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HR後,我似昔人,但非昔人

《資治通鑑·孫權勸學》中有言:“蒙曰:‘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原來一個人的成長真的是在不知不覺中發生的,一如我從事HR後的前後。

認知層面的升級。從事HR前,一直以為HR從業者的工作狀態便是我向往的工作狀態,他們處理各種事務遊刃有餘,智商情商雙高。從事HR後方才明白,哪有完美的工作,不過是坦然面對。招聘壓力,社保處理,培訓組織,勞務糾紛…若非出於對工作的熱愛,凡此種種,會將你對工作熱情消磨殆盡。但此刻我想創意性的借用羅曼·羅蘭的一句名言:世界上只有一種英雄主義,就是認清HR工作後依然熱愛HR工作。現在的我憑藉對這份工作的熱愛,坦然面對工作中的各種挑戰,逐步培養屬於自己的英雄主義。

職業方向的明確。從事HR前,我的職業發展方向是模糊的,在各種嘗試中尋找自己未來的可能性。自從與HR工作相遇,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我的職業發展方向逐漸明晰,知識體系框架的搭建也找到了軸心。自此之後,線上尋找學習資源,線下閱讀亦博亦淵,工作中積累實踐經驗,工作之餘通過各種途徑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架構。我的職業發展終極目標是成為一個很厲害很厲害很厲害的HR從業者,至於多厲害,是沒有明確界定的,因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這便註定我要終身學習。與其說是目標,不如說是理想,理想已定,那就學海無涯“樂”作舟吧,乘風破浪,一葦以航。

職業心態的調整。從事HR前,我曾立誓要愛“六界眾生”,從事HR後,我更加體會到生活不易,工作中逐步修煉林清玄先生所說的“柔軟心”。誠然,在很多員工心目中,HR就是工作太閒,沒事找事,尤其談及績效考核,就是要剋扣員工的血汗錢。自己也曾迫於壓力在某位員工離職時做些讓他甚至是我很寒心的事情,幸好最終沒有發生。然而,這件事情曾迫使我反思自己能否成為優秀的HR從業者,究竟如何在公司和員工利益之間尋找平衡點。直到今天在三茅網的一篇文章中讀到一句話“當HR難免遇到形形色色的人,但我始終覺得要守住一份善心和底線。”,頓覺豁然開朗,今後這句話便是我作為HR從業者的原則。

我曾在一篇文章中讀到作者的一個觀點,深表認同。大致是:一個成熟的人最大的特徵是有時空感,意思是說成熟的人如果未能如願不會像孩子一樣當下哭鬧或者發怒,因為他們瞭解到人是有時空感的,眼下實現不了的也許通過自己的不懈努力,會在將來的某個時空實現。我特別喜歡這個觀點,而且自己也在逐漸培養自己的時空感,所以我在HR工作中的努力仍在持續。

從事HR後,我似昔人,但非昔人,優於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