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瓷器,被稱作“火與土的交融的藝術”,它源自於古老中國,充滿了獨特東方文化的神蘊,意境含蓄豐潤,深藏於心,不露於語言文字以外。今天,日本作為中國瓷器曾經的學生,其陶瓷藝術在國際上似乎有了更多的曝光率,有人直接認為日本的瓷器的工藝水準和藝術特質已遠超中國!果真如此嗎?通過成都博物館正在舉辦的“競妍.清代中日伊萬里瓷器特展”,也許我們會有些不同的看法。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成都博物館,競妍.清代中日伊萬里瓷器特展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青花礬紅彩山水紋稜口盤 18世紀中期-19世紀中期 日本有田地區生產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十七—十八世紀日本有田地區瓷器生產與出口地圖

日本瓷器發展起源於江戶時代的“肥前地區(包含現九州島佐賀縣有田等地)”,故而被稱為“肥前瓷器”。因從有田(Arita)毗鄰的伊萬里港轉運出海,所以被稱作“伊萬里(Imari)燒”。而江戶時代的伊萬里燒又被稱作“古伊萬里”。它與中國瓷器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其脫胎於中國瓷器,又在一定時期影響了中國瓷器,中日兩國工匠,為此曾進行過一場長達兩百年的精彩對決。

16世紀以前,日本都只能燒造陶器。公元1598年,日本著名政治家豐臣秀吉出兵朝鮮,在慶長之役中,俘獲了一位擅長燒瓷的朝鮮工匠李參平。1616年,遍訪佐賀藩各地的李參平在有田地區發現了製作上等瓷器所需的原料——瓷土礦。從而成功燒製出日本瓷器。並使有田地區成為日本最早燒製白瓷和青花瓷的地方。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展廳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展廳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展廳

成都博物館的這次瓷器特展,向公眾展示了東莞展覽館館藏的168件/套中日伊萬里瓷器精品,再現了古代海上絲綢之路上,東方文化與世界文化的交流、碰撞與融合。從取材,工藝,構圖,色彩和線條等方面,比較完整的體現了17、18世紀,中日兩國的瓷業在相互競爭中的繼承,發展,借鑑和提升的複雜關係。

中世紀以來的歐洲,關於以中國為代表,神秘而富庶東方的一切,都讓國王和貴族們心馳神往。作為最具代表性的東方器物,輕盈精美的瓷器更被視作“白色金子”。他們還根據昌南(景德鎮)的發音,直接將中國稱為“China”。在奧地利美泉宮,設有擺滿了中國青花瓷的房間,在葡萄牙桑托斯宮,有超過260件明清時期中國青花瓷作裝飾的天花板,西班牙人堅信瓷器能喚醒亡魂,國王和王后用瓷器陪葬,而薩克森公國奧古斯都二世,據說曾用一隊薩克森龍騎兵跟波斯商人交換幾十件中國瓷器... ...

到17世紀為止,中國銷往歐洲的瓷器已超過2000萬件,然而,隨著明清政權的更替引發的社會動盪,加上清初嚴厲的海禁政策,中國瓷器的出口進入寒冬,作為歐洲瓷器最大“買手”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只得將貿易轉向日本以尋求替代品,於是,當時還名不見經傳的“伊萬里瓷”粉墨登場 。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青花礬紅彩花卉紋淨水瓶 18世紀中期-19世紀中期 日本有田地區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青花五彩描金摺扇鳳紋大盤 1690-1730年代 日本有田地區

因積極吸收中國製瓷技術與裝飾手法,伊萬里瓷一度作為中國瓷器的替代品行銷歐洲,並在發展中逐漸確立起其色彩明豔,構圖華美的全新風格,受到歐洲王室及貴族的寵愛,狂熱收藏以至供不應求,價與黃金,出口歐洲的數量倍增,竟從1650年的145件發展到1659年的56700件。

伊萬里燒製作以陶土為基礎,表面上覆蓋上如同玻璃樣的釉藥。所以一般都按釉藥來區分:白釉製作的就是“白瓷”、綠色的即是“青瓷”、茶色又被稱作“鐵釉”。釉藥下面添加金屬物質又細區分“染付(青花)”和“辰砂(釉裡紅)”。在釉面上畫出彩色圖案,又被稱為“色繪”等等不同種類。

早先,日本繪畫藝術很大一部分吸收了中國的繪畫形式,伊萬里彩繪也是在明代五彩瓷基礎上發展而來,兼具有本民族風格,其線條精細、流暢。江戶時期伊萬里彩繪主要是在白色背景上,以紅色和藍色釉料裝飾,再以鍍金描繪輪廓,因其大面積使用紅色,所以伊萬里瓷器也被稱之為日本“赤繪瓷器”。在裝飾題材中,多以寫實手法為主,從風景、人物、神話,到服紡織圖案。島國的風土人情深入其內,內容較為豐富。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青花山水紋盤,日本有田地區,18世紀中期-19世紀中期

白瓷又稱"中國白"。發源於中國北朝晚期的河北邢窯,較早傳入朝鮮。因為朝鮮是儒教國家,因此對白色極為尊崇,白瓷燒製也極為興盛。而日本白瓷製作的最初陶工,也就是李參平,從1670年左右開始,冰潔如玉的白瓷被日本上流階層廣泛的接納,成為了高級瓷器的象徵。

而伊萬里青花瓷,則成為日本“工匠精神”最好的寫照。善於模仿和學習的日本人,用三十多年時間,吸收,消化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國青花瓷製作工藝。伊萬里青花的技法包括“線書き(線描青花)”,描繪線內側上色“濃み(大筆拓圖)”。表現出氧化鈷噴霧的濃淡漸變效果的“吹墨”技法等,比較出名的是伊萬里鍋島燒“墨彈”技法,即在一個白色素胚上用墨畫出花的輪廓,先在輪廓內上氧化鈷,讓它顯現出非常淡的青藍色。待墨中含有的膠跟氧化鈷互相排斥,花輪廓部分會被墨遮蓋。再次進行燒製,墨就會消失,出現白色輪廓的花紋,輪廓內側會有薄薄的藍色。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柿右衛門瓷風格的五彩花鳥紋盤 18世紀 日本有田地區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柿右衛門瓷風格的五彩描金戰將圖盤 18世紀 日本有田地區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柿右衛門瓷風格的五彩描金龍鳳紋盤 18世紀 日本有田地區

柿右衛門創制五彩瓷的故事,被寫入了日本的小學課本。在今天有田町南郊的南川原,酒井田円西和他的兒子喜三右衛門經過對中國彩繪技法的不懈鑽研,在正保三年(1646年)應用赤繪技術,成功燒製出第日本一件彩繪瓷器,完成了堪稱驚豔的上等瓷器的製作,這也象徵著伊萬里瓷步入成熟階段。

柿右衛門瓷最突出的特徵是在略帶乳白色的白胎上施紅、綠、青 、黃、紫等色,筆鋒纖細,也稱為“濁手”或“乳白手”。這一樣式的紋樣結構裡有大量留白,花鳥紋和山水人物紋等充滿了日式的“和風色彩”。17世紀晚期,東印度公司首先將它引入歐洲,隨即便以五彩繽紛的視覺美感而大受歡迎。其赤繪瓷技法廣為被歐洲人模仿,對歐洲瓷器風格的發展產生重要影響。今天, 歐洲各地的製陶工場,特別是英國的烏斯坦,法國的夏斯坦耐,荷蘭的戴魯夫頓和德國的馬伊桑,梅森均有仿製柿右衛門的作品。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金襴手”風格的青花礬紅彩摺扇花卉紋將軍罐 18世紀中晚期 日本有田地區

再往後,日本工匠開始積極地擺脫模仿的標籤,探索創新,形成了風靡歐洲的伊萬里“金襴手”瓷器。它結合了景德鎮五彩、日本和風以及歐洲洛可可藝術元素,以青花與礬紅為基礎色彩。整體呈現出一種華貴氣勢。繁複精細的花紋,在金銀彩的勾勒下,更顯雍容華貴。這種精巧到了極致的勾勒手法和強烈色彩對比,迎合了西方人的審美需求,因此在歐洲市場上獨樹一幟,稱霸一時。

儘管如此,日本工匠在製作此類瓷器的時候,依然沒有放棄自身的審美情趣,堅持使用日本傳統紋樣,將不同文化的美以一種極為和諧的方式融合。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底盤有“大明成化年制”字樣的日本產瓷器

今天,在法國盧浮宮等西方博物館裡,我們能多次見到“柿右衛門”的瓷器。奇妙的是,我們還會看到古伊萬里瓷器背後的“高臺”處銘文寫著“大明成化年制”,這就涉及到一個有趣的問題:當時作為學生的伊萬里瓷器,是否可以稱得上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地超過當時的中國瓷器呢?

明成化年間,景德鎮向日本出口“古染付”,“南京赤繪”,“祥瑞”等瓷器深受人們歡迎,17世紀中期伊萬里的工匠們以中國瓷器為原型製作,原封不動照抄了中國瓷器下的銘文,之後使用的越來越多,所以,很多古日本瓷器藏品上還有“成化年”的銘文。此外,江戶中後期,伊萬里製作很多瓷器上,還會有標識乾隆年間(1736~1795)的銘文。

實際上,進入清康熙年,隨著三藩和臺灣反叛勢力的平定,開放海禁,重興外貿,中國瓷器終於迎來暴雨後的彩虹,中日瓷器之間也開始了一場長達二百多年的巔峰對決。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青花礬紅彩描金庭院紋盤 清乾隆 景德鎮窯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青花礬紅彩描金花藍紋盤 清乾隆 景德鎮窯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青花礬紅彩描金花卉紋盤 清乾隆 景德鎮窯

還是明代,中國景德鎮瓷器就已經達到一個全新的高度,《天工開物》記載:制瓷生產過程有春土、澄泥、造坯、汶水、過利、打圈、字畫、噴水、過鏽、裝匣、滿窯、烘燒等各道工序,從原料開採到燒成,“過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就是說,要經過72道工序,才能製成一件瓷器。分工的精細,技術上的精益求精,使景德鎮瓷業佔據著質量上的先天優勢。

18世紀中期,當景德鎮恢復生產後,中國瓷器貿易重新開放。面對伊萬里瓷的咄咄逼人的形勢,中國工匠開始在構圖、紋飾,色彩比例、工藝等各個方面對伊萬里瓷進行了改良,他們學習了日本的紅色繪畫技法,發展出自己的“伊萬里”風格。即在釉下青花的基礎上以紅色琺琅裝飾,最後描金。與日本“伊萬里”飽滿而厚重的色澤相比,中國的紅色琺琅和釉下藍色更薄更亮,整體色調更加純淨,更顯精緻唯美。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青花礬紅彩描金花卉紋扇形盤,清乾隆,景德鎮窯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青花礬紅彩描金花卉瑞獸紋盤,清乾隆,景德鎮窯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青花粉彩花卉紋扇形盤,清乾隆,景德鎮窯

當然,相對較低的原料成本,更成熟的燒製技術,相比日本瓷器更為不易破碎,容易運輸的特點,也是“中國伊萬里瓷”最大優勢之一。至1690年,物美價廉的中國瓷器重新奪回了市場,將日本瓷器甩在身後,即使伊萬里瓷器進入黃金期(1661年)以後,更具歐洲市場潛力的景德鎮粉彩瓷閃亮登場。又給了對手致命一擊。世事輪迴,時逢日本江戶與明治交替時期,同中國明末清初一樣,閉關鎖國的政策使得對外貿易被重傷,18 世紀中期,在經歷了近百年的嬗變沉浮後,伊萬里瓷隨逐步減產乃至停燒,最終落下帷幕。

景德鎮的粉彩瓷也叫“軟彩”,是釉上彩的一個品種。萌芽於康熙年間,成熟於雍正乾隆兩代。它是一種深受西洋傳入的琺琅彩的影響,在原本五彩的基礎上發明了一種中西合併的全新釉彩。在表 現技法上,它從平填進展到明暗的洗染,在風格上,其佈局和筆法,都具有傳統的中國畫和西洋繪畫技巧相結合的特徵。較之於其他的外銷瓷,粉彩瓷更具西洋元素,更能滿足客戶的定製需求。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青花礬紅彩描金花鳥紋盤 清乾隆 景德鎮窯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青花礬紅彩描金花卉紋碗 清乾隆 景德鎮窯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礬紅彩描金花母子盤碟 清乾隆 景德鎮窯

當然,在整個特展的參觀中,我們還能深刻感受到伊萬里瓷對歐洲瓷器藝術的深遠影響。在歐洲,有一個專用名詞叫“瓷器狂熱”(porcelain fever),它始於17世紀後半期。到了1722年,負有教皇特殊使命的傳教士佩裡·昂特雷科萊中文名殷弘緒,通過傳教,佈道,培養教徒等活動,在景德鎮剽竊了屬於國家機密的中國各類瓷器原料,製作流程及技術特點等詳盡資料,寫下了“真·瓷器製作最全攻略”並將信寄給了法國的組織,至此,中國瓷器技術完全陷落

當歐洲具備生產能力後,“東方風格“首先成為模擬和描繪的樣本。比較這三種差異巨大卻同源的“伊萬里“風格,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地區文化及審美上的差異,這也是欣賞這些精美器物的樂趣所在。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青花五彩描金花卉紋盤,清乾隆,景德鎮窯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青花礬紅彩描金花卉紋盤 清乾隆 景德鎮窯

學習,超越?從成博「競妍.伊萬里瓷器特展」看清代中日瓷器決戰

青花礬紅彩描金開光花卉大盤 清乾隆 景德鎮窯

古今中外,瓷器一直是收藏的重頭戲,它最大的魅力在於它的器型與紋樣之豐富令人著迷,它的創作之複雜更是牽動我們的探索欲。這些美輪美奐的瓷器,帶著歷史的溫度,融合數代匠人的精神,穿越時空,與我們人重逢。從柿右衛門到金襴手,從青花到粉彩,從跟從,學習到相互借鑑,中日瓷業工匠之間長達百年的“伊萬里之戰”就凝固在這一件件精美的展品之中。所喜的是,作為先行者,面對日本工匠的強力挑戰,中國工匠正視危機,不斷追求創新,有力的捍衛了“中國瓷器”應有的地位和尊嚴。

19世紀明治時期,日本再度開放國際貿易,伊萬里瓷器隨之再次進入歐洲市場。因此,在今天的歐洲,可以找到兩種日本“伊萬里”:江戶時代和明治時代,這兩種風格儘管相似卻又有很大不同。此為後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