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5年後,返鄉農民靠什麼生存?

中國農村正在經歷改革,有部分經濟學家認為,城鎮化就是要讓農民自由進城。

對於自願退出宅基地和承包地的農民來說,得到的補償金就是今後他們在城市謀生的第一桶金,農民加速進城,資本自由下鄉,就能加快二元結構的破除,有利於中國現代化的速度。


在農村5年後,返鄉農民靠什麼生存?


但這就引出了兩個問題:退出土地之後,農民能在城市安身立命嗎?如果在城市發展不順利,返鄉的農民靠什麼生存?

返鄉是基本人權,退出土地就是丟掉生活保障

如今,中國70%的家庭都是“半工半耕”,也就是一部分家庭成員留守農村,一部分則進城打工。因此,通常一個農民家庭會有務工和務農兩類收入,這兩類收入加起來,在農村才算是日子比較好過。

但如果是在城市,消費水平就完全不一樣了,進城後又沒了務農收入,如果沒有其他更好的謀生手段,生活將非常拮据。

一旦沒有辦法在農村紮根,退出土地之後的農民就等於沒有了退路,但即便家鄉有土地,農民的出路又在哪?


在農村5年後,返鄉農民靠什麼生存?


工作難找,退休無靠——高齡農民工的普遍困境

最初的農民工潮是在改革開放後,當時一大批青壯年農民大軍進入城市“討生活”,根據媒體的調查,這個人群目前普遍的困境主要有兩個:

第一個問題是工作越來越難找。“送快遞、外賣,手機不會用;做小工,一些新材料都沒見過。”由於文化水平所限,面對變化越來越快的就業市場,高齡農民工普遍比較迷茫。

第二個問題,回鄉也沒有依靠。農民工普遍社保參與度低,回鄉之後養老也是個問題,如今靠種田除了能勉強養活自己,恐怕很難保障有結餘,還得盼著一年到頭不生病。

在這樣的形勢下,年輕一代更少有留在農村種地的,農村家庭似乎就這樣陷入了惡性循環。


在農村5年後,返鄉農民靠什麼生存?


5年後,返鄉農民靠什麼生存?

簡單地將農民從農村拔根,落地到城市的方式,註定會引發很多社會問題。因此,儘管農村土地改革大刀闊斧,國家還是考慮到必須保留農民的命根子,否則中國城市周邊就會出現大型的貧民窟。

現在農村土地改革的核心思路,是“三權分置”,對於農民來說,要想把握未來,抓住這個機會非常關鍵。“三權分置”之後,土地的經營權可以入股,也可以流轉給大戶,而又不用擔心土地被搶走,因為國家給土地確權後頒發了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只要證書在手,就有法律保障。

普通農戶土地少,競爭力弱,種地難賺錢,但通過入股形式參與到大型經營主體當中,比如合作社、家庭農場,既能實現身價翻倍,又可以分工。

另外,普通農戶短期內也不至於淘汰,因此對於尚有餘力的返鄉農民來說,抓住現有的時間,多接觸互聯網、電商,以及新的種養技術,才能把握未來農業發展的主動權;而對於年齡偏大的老齡返鄉農民,則可以選擇土地入股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