上沾有果蠅的卵。

其實米象也是一樣的,雌性米象會用象鼻一樣的口器在大米上鑽孔,隨後在裡面產卵,直至孵化。

你每吃一口米,都可能在吃它的肉!叫“象”不是象,快翻翻米袋吧

米象就像是一臺小型鑽井機一樣,它們在米粒上鑽一個深度在1mm左右的小洞,隨後在裡面放入一枚蟲卵,再用果凍狀的物質把小洞填平,隨後就交給時間吧,靜待蟲卵孵化吧。

蟲卵通常在米粒中進行二十多天的孵化,隨後蟲卵變成若蟲,若蟲和微型的蠶寶寶類似,只不過是灰色的,它們會把自己所在的米粒慢慢消化掉,由內而外吃掉米粒,隨後它們會變成蟲蛹,在甲殼逐漸鈣化之後,就會離開米粒,在米袋子裡開始一段長達7個月的生活。

你每吃一口米,都可能在吃它的肉!叫“象”不是象,快翻翻米袋吧

在米象的若蟲及蟲蛹階段,人們費盡心思也是找不到它們的,小洞被果凍狀的物質填平,從米粒的外表是看不出來什麼的。但是如果你在米袋子發現了一隻米象,那麼很有可能會有數不勝數的米象會相繼出現。

它們在短短几個月的時間呢,會大量繁殖,雌蟲在由蛹變為成蟲之後的幾天內就可以產卵,在它們有限的時間內,會產下近千枚蟲卵。可以說,這點就讓人類防不勝防。

玩過米象的人都知道,它們還有一項絕技,就是裝死。如果你碰到了它們的身體,它馬上會停止活動,一動不動,但是如果期間沒人碰它們,一會的功夫就又會活躍起來。

你每吃一口米,都可能在吃它的肉!叫“象”不是象,快翻翻米袋吧


你每吃一口米,都可能在吃它的肉!叫“象”不是象,快翻翻米袋吧

在倉儲檢驗中,米象和蛀蟲一樣都是令檢驗員最深惡痛絕的一類蟲害,所以一旦在家裡發現米象,那麼就趕緊晾晾大米吧,因為成年米象有避光性,不用一會就會爬遠。

從根源上解決米象這種蟲害,在現如今還是沒有辦法做到,只能期待隨著時間推移,慢慢找尋解決辦法了。每吃一口米飯,都有可能吃到它的肉,想想都有點心有餘悸。你們怎麼看呢?

你每吃一口米,都可能在吃它的肉!叫“象”不是象,快翻翻米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