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為什麼不採納魏延的子午谷奇謀?

三國時期,蜀國劉備歿後,諸葛亮接撐蜀國軍政大權。

諸葛亮是個有理想的人,生逢亂世,他平生最大願望就是興復漢室,挽救天下蒼生,免遭塗炭。眼見華夏之地,各路軍閥圈地稱王,各自為政,征戰連連,心裡自是不忍,此時大權在握,正是一展宏圖之時,與東吳孫權又早已結成聯盟,無後方之憂,接下來自是攻伐曹魏。


諸葛亮為什麼不採納魏延的子午谷奇謀?


諸葛亮首次北伐,大將魏延提出子午谷奇謀之計:率領五千精兵抄子午谷小徑,神不知鬼不覺,直搗長安,出其不意,攻其不備,企圖一舉拿下長安,再由諸葛亮率領大軍到長安會合,劍鋒可直指洛陽,那時,平定天下,成就霸業,興復漢室,指日可待。

但是卻被諸葛亮拒絕了,以致後來偌多《三國演義》讀者為此頓足嘆息:天下本來可以恢復劉姓,皆因諸葛亮剛愎自用,專權獨斷,不聽忠言,才錯失良機,導致後來六出祁山都無功而返。

事實果真如此?恐未必。


諸葛亮為什麼不採納魏延的子午谷奇謀?


那麼諸葛亮為何不用魏延之計?這裡頭究竟有什麼隱患?

要說明這個問題,還得從戰爭本質說起。《孫子兵法》雲:“兵者,詭道也。”又云:“兵者,國之大事,生死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孫子一言中的揭示了戰爭最高藝術就“詭道”,同時也告誡用兵者,戰爭也關乎一個國家興衰存亡之道,不可不謹慎。

打戰——決不是某些紙上談兵的秀才說得那等輕易,稍有不慎,便會使一個國家滑向深淵,比如戰國時期長平之戰,僅此一役,便使趙國損失了幾十萬壯丁,本來是一個銳氣旺盛的國家,從此一蹶不振。以諸葛亮的才智,豈能不明白其中就裡?


諸葛亮為什麼不採納魏延的子午谷奇謀?


魏延說提五千精兵抄小路襲擊長安,有沒有取勝的可能怕性?我回答:幾乎沒有。

首先,五千人馬不是少數,在行軍過程中有沒有可能被對方發現,倘若行蹤洩露,對方派重兵圍巢,很可能一個都回不來。即使不被發現,在那崎嶇陡峭的山崖中行軍,也會損失慘重,精疲力乏。到達長安,還能剩多少人馬,實在很難說。還有後勤、輜重、補給如何接濟,若是接濟不上,那些人馬不戰死,也會被活活困死、餓死。

諸葛亮為什麼不採納魏延的子午谷奇謀?

從戰術上講,由子午谷出兵實在太冒險,即便五千精兵完整到達長安,長安城真的那麼好取?魏國肯定也有官兵守衛,蜀國五千人馬不可能帶太多攻城器械及輜重,請問,怎麼攻城?若是攻城不下,魏國只要稍微拖延時日,救兵一到,蜀國五千人馬一個都走不脫。退一步講,蜀國攻下長安,也會損失不少人馬。魏國也可能把城裡物質全部帶走,留下一座空城,那時,蜀兵已是強弩之末,守城又是一個問題。

從戰略上講還有一個大問題——兩國實力對比。三國時期,魏國實力最強,蜀、吳大致旗鼓相當,但是吳國殺了關羽奪取荊州,劉備為報關羽之仇,發動夷陵之戰失敗後,蜀國元氣大傷,最終劉備含恨而死。到諸葛亮接掌蜀國政權後,多年來勵精圖治,國力大有轉盛,但是依然無法與魏國相匹。打勝仗要靠一個國家強盛的實力,而不是靠陰謀詭計取勝。普魯士軍事研究家卡爾·馮·克勞塞維茨在他的軍事研究著作《戰爭論》中說,只有弱小的一方,在戰術上才耍陰謀詭計,而陰謀詭計在實戰中作用非常小。我很認同這個天才軍事理論家的觀點,不然,一個國家為什麼要建立那麼多軍隊,花那麼多錢置裝備?


諸葛亮為什麼不採納魏延的子午谷奇謀?


這些問題,諸葛亮作為蜀國最高統帥,不可不察,不可不知,他心裡很清楚,魏國不是速亡之國,伐魏,必須穩打穩紮,決不能掉以輕心,所以才不採納魏延之計,因為實在太冒險了。他心裡甚至清楚,蜀國根本滅不了魏國,那麼,他為什麼還要耗費偌大國力伐魏?這是另一個話題,請繼續關注下一期——諸葛亮六出祁山的背後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