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奇謀金刀計:一場教科書式的“陰謀詭計”

在中國浩如煙海的史冊中,有許許多多文臣謀士如星辰般熠熠生輝:張良、諸葛亮、房玄齡、趙普、劉伯溫......在其中,王猛並不是個出名的人物,甚至很多人都沒聽說過他,但他卻用一條計策在計謀史上佔據了一席之地,這就是——金刀計。

王猛是南北朝時期前秦的丞相,幫助皇帝苻堅統一了北方,被稱為“功蓋諸葛第一人”。


千古奇謀金刀計:一場教科書式的“陰謀詭計”

王猛


千古奇謀金刀計:一場教科書式的“陰謀詭計”

苻堅

公元369年,前燕大將慕容垂受到執掌國政的慕容評猜忌,不得不投奔前秦,苻堅愛其才,認為慕容垂“天生賢傑,必相與共成大功”,而王猛作為一等一的謀略大家,卻認為慕容垂胸有大志,不是寄人籬下之輩,“蛟龍猛獸,非可馴之物,不如除之”。可惜苻堅並未聽從。不過王猛並不死心,而且機會很快就來了。


千古奇謀金刀計:一場教科書式的“陰謀詭計”

慕容垂

其時前燕綱紀廢弛,日益腐敗,苻堅決定以王猛為統帥討伐前燕,王猛便以熟悉前燕地理為名,請求慕容垂之子慕容令為參軍隨行。出征前一晚,王猛便來到了慕容垂府上,國家二把手來了,肯定得設宴招待啊,酒酣耳熱之際,王猛醉醺醺的對慕容垂說:“兄弟,我明天就要走了,你要不送我件東西,給我留個念想啊?”慕容垂一個鐵憨憨,哪裡明白老奸巨猾的王猛的心思,就把自己貼身的金刀送給了王猛。

好!信物到手,王猛趕緊實行第二步計劃,一到前線,王猛便命令收買的慕容垂親信,讓他拿著金刀去找慕容令,騙慕容令說:“苻堅心胸狹隘,不能容我慕容垂,我現在已經逃走了,你也趕緊走”,慕容令見到金刀,不疑有他,況且情況緊急,來不及與慕容垂聯絡,便連夜逃走了。

慕容令逃走的消息傳到慕容垂耳朵裡,慕容垂嚇得魂飛魄散,也不得不逃跑了。

至此,“金刀計”便設計完成了!王猛這計策實在是高明,每次讀到這就忍不住拍案叫絕,這計策高就高在完美的踐行了陰謀的三要素,即短、平、快。

所謂短,就是環節要短少。環節少了就容易掌控,不易出錯,王猛的“金刀計”主要就兩個環節:一是從慕容垂處拿到金刀,二是把金刀展示給慕容令,讓他逃走,就這兩步,絕沒有多餘的步驟。

前段時間,有部電視劇《華亭鶴唳》,羅晉主演的太子蕭定權與齊王蕭定棠之間的計謀那叫一個複雜。

蕭定棠:“我用了計謀”

蕭定權:“我知道你用了計謀,我將計就計”

蕭定棠:“我知道你知道了我的計謀,我將計就計就計”

蕭定權:“我知道你知道我知道你知道了我的計謀,我將計就計就計再就計”

......

沒完沒了的將計就計,跟俄羅斯套娃似的,整的我暈頭轉向,太扯淡了,編劇應該學學王猛,好好看看頂級的陰謀是怎麼用的!

所謂平,就是行為平常。要攻打前燕,用慕容令當嚮導沒問題吧?和慕容垂喝酒喝高興了,要個禮物沒毛病吧?只要慕容垂不事先知道王猛要對付他,這些平常的行為根本不會引起他的懷疑。就是這些看起來不引人側目的,很平常的行為,一步步將慕容垂父子推向了深淵。

所謂快,就是速度要快。有個成語叫“夜長夢多”,定下計策就要趕緊實施,不能猶猶豫豫,王猛一到前線就讓人拿著金刀去找慕容令,就是一個“快”字,時間拖久了,也許慕容垂會寫信給慕容令,告訴他將金刀送給王猛之事,所以一定要快速的利用信息差將慕容令逼逃,決不能耽擱。

就是憑藉短、平、快三字,王猛將不算複雜的計謀用的出神入化,“金刀計”也成為了反間計的巔峰計謀。

可惜,謀事在人成事在天,即使慕容垂按照王猛的設計出逃,並被逮住,但苻堅最終也沒有殺他,不出王猛所料,苻堅淝水之戰失敗後,慕容垂果然背叛了前秦,這就是後話了,不過這依然無損“金刀計”在歷史上的地位。

王猛牛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