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想到你过得比我好,我就很痛苦?转个角,掉进快乐矩阵出不来

你不会嫉妒雷军、马云的财富,因为人不太会嫉妒那些自己达不到的高度,但人会嫉妒自己同学、同事、领导,因为那些身边的人,你会觉得自己跟他差不多,凭什么他比我强,过得比我好?——粥左罗

有句话叫:一想到你过得比我好,我就很痛苦?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一个关于嫉妒的话题,今天我要带你走出痛苦,转角掉进快乐矩阵出不来。

你想知道人的嫉妒为何而来吗?本不想嫉妒但就是心绪不平怎么办?

不妨先来了解下这些你不一定知道的有关“嫉妒”的痛苦来源。

一想到你过得比我好,我就很痛苦?转个角,掉进快乐矩阵出不来


01 一道“时空分割线”,让你盯上了“眼前人”

周国平说过,嫉妒发生之可能,与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成反比。我们极容易嫉妒近在眼前的人,但不会嫉妒古人或者遥远的陌生人。

一个迫切想往上爬的小职员会嫉妒和他同一年进来晋升更快的同事,但你跟他说我有个朋友还没毕业就已经收到了五百强企业任职书,他一定会说,这跟我有什么关系?

一个追求金钱的小财迷一定不会嫉妒马云成为中国首富,而一想到邻居一夜暴富就寝食难安。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产生呢?

那是因为我们的思想中有一道无形的“时空分割线”,当人与事离你的距离越遥远时,你会觉得那就是望尘莫及遥远的。

好比你知道马云是个成功的企业家,却仿佛离我们很远,哪一天你在路上遇到马云,或者你天天和马云相遇,甚至走得越近,你会发现首富也没什么,就是个普通人而已,再慢慢的你同样会开始由羡慕转化为嫉妒他所拥有的的一切财富。

人与人相距越近,你会更容易察觉到对方的优缺点,一旦你只会一味拿对方的缺点和自己比较,那么嫉妒由此产生。

正因为有了这道时空分割线,使我们眼光聚集到了“眼前人”,不懂得正确看待身边人的进步与超越,便会使自己产生没必要的痛苦与焦躁情绪,甚至导致自卑。

你会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越是轻视他人,越会内心深处看不起自己。

而事实上,每个人都有嫉妒的情绪存在,即使是儿童在年幼时候也会因为父母对待不公对自己亲兄弟姐妹产生嫉妒心理。

尽管这种情绪是我们最不愿意承认的。但这也侧面说明了,当你产生嫉妒情绪时,不要背地自责,认为自己道德低下,而是要真正了解产生这种情绪的原因在哪里。

那么为什么我们无法真正控制自己的欲望,截流嫉妒心理产生呢?

一想到你过得比我好,我就很痛苦?转个角,掉进快乐矩阵出不来


02 “竞争思维”导致“红眼病”,你钻进“窄巷路径”出不来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人在一定心理环境下,对应当团结的人怀有一种冷漠,贬低,排斥或敌视心理,它让人感受到难过,甚至产生恨意。

这是“竞争思维”直接导致的“红眼病”,而产生这种原因最直接的因素是你钻进了自己的思维窄巷里出不来了。

小贩摊主会嫉妒隔壁摊贩生意比自己好,但不会在意临街商铺门面抢了自己饭碗,因为起点不一样,也就没有了竞争思维。

文人不会嫉妒演员爆红,演员不会嫉妒富商一夜暴富,但如果是一个演员起家转行商人爆富,这样才会引起新一轮的嫉妒心理,

竞争思维在于同领域同起点圈层的心里对抗。

商业过程是一门艺术。只有向竞争者学习的人才会进步。 —— 马云

一旦掉入竞争思维的怪圈,越较劲越入思维宰巷出不来,为什么?因为从众效应影响,当多数人在竞争环境中只看到眼前利益比拟,就很容易产生狭隘断论,甚至带有色眼镜看人看事。

窄巷路径的产生在于认知的偏差,那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拓宽思维认知,走出窄巷路径呢?

一想到你过得比我好,我就很痛苦?转个角,掉进快乐矩阵出不来


03 撬动“核心认知”,摘除左右你看法的“有色眼镜”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核心认知”,就是你所认为的世界是怎样的一个认知,核心认知的偏差是导致嫉妒的根本成因,为什么?

假如你带着墨镜进入地下车库,你看到周边一切都很黑暗,但你却没意识到自己带着墨镜,那么你可能会以为这个世界本身就是黑暗的。

你继续带着墨镜看身边每个人,这时候发现有人在黑暗环境下竟然能飞快跑,你会想,这么黑,摔不死你,然后等着看对方摔跤的好戏;又看见有人在黑暗环境中哈哈大笑,你会觉得是对方是神经病吧,这么黑有什么好笑的。

你的“核心认知”取决于你是否意识到“有色眼镜”正在左右你的看法

思想中的疑心就好像鸟中的蝙蝠一样,永远是在黄昏中飞翔。疑心使君王倾向专制,丈夫倾向嫉妒,智者倾向寡断而忧郁。 —— 培根

由此可见,想要摆脱思想中的疑心,先要学会成功摘除左右你看法的“有色眼镜”,如何摘除?学会3种思维。

1、“矫正思维”。不断调整与矫正自己的思维偏差,当你认定一件事时,先停下来想想还有没有别的可能性?

我们看到一个朋友整天发圈炫富,今天去哪里旅游,明天买了什么奢侈品牌。这一定让你反感,在屏蔽对方前你认定她就是没钱在故意炫耀。

假如她真是特别有钱,而这些记录只是她生活中再普通的一部分呢?

矫正思维角度后也觉得没什么,反而让我们打开了视眼,你不是幻想着和爱人去一次马尔代夫吗?提前看看朋友去过是什么样子不好吗?你不是心心念念想攒钱买那个品牌的包包吗?看看朋友背着是不是符合你的审美不好吗?

2、“反刍思维”。通过反复回忆对象人和事,能帮助我们削减刻板印象带来的固定认知。

也许你此刻因为同事的晋升愤愤不平,朋友的一夜暴富嫉妒不已,当你脑海中因为嫉妒产生一种想要排斥对方的想法时,不妨试着反复回忆下你们交往过程中的点滴。

对方是不是一个特别努力的人,有没有对你提供过帮助,如今的发达是不是长期积累的过程,对方身上是否有你没有的品质?

用“反刍思维”看待他人的成功,你的眼光开始变得更长远。

3、“破焦思维”。嫉妒的本质在于焦虑,正确破除焦虑感是迎来积极人生的最重要思考。

当年与你能力相当的同学,同事,朋友,一年一年超越你,你是不是会有一种焦虑感,正因为焦虑才导致你的痛苦根源。

而你要做的恰恰是停止焦虑,用另一种思维去看待人和事,优秀的人正好与你走得这么近,这不是最好的人脉资源吗?即使产生焦虑感也应该是如何去获取他人的成功经验,让你少走很多弯路。

“破焦思维”应该时刻带在身边,提醒自己焦虑无法解决任何事,唯有积极转向心态才能开创另一个视野。

提高核心认知思维还不够,我们还需要学习一门心法,把你的内心闭合成圆,你会发现能迅速拥有快乐情绪。

一想到你过得比我好,我就很痛苦?转个角,掉进快乐矩阵出不来


04 把你的内心闭合成圆,便可纵身跳进快乐矩阵

我们的内心世界应该是个闭合的圆,因为人太容易让内心开一道口子,轻而易举让别人的感觉流入进来,从而让自己受到侵害,或是敌意,或是冷漠。

当外界负面效应不断通过口子进入我们思维时,便会触发反抗心理,从而导致嫉妒,愤怒,不安情绪产生,削弱了独立思考支撑的能力。

将内心闭合成圆即你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独立体系,包括思维、行动、表达等。不被外界事物影响,有自我独立甄别系统。

从思考中确立自我,从学习中寻求真理,从独立中体验自主,从实践中赢得价值。 —— 李开复

建立自我意识,培养独处人格体系便可实现圆的完美闭合。

你有没有发现,在越是寂静的边远地区,越是喜欢放鞭炮,吹吹打打,营造热闹场景。因为人是怕孤独的。不管周边如何热闹,你总有孤独时刻,并且越害怕孤独,越离不开热闹。

一个没有自我意识的人,只能依靠环境的变换来调整自己的情绪,而环境是最变幻无常的,也就导致你是那么得容易人云亦云。

当人有了自我意识后,就开始形成独立的精神世界,明白自己有什么?缺什么?还要获取什么?不被外界干扰,懂得查漏补缺,思维得到一定拓展。

自我意识的锻炼法则在于学会独处训练。3步教你速达。

  • 搭建独立思考模型。遇事遵从三问法,问自己懂多少,了解多少?问他人哪里了解的?如何去了解?问云端去获取,去提炼,入脑转换。
  • 培养独立行为准则。
    学会一个人生活,拟定独立行为规范准则,依照准则培养行为习惯,制定在前,调整在后。
  • 接纳独立自我信念。独立不等于排斥群体,我们要接纳的是拥有一个独立自我意识的信念,即使放入一个群体中,也不会因此而摇摆不定,只有接纳了自己,并把这种意识当成信念去发挥,才能真正得到最终的成效。


一想到你过得比我好,我就很痛苦?转个角,掉进快乐矩阵出不来


文章的末尾,我想对我的读者说,嫉妒的本质在于竞争意识,每个人都会存在嫉妒情绪,这种不快情绪是你对别人的快乐产生的自我否定和阴郁的负面情感表达。

要想脱离这种状态,成为一个真正快乐的人,先要学会构建自我意识,培养独处思维,将内心闭合成圆,不依靠环境变化左右情绪,拓展视野变不再为他人成功而焦虑与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