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 || 冬小麦的精、气、神

今年因为疫情被圈在家里两个多月。这个周日终于像犯人一样出来放风一次,两月不见的天地宇宙,好像又长大了一层。

往年一过春节,我都习惯到野外去体验春日快镜头似的变化。特别是过了惊蛰,一天一个样的冬小麦,带着呼呼的生气,像动画片一样地向上窜着。今年的春天,见到她们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拔节孕穗了,满眼里绿油油生机一片。看这光景,丰收在望。

喜欢欣赏冬小麦在春天里生长,不仅是因为她能填饱我们的肚子,丰富我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她带给我们哲人一样的启迪。

中原一带,冬小麦的播种一般在国庆节前后,收割一般在次年的6月中下旬,生长周期八个多月。但在其生命周期的前五六个月里,生长是非常缓慢的。在漫漫长冬,甚至像要被冻死了的样子。但在“拔节期”期过后,孕穗、抽穗、扬花、灌浆、成熟,一气呵成,在最后的两个月里,小麦的成长一天一个样。听老农们讲,如果深夜在麦田边倾听,甚至能听到拔节的声音。

大自然真的很神奇,无时无刻不在向我们启示着什么。冬小麦的生长,和一个人一生的成长何其神似!

冬小麦播种发芽后,迎接她的是一次又一次寒潮的侵袭。严冬里,冬小麦要遭受极寒的考验。那时候你去观察她的生存,几乎是奄奄一息。但那时也是冬小麦储存能量的时候,她的根在雪地下面尽情地生长。农谚云:麦盖三床被,头枕馍馍睡。在我们看来,认为它在遭罪,又谁知它是“不经寒霜苦,哪来馍馍香”呢?

人生亦复如是。在最初成长的环节,要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考验。积累的过程是缓慢的,一举成名、一夜暴富、一蹴而就,永远是个案,并不是常态。量变才能引起质变,祖先教育我们“只问耕耘”,因为耕耘过后,自然就是收获,不用问,不用等。

随笔 || 冬小麦的精、气、神

随笔 || 冬小麦的精、气、神

随笔 || 冬小麦的精、气、神

随笔 || 冬小麦的精、气、神

随笔 || 冬小麦的精、气、神

随笔 || 冬小麦的精、气、神

随笔 || 冬小麦的精、气、神

随笔 || 冬小麦的精、气、神

随笔 || 冬小麦的精、气、神

随笔 || 冬小麦的精、气、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