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晉有一名為楊蓉姬的女子,是西晉揚州刺史楊肇的女兒,她的父親常去琅邪內史潘芘家做客,二人同朝為官,是多年的好友,經常探討國家大事,不亦樂乎。潘芘有一個十二歲的兒子,楊肇第一次見到便覺得這個孩子不簡單,經過一番交流之後,楊肇認為他雖年幼,卻有經天緯地之才,是不可多得的國家棟梁,於是和潘芘商量後,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這個孩子就是美男子潘安。
潘安出身儒學世家,少年便隨父遊河南、山東、河北,青年時期就讀於洛陽太學,二十餘歲入仕,供職權臣賈充幕府,後任京官。潘安因相貌極美而出名,只要潘安駕車走上街頭便能吸引女子的目光,不論少女還是老婦皆迷戀潘安的相貌,向潘安的車裡丟水果,以表達愛慕之情,便有了“擲果盈車”這個典故,後世的人也常用“貌比潘安”來形容長相英俊的男子。
憑藉外在美能夠流傳後世,古往今來這樣的人屈指可數,潘安就是最出名的那一個,人們往往稱讚他貌美天下,津津樂道,卻忽視了他的文采,單憑內在的才華,潘安在文學史上也有一席之地,在漢魏晉那個時代,賦寫得好是文人最高的成就,潘安的《秋興賦》、《閒居賦》、《藉田賦》文字優美,富有感情,是那個時代頂峰。潘安、陸機是西晉作品流傳下來最多的文學家,可見後世對他們的推崇。潘安作品的最大特色是情,讀者句句能體味到他內心所想,潘岳的感情細膩,多愁善感這也融入到他的作品中,一般男性文學家的作品這樣的風格不多。其主要作品有《悼亡詩》、《秋興賦》、《閒居賦》、《哀辭》、《滄海賦》、《登虎牢山賦》、《狹室賦》、《懷舊賦》。其中最有名的當屬《悼亡詩》,紀念亡妻之作,字裡行間全是對妻子的愛,普通人對結髮妻子一心一意、忠貞不渝都能傳為佳話,何況古代第一美男,絕對是所有女人心中最完美的丈夫。
《悼亡詩》(其一)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
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
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迴心反初役。
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
幃屏無髣髴,翰墨有餘跡。
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
悵恍如或存,回惶忡驚惕。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
如彼遊川魚,比目中路析。
春風緣隙來,晨霤承簷滴。
寢息何時忘,沉憂日盈積。
庶幾有時衰,莊缶猶可擊。
(譯:一年過去了,妻子在黃泉之下,與我永隔在幽冥之道的兩端。我對她的思念能夠對誰說呢,再滯留家中又有什麼好處?勉強恭從朝廷的命令,扭轉心意回到原來的任所。看著房屋就想起了她,進到室內就回憶起我與她的過去。帷帳和屏風上再沒有她的香氣,只有生前的筆跡尚存。她衣上的香氣還沒有消失,留下的玩用之物還掛在牆壁上。恍惚間覺得她好像還活著,這讓我感覺惶恐、憂傷、驚訝又恐懼。像那深林裡的鳥兒,雙雙棲落枝頭卻突然形單影隻。像那水裡的比目魚,一起遊著卻中途被分開。春風從門窗的縫隙中吹來,早晨屋頂上的積水順著屋簷滴下來。我就是在睡著的時候又何曾忘了她呢,深深的憂傷一天天越積越重。但願這憂傷什麼時候能衰減下去啊,我想要像莊周一樣達觀開朗。)
此詩是潘安作品中流傳最廣的詩,其中的“如彼遊川魚,比目中路析”這句最受歡迎。潘安生平事蹟也被後世詩人所歌頌,諸如李白、杜甫、李賀、孟浩然等大詩人。被譽為“中國園林之母”蘇州拙政園借用潘安《閒居賦》中“築室種樹,逍遙自得……灌園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此亦拙者之為政也”之句取園名。
潘安風流倜儻,才華橫溢,卻對妻子倍加疼愛,在妻子死後一生未娶,可見其對妻子的愛情矢志不移,可歌可泣。
在唐代,也有一位痴情的大才子,也為亡妻寫悼亡詩,流傳千古。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譯:經歷過滄海之水的洶湧澎湃,別處的水就不足為顧,就不會再為一些細小涓流所吸引;領略過如夢似幻的巫山雲雨,那別處的雲就根本不能稱其為雲!就算在美女如雲的花叢中信步穿行,也懶得回頭顧盼,這緣由,一半是因為修道人清心寡慾、修身養德,遵循自己處世的原則,一半則是因為曾經擁有你再也容不下其他人!)
此詩是唐代宰相、著名詩人元稹為悼念亡妻韋叢所作,時年方二十的韋叢下嫁給24歲僅為秘書省校書郎的詩人元稹。婚後他們如膠似漆,過著溫馨甜蜜的生活。但好景不長,造化弄人,年僅27歲溫柔賢惠的妻子韋叢被病魔奪去了生命。此時31歲的元稹已升任監察御史,愛妻的去世無疑對他是一個沉重打擊,他悲痛萬分寫下了一系列的悼亡詩,這首詩創作於愛妻病逝一年之後。詩人運用“索物以託情”的比興手法,以精警的詞句,讚美了夫妻之間的恩愛,表達了對韋叢的忠貞與懷念之情。這首詩流傳甚廣,情侶多用此詩表達愛意,盡顯摯愛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