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無不是的孩子,孩子熊並不是大問題,對他們熊行為的無視才是

三歲時,木木很熊,脾氣很大。

記得那天,我呆在屋裡,“嘭”的一聲悶響,跑出去看,我爺爺也就是木木姥姥倒在地上,大姑姑和我媽在費力的想扶起爺爺,木木氣沖沖的站在旁邊,我趕忙去幫忙。但爺爺站不太穩,右側頭部還破皮了,找了凳子給爺爺坐,安頓好爺爺,我問是怎麼回事。


天下無不是的孩子,孩子熊並不是大問題,對他們熊行為的無視才是

圖片來源網絡


我大姑姑氣沖沖的說,“你木木啦,不知道他怎麼回事就推了姥姥摔了。”

當時的木木是有點發脾氣就推人的習慣,但是為什麼要推呢?我是很生氣,按下了怒火,儘量讓自己心平氣和,問木木怎麼回事。

“哼,誰讓姥姥說我”他說的理直氣壯,一臉的氣憤,似乎自己受了極大的委屈,並沒有意識到這件事的嚴重性,並且絲毫沒有歉意。

看著這副場景,我開始思考要怎麼處理這件事,腦子裡蹦出來一句老話,初生牛犢不怕虎,我算是見識了,因為無知,所以無畏。因為痛的不是自己,所以沒有感覺,沒有歉意。


天下無不是的孩子,孩子熊並不是大問題,對他們熊行為的無視才是

圖片來源網絡


想了一會,回到屋子裡,找了根棍子,一隻手抓著他,一隻手掄起棍子照著他一側大腿就是幾下。如果沒有犯大錯,我真的不打,哪怕他之前就推過小朋友,沒有造成傷害也是以說教為主,但我也後悔,之前就應該堅定嚴厲制止他推人的行為,為時晚矣,只能做點什麼告訴下他,所以這是打得最狠的一次。

木木一邊哭一邊叫,我則一邊打一邊說,“你痛嗎,你推倒姥姥,姥姥摔了也很痛,你知不知道。姥姥逗逗你說你幾句,你就動手,將來得了。”

我媽看我那架勢,把木木拉到她身後,說我打太狠了。後面我婆婆看到印子也心疼的緊,各種批我。


天下無不是的孩子,孩子熊並不是大問題,對他們熊行為的無視才是

圖片來源網絡


就是那句話“他還小,不懂事。

我也表達了我的想法:“我也知道他不懂事,我懂啊,所以才教育他啊,出了事不教,以後再出大事,你們賠嗎?你們賠得起嗎?我爺爺這次命大,但還是摔骨折了,我可不希望以後還出現這樣的事!”

智者畏因,愚者畏果,今日種種是未來之因,沒有處理好,未來再推別人,不敢想像。

後面我也跟木木說了,姥姥因你受了傷,我們要負擔起責任對不對,你還小,不懂怎麼照顧,那媽媽後面會去照顧姥姥,你在家就聽爺爺奶奶的話,玩的時候好好玩,別人沒有動手,你也不可以動手知道嗎,有什麼事可以跟爺爺奶奶說。


天下無不是的孩子,孩子熊並不是大問題,對他們熊行為的無視才是

圖片來源網絡


後面我照顧了爺爺一段時間,期間木木也來過,我也讓他幫忙,他也和我一起照顧。

經過這事,木木也改善了推人的毛病,我記得後面有個小弟弟和他玩,推了一把,他氣的臉都紅了,也還是沒動手,也說不出話,我出面說了那小孩,後來他媽媽也說了他。

再後來我也開解了木木,“你看,小弟弟不懂事,推你,你也不開心對嗎,我們要的是友好愉快的玩耍,而不是這樣的推搡傷害,如果對方有這樣的行為你可以跟他說不要這樣,依然不聽,你可以不和他玩,知道嗎,有一句話,君子不立於危牆之下,意思就是人不要處在危險的環境中,這樣的推搡有危險,遠離也是一種選擇。”他見我對誰都一樣,就沒有想太多了。

也許父母會覺得這種小孩之間的打鬧推搡沒什麼,有點小題大做,並不是,我閨蜜的孩子跟同學玩,推搡之間摔到地上,手就骨折了,對方父母還算明事理,陪他們去了醫院,支付了醫藥費,打了一個多月的石膏,但不知道以後會不會有別的問題,你看人家是賠錢,孩子是賠上一隻手啊,想想多心疼。


天下無不是的孩子,孩子熊並不是大問題,對他們熊行為的無視才是

圖片來源網絡


經歷過,才會懂,別看孩子小,但他總能從大人的言行舉止中讀到大人對人對事的態度,並進行模仿學習,從平時對孩子的言行觀察中我也有發現,當我常常和他說不能的時候,他反饋給也是不能。所以我一直覺得孩子的懂事沒有一夜長大之說,而是在父母的言傳身教中漸漸懂事,那些看起來的一夜長大隻不過是在父母有困難的時候他們像父母為他們擔當時一樣挺身而出,開始接過擔子了罷。

記得看有個網友的故事,父母負債百萬,她努力幫助父母一起承擔,從她的敘述中,其父母本就是努力有擔當的那種,雖然老實了點,這不妨礙她學習到這些優點。後來她也很努力,成功幫助家裡還了債。

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在很多人身上都有發生。


天下無不是的孩子,孩子熊並不是大問題,對他們熊行為的無視才是


天下無不是的孩子,因為他們的確是一張白紙,不要期待孩子不經正向的教育,就能陽光積極,真不是這樣。

雲南孫果果案,其母親曾經是民警,可結果呢,犯案累累,在母親和繼父的幫助下曾逃脫法網,但依然不改,結果令人唏噓。

還有富二代譚明明案,這樣的富二代也的確拉低了民眾對富豪的好感。

當然也有積極正向的富二代,如孟晚舟等。

寫了這麼多,只是希望父母能明白一點,你們是孩子的因,孩子是你們的果,前期的教育是因,老年的境遇是果。他們有什麼不是,在父母教育方面肯定是有一定的疏忽,他們幼年時的熊並不見得是多麼大的問題,對他們熊行為的無視才是問題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