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情绪对孩子有多重要?做到这8点,父母保持情绪平和

朋友家的孩子今年上初二,在家的表现,让朋友非常生气,快要上课了,孩子还在磨磨蹭蹭,上课时,无精打采,一点不认真,作业也完成得敷衍了事,朋友看不下去了,说孩子几句,孩子还发脾气。有时候,朋友忍住气不说,可心里的气憋得太难受了。这些让朋友觉得自己的情绪经常处于快要崩溃的边缘。朋友说,孩子再不开学,她恐怕就要疯了。

父母的情绪对孩子有多重要?做到这8点,父母保持情绪平和

曾经跟几个妈妈谈过关于情绪的问题,有个妈妈说,在孩子的问题上,想控制情绪,说起来容易,做起难;还有个妈妈说,其实每次骂完孩子后,自己好心疼,很后悔,一直觉得这样不好,可就是控制不了,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好?

为什么父母会控制不住情绪呢?

希腊哲学家埃比克泰德曾经说过,人的烦恼并非来源于实际问题,而是来源于看待问题的方式

莎士比亚也表达过类似的想法,他说:“世间本无好坏,只是想法使然。”意思是说,引起人们情绪困扰的并不是外界发生的事件,而是人们对事件的态度、看法、评价等观念。

的确如此,我们的情绪是由我们的想法决定的,对于一件事,我们是感到喜悦还是悲伤,关键取决于我们的思想和观念,父母往往认为是孩子的行为让自己生气,其实,让父母产生负面情绪的根源是父母内心的感受和想法。

父母的情绪对孩子有多重要?做到这8点,父母保持情绪平和

哈佛心理学家张璐说:

“心理学上,专业的情绪管理中,愤怒是一种「次级情绪」,也就是这种情绪是由其他的「根源情绪」引起的。”

家长生气的原因其实不是孩子的行为,而是家长心理底层的这三种感受:羞耻感、恐惧感、愧疚感。

第一种感受:羞耻感。

“为什么别人考得那么好,你考得这么差。丢死人了。“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秀,而你却一塌糊涂,怎么这么笨?”

当孩子不听话,成绩不好,不如别人时,父母感到的羞耻感,让父母愤怒。

羞耻感是一种“自我评价情绪”,即孩子是什么样的人,就代表着我作为父母的是什么样的人,孩子成功了,我就成功了;孩子失败了,就意味着我也是失败的。孩子成绩不好,不认真学习,就说明我是失败的,失败会让我感到没面子,很丢脸,心里产生了羞耻感。一想到由于孩子带来的这种丢人的感觉,心里气就不打一处来,火就上来了。

父母的情绪对孩子有多重要?做到这8点,父母保持情绪平和

当父母产生了羞耻感了,就很难保持冷静和客观,火气上来后,不自觉向孩子撒气。

第二种感受:恐惧感

“现在成绩这么差,将来考不上好学校,怎么办啊?”“还在磨磨蹭蹭,迟到了怎么办?”

父母对孩子的事情普遍都会焦虑,而焦虑的本质是恐惧:害怕孩子不如别人,没有好的未来,自己不如别人父母。

父母心里担心孩子没有好的未来,从而焦虑、着急,而对孩子发脾气。

第三种感受:愧疚感。

“整天都要买这买那,你怎么这么花钱?”

如果孩子提的要求父母没办法满足,会感到愧疚、难受,感觉对不起孩子,而带来愤怒。

当孩子想要买什么东西、做什么事情,父母可能是由于自己能力不足办不到而难过,进而心里十分愧疚,但又无法处理自己的愧疚感,就会从心理极力地否定孩子的需求,认为孩子提这样的要求是不对的,甚至认为孩子无理取闹,把孩子指责一番。

父母的情绪对孩子有多重要?做到这8点,父母保持情绪平和

而当父母感到生气、气愤时,正确处理这些负面情绪很重要。

亚里士多德曾说过:任何人都可以变得愤怒,这是很容易的。但是要向对的人,以适当的程度,在对的时间,为了正确的目的,使用有效的方法来表达愤怒,这是很不容易的。

负面情绪每个人都会有,父母也一样,但父母正确对待自己的情绪对孩子非常重要,就如《父母的情绪影响孩子一生》中的一句话:

父母的好情绪能让孩子感到愉快、自信,是促使孩子进步的助推器;而父母情绪不好,会让孩子感到郁闷、自卑,是促进孩子消沉、学业止步不前的导火线。

因此,作为父母,要对自己的情绪负责。

父母的情绪对孩子有多重要?做到这8点,父母保持情绪平和

很多父母通常对待自己负面情绪的方式:

第一种方式:发泄负面情绪

当父母认为孩子惹自己生气了,就不管三七二十一,什么也不想,噼里啪啦,冲孩子就是一通责骂,可等我们发完火后,心情可能会好一些,但是马上会感到有一些内疚,总觉得真的不应该对他们发火,而且发泄情绪,并不利于事情的解决,还可能对孩子造成伤害。

第二种方式:压抑负面情绪。

压抑就是:孩子让我们生气了,可我们心里,却在不断暗示:我要做个好妈妈,我要做一个好妈妈,我要让孩子觉得我是最好的,我要让孩子觉得我从来对他都不发火,所以,尽管心里有情绪,也尽量不发火,但这样的情绪如果越积越多,最终会爆发出来。其实,压抑情绪不发作,情绪还在那儿,没有得到很好地处理。

父母的情绪对孩子有多重要?做到这8点,父母保持情绪平和

第三种方式:逃避负面情绪。

孩子的事情让我们很生气,这个时候朋友来和我们聊天,朋友当然会说:“哎呀,你别气,自己的孩子惹你生气,你有什么好气的,别跟他计较了。”或者有父母会说,算了,这个话题我们不再谈了,其实这就是一种逃避,想一想,我们就是不谈这个话题了,但这种情绪仍然在这里。

当父母产生了负面情绪,要避免情绪积压,因为积压、逃避的情绪不会消失不见,而且很容易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或者以不当的方式宣泄,伤害孩子或他人。建立理性的情绪宣泄途径是父母情绪管理非常重要的部分。当有了负面情绪,需要尽可能建立健康的、安全的排遣方式。

一、自我察觉。

下次控制不住情绪,想要发火时,请自我觉察一下,有没有察觉到没面子、焦虑、愧疚?只有明白了这些情绪来自于自己的内心的想法,与孩子的行为无关,才能从底层管理情绪。

父母的情绪对孩子有多重要?做到这8点,父母保持情绪平和

二、深呼吸让头脑清醒。

哈佛毕业的著名医生安德鲁·韦尔(Andrew Weil)博士就将呼吸视作“自我疗愈的关键”。

呼吸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可以让自己的思绪慢下来,更好地觉察大脑中的各种想法。它能降低压力,是因为它能让你脑子里飞速掠过的各种想法和感觉慢下来,当你缓慢地呼吸时,就很难再保持原来那些负面想法。

三、及时暂停。

如果孩子惹你生气了,不要大吼或者尖叫。相反,走进你的房间,锁上门,在发飙之前先好好想想。”

四、锻炼身体。

人们在锻炼时,身体释放“让人感觉良好的大脑化学物质”,包括神经递质和内啡肽,从而降低焦虑水平。锻炼还能让人变得轻松。

最重要的是,锻炼作为减少焦虑的有效途径,它能马上见效。

父母的情绪对孩子有多重要?做到这8点,父母保持情绪平和

五、保持充足的睡眠。

一定要花时间保证睡眠充足,而睡眠充足可以让你能量(精力)充沛、注意力集中,情绪稳定,有更好地精力对付各种事情,而让自己有更多的掌控感,心情愉快,就不会轻易被负面情绪控制。

六、写下来。

瑞士心理治疗专家曾提出过一种舒压方法:给自己20分钟的时间来书写负面情绪。将你的愤怒、悲伤、自责与孤单等,毫无保留地写下,然

后封存进一个盒子里。这样一来,不良情绪在时间(20分钟)和空间(盒子)上都被你设了限,这对于情绪的调节具有极大的心理暗示意义。陷入坏情绪时,不妨试着用这种方法倾诉。

这项研究的第一作者布雷特·福特博士说:“事实证明,我们如何对待自己的负面情绪反应,对我们的整体感受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接受这些情绪而不去判断或试图改变它们的人,就能更成功地应对压力。

父母的情绪对孩子有多重要?做到这8点,父母保持情绪平和

七、说出来。

当人沉浸在当下的负面情绪中无法自拔时,会不断找到事例来印证你对事情的负面看法,而加重负面情绪,这是一个恶性循环。而在冷静下来之后自己分析以及跟朋友探讨这个事情之后,事情才回归到一个普通客观事件本身,人才得以摆脱负面情绪的影响,重获理性分析的能力。这一点对于自己和孩子很重要。

八、保持积极的心态。

给自己积极的能量,除了养成正面、积极的心态,避免负面、消极的心态也很重要。

儿童心理作家黄杏贞说过:

养孩子是一场修行,修的是父母们的情绪智慧。

育儿先育己,父母要学会情绪管理,让孩子更好地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