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除體內寒氣的10味藥

導 讀

體內寒氣盛,會出現怕冷、胃寒、手腳冰涼等一系列症狀。對於這類人來說,即使多加衣物,依然會感到寒冷。想要祛除體內之寒,常常需要用上一些溫熱類的藥物。今天為大家介紹臨床常用的10味祛內寒藥,我們一起來看看它們都有哪些妙用吧。

祛除體內寒氣的10味藥

本文作者:萬友生(1917——2003 ),江西省新建縣西山鄉人,全國著名的中醫學術專家,國家級著名老中醫、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

附子

回陽退陰,通行經絡,走而不守。辛、甘,大熱,歸心、腎、脾經。

附子即附生於川烏頭者,故附子為川烏之子,川烏為附子之母,若野生之烏頭則名草烏。大抵附子性重滯,溫脾逐寒;川烏性輕疏,溫脾祛風;草烏氣鋒銳,宜其通經絡,利關節,尋蹊達徑而自抵病所也。

附子乃陰證要藥,凡傷寒傳變三陰及中寒夾陰,雖身大熱而脈沉者必用之,或厥冷、腹痛、脈沉細、甚則唇青、囊縮者急須用之,有回陽退陰之力,起死還生之功,切勿遲疑,以致陰極陽竭。且夾陰傷寒,內外皆陰,陽氣頓衰,必須急用人參健脈益其原,佐以附子溫經散寒,舍此不用,將何以救之?

附子稟雄壯之質,有斬關奪將之氣,能引補氣藥行十二經,以追復散失之元陽;引補血藥入血分,以滋養不足之真陰;引發散藥開腠理,以驅逐在表之風寒;引溫暖藥達下焦,以祛除在裡之冷溼。

附子為益陽火、退陰寒兼除寒溼之聖品。得肉桂則入命門、益相火,引人參挽回散失之元陽,同生姜發散在表之風寒,佐白朮善除寒溼,得甘草能緩熱性。

祛除體內寒氣的10味藥

乾薑

除寒散結,迴腸通脈。辛,大熱,入脾、胃經,兼心、肺經。

乾薑大辛大熱,陽中之陽,其用有四:通心助陽,一也;去臟腑沉寒痼冷,二也;發散諸經之寒氣,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

乾薑生辛炮苦,生用則逐寒邪而發表,炮用則除胃冷而守中,多用則耗散元氣,須以生甘草緩之。

乾薑入肺中,利肺氣;入腎中,燥下溼;入肝經,引血藥生血;同補陰藥亦能引血藥入氣分生血,故血虛發熱、產後大熱者用之。血脫色白,面夭不澤,脈濡者,此大寒也,宜此辛溫以生血,大熱以溫經。止血須炒黑用,見黑則止也。服乾薑以治中者必上僭,宜大棗輔之。引以黑附,能回脈絕無陽。

燥脾而止瀉,消痰而止嗽。

吳茱萸

溫肝降逆,開鬱化滯。辛,溫,入肝、腎、脾、胃經。

吳茱萸下氣最速,腸虛人尤宜。

濁陰不降,厥氣上逆,咽膈不通,食則令人口開目瞪,陰寒隔塞,氣不得上下,此病不已,令人寒中,腹滿,膨脹,下利,宜以吳萸之苦熱,瀉其逆氣,用之如神,他藥不可代也,但多用防損元氣。

此性雖熱而能引熱下行。

吐酸之症宜降火清痰,用此做嚮導。

大茴香

溫腎治寒。辛,溫,入心、脾、膀胱、腎經。

大茴香能暖丹田而祛膀胱間冷氣,治疝陰腫痛。亦能調中止嘔下食,療溼腳氣。

得鹽引入腎經,而祛寒溼之邪,故治陰疝。

茴香本舊根而苗於冬,能回陽於剝落之時,故能補腎中陽氣,而膀胱遂借之以施化。且其味辛中有甘,而後微苦,辛而甘則能達腎陽以歸中土,故為

調脾胃之妙品。由甘而苦,故又能下歸,以宣小腸火府之用

祛除體內寒氣的10味藥

艾葉

溫氣血,逐寒溼,調經安胎,止血定痛。苦,微溫,入三陰經,通十二經。

艾性純陽,故可以取太陽真火,可以回垂絕元陽,服之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溼,轉肅殺之氣為融和。生用則性溫,炒熟則大熱,用以火灸則透諸經而治百病。

胎動腰痛下血,膠艾湯有大效。同香附用名艾附丸,調婦人諸病。

高良薑

暖胃散寒,止痛消食。辛,大溫,入脾、胃二經。

噫逆胃寒者,高良薑為要藥。

心脾冷痛用此為細末,米飲服一錢匕,立止。

凡男女心口一點痛者,乃胃脘有滯或有蟲也。多因怒及受寒而起,遂致終身。俗言“心氣痛”者,非也。用此酒洗七次,焙、研,香附子醋洗七次,焙研,各記收之。病因寒得,用此末二錢,附末一錢;病因怒得,用附末二錢,此末一錢;寒怒兼有,各一錢半。以米飲加入生薑汁一匕,鹽一捻,服之立止。

良姜單用恐犯沖和之氣,虛人須與參、術同行。

丁香

溫胃,暖腎,止呃逆,除嘔噦。

辛,溫,入肺、脾、胃三經。

丁香治脾冷氣不和甚良,母者尤佳。

丁香能止呃逆,但呃逆有寒熱之分,丁香惟寒呃宜用,若熱呃則宜竹茹,誤服丁香必反加甚,古方治寒呃有丁香柿蒂湯,治熱呃有橘皮竹茹湯。

丁香油辛熱,透關竅,通經絡,祛寒溼,暖下元。治胃寒病,治疝痛陰寒,臍散臌痞。受寒胃痛,好酒和服,或用以擦痛處,令透。

川椒

補火祛寒,燥溼殺蟲,止冷痛吐瀉,消痰飲腫脹。辛,溫,入脾、肺經。

其氣香,其性下行,能使火熱下達,不致上燻。

凡腎氣上逆,須以川椒引之歸經則安。

凡嘔吐服藥不納者,必有蛔在膈間,加椒十粒,自不吐,蛔見椒則伏也。

此乃手足太陰、右腎命門氣分之藥,故能入肺散寒,治咳嗽;入脾除溼,治風寒溼痺、水腫瀉利;入命門補火,治陽衰便數,足弱久利。

椒屬火,有下達之能,久服則火自水中生,故服久必被其毒。

祛除體內寒氣的10味藥

花椒

散寒燥溼,下氣溫中。辛,溫。

花椒功力小於川椒,治上氣咳逆,腹中冷痛,疝痛,風寒溼痺,去血瘀,通月閉。

手足心腫,風也,椒、鹽末、醋和敷,良。

肉豆蔻

溫脾治痛嘔,澀腸止瀉利。辛,溫,入脾、胃兼大腸經。

肉蔻屬金與土,溫中理脾。日華子言其下氣,以脾得補而善運化,氣自下也。

痢疾用此澀腸,為治傷乳洩瀉之要藥。

【來源:閱讀中醫,作者:萬友生,內容摘自:《萬友生醫學叢書——藥選》】

祛除體內寒氣的10味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