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牛市和熊市呢?熊市和牛市的轉折點是什麼呢?

理財日記貓


只要是股民,都希望股市能在長牛當中,這樣投入的資金可以不斷地升值。但我們現在市場主要的特點是牛短熊長,我們可以拉長週期看,其實指數是在大級別的寬幅震盪中。我們以月線圖為例,牛市維持沒有超過兩年,熊市下跌要超過四年,我印象中最深刻的就是這兩次牛市2007、2014,我是在2007年入市買了第一隻股票和第一隻基金。

作為投資者,當然希望我們的市場能夠走的足夠牛,但現狀就是這樣,所以我們要學會去適應這個行情的節奏。不要去羨慕美股,從發展的歷史看,我們的市場還很年輕。


牛市啟動前的特徵

第一,足夠長的下跌築底時間

我認為這是快牛帶來的後遺症,上漲的速度過快必然會形成這樣的結果。就如短跑和馬拉松一樣,一個追求速度一個追求耐力。如果你跑馬拉松一開始就像短跑一樣,後面沒有體力拿冠軍的希望就很小。

牛市前需要長時間築底是特徵之一,2001年到2005年用了四年左右,2007年到2014年用了7年左右,2015年至今四年左右。從這個時間的維度,指數差不多已經在相對底部了,只是無法確定啟動時間。

第二,看看歷史牛市的特徵

把兩次牛市分為三個階段來分析:前期、中期、後期。

兩次牛市前期表現比較好的都為是上漲50和滬深300等大盤藍籌股。

2007牛市前期滬深300指數階段環比漲幅為202.85%,表現好於中證500;2015牛市前期上證50領漲市場,階段環比漲幅最大為72.65%;而同期創業板板指和中小板指的表現相對較弱,其中創業板指漲幅最小,僅為9.22%。

中期時板塊開始切換,權重已經搭好臺了,就看是不是繼續往下唱。

2007牛市中期中證500指數領漲,階段環比漲幅最大為 112.53%,同期上證50指數漲幅靠後,階段環比漲幅最小為42.17%;2015 牛市中期,創業板指領漲,階段環比漲幅最大為78.19%,同期上證50指數依然漲幅靠後,階段環比漲幅最小為29.33%,且同期中證500指數仍強於滬深300和上證50。

經過觀察,兩次牛市在後期沒有明顯的特徵,前期和後期有諸多共性。一般而言牛市啟動的初期都是權重股的功勞,而且這個權重離不開券商板塊。2014年前期啟動的就是券商,集體大漲帶動指數強勢上攻。券商板塊直接與市場好壞有關,如果券商出現持續性的集體大漲意味著資金看好後面的牛市預期。


熊市到來的預兆

第一,成交量巨大

有一句話叫天量見天價,雖然不完全對,但可以當成參考維度之一。2015年是水牛,當時的槓桿比例很大,隨之而來的就是巨大的成交量。漲到高位,成交量越大說明什麼問題?說明增量資金不斷湧入,大家在當時應該能夠感覺到,周圍的人都在談論股市,券商交易大廳也是熱鬧非凡,開戶都要等上一天。如果是有經驗的老股民,一看到這副景象就應該要想著開始離場了。

2006-2007年牛市,兩市日成交量從原來50億股的水平擴大了6倍,在2007年5月達到交易高潮,日成交300億股;2014-2015年牛市,兩市日成交量從150億擴大到1300億,擴大了將近10倍。

兩次牛市不一樣的地方在於2007年市場成交量在5月見頂,然後持續萎縮,大盤在10月才見頂,見頂時兩市日成交量只有100億左右,說明已經沒有增量資金了。而2015年交易量的變化和大盤的走勢基本吻合,成交量的高點對應著上證指數的高點,成交量的下降,對應著指數回調。

第二,散戶資金持續流入,中大戶持續流出

看到這裡你又要想了,為什麼受傷的總是散戶?可事實就是如此,兩次牛市高位接盤的基本上都散戶接的盤,我是2007接的盤。牛市新韭菜比較多,沒有任何炒股經驗。比如我自己,2007年入市前完全小白一個,只是覺得大家都在談論股市很好賺錢的樣子,於是就跟風買了股票結果就是被套了好多年。

如圖,2015年6月的數據,藍色代表機構和大戶,紅色代表散戶。兩種資金的流向完全不同,看到這裡你可能要想了,機構和大戶怎麼那麼壞?把籌碼全都派發給散戶了,我們散戶可憐啊,牛市總是我們接盤。其實這裡反映的一個問題可能就是散戶對市場瞭解太少了,學的太少。我認為入市什麼時候都可以,但不要在牛市,這太誤導人了。牛市給人的錯覺就是錢好賺,什麼股票都能漲,什麼都不用學,閉著眼睛數錢。可行情一旦轉熊,處處碰壁,這樣容易打擊人。

當然,轉熊市還有其他特徵,比如:高位之後振幅變大,資金劇烈分歧;基金持倉比例開始降低;開戶數減少等等。


最後

牛熊我們無非精準的預測到轉折點,我們可以從歷史經驗和走勢上預判出大致的底部區間和頂部區間。比如現在,指數在3000點左右不斷夯實築底,底部特徵已經很明顯了,理想狀態是我低位買入股票後立馬就能上漲,但事實可能是買完後需要等上一段時間。牛熊轉換有周期,只要在相對底部介入,耐心等待,受得住寂寞,等得來繁華。

關注豬爸爸看股市,專注投資者教育,歡迎轉發、評論、點贊。


豬爸爸看股市


牛熊市的中後期是比較好區分的。當大家都說是牛市的時候,一般就到了牛市中後期,熊市同理。比較難的是判斷牛熊轉折點,分辨的準確度直接和盈利掛鉤。

先來說說熊市末期。以A股為例,當大家都認為這是熊市,沒人有買股慾望,套牢的人紛紛割肉。市盈率市淨率創歷史底部區域。新股紛紛破發,老股開始跌破淨資產,1元股逐漸增多,有以上這些現象,就說明到了熊市的末期。按照A股的尿性,熊市末期,也就是底部區域要磨的時間比較長,適合機構資金慢慢建倉。散戶都希望找到牛市初期介入。牛市初期有那些跡象:大盤股在底部橫盤1到2年,不在連續創新低。成長股績優股開始抬頭,小盤股開始活躍。如2014年的牛市啟動前,創業板已經走出一波行情。這時介入就是右側交易,資金使用率較高。



再來說說牛市末期:所有人都認為這是牛市,不炒股的開始進場,菜場大媽都成了股神,聊起股票頭頭是道。垃圾股炒上天,千年不動的大盤股開始爆拉,市盈率市淨率到了歷史高位。這個時候就要開始警惕,牛市末期到了,多頭已經打完子彈,空頭要入場了。如果多次出來單日跌幅巨大,後期慢慢拉回,在高位橫盤,就說明有資金開始出逃。



石錘區塊鏈


這個問題很好,因為大多數人在市場裡是很難分清牛市和熊市的。

最近一段時間,每一次市場上漲就有人說底來了,牛市要來了,可是事實是這樣嗎?反過來,還記得15年牛市,有些人從3000多開始喊見頂,結果呢?

牛市和熊市事後看都非常的清晰,理論上來說,牛市裡每一輪上漲都會創出新高,直至市場不再創新高為止,反過來,熊市裡每一輪下跌都有新低,直至沒有新低結束。這句話看起來很對,但事實上問題不斷,當一個新低出現後,後面的反彈到底是牛市的開始還是熊市裡的次級趨勢?誰也不知道。

正因為如此,才有了牛市不言頂,熊市不言底。你會看到牛市裡市場無所畏懼的上漲,反過來熊市裡毫無理由的下跌。牛市裡,估值可以高估再高估,以至於所有人都遺忘了風險是什麼,熊市裡不論估值如何如何便宜,但事實上市場依然在下跌。

因此在很多書中,標準的定義是年線以下是熊,年線以上是牛,韋恩斯坦在他的書中,對於市場分成了四個階段,現在很多人都使用這種劃分方式。首先是市場的第一期,也就是懷疑期,這個階段是第一期,也往往是熊市的末期。第一期大家都在懷疑熊市是否結束,對於牛市開啟的問題往往十分懷疑。

第二期開始進入牛市上漲階段,人們開始參與市場,第三階段是狂熱期,人們瘋狂的參與到市場裡,絲毫不懷疑熊市就要來臨,這個階段往往伴隨著熊市的開啟。第四個階段是熊市的下跌階段,人們開始發現市場進入了下跌的趨勢,最終它將延續到第一期的來臨。

因此牛與熊的轉折點並沒有那麼明確,雖然交界的地方會有一些跡象,但是大多數人是很難確定的。既然如此,晚一點進場,早一點離場就可以了。在牛市的第二期進場,韋恩斯坦的選擇是股價緩慢的站在了30周線的上方再選擇進場。


瞌睡蟲的窩


首先,再不用“馬後炮”的眼光,是無法找到牛熊之間的轉折點的!只是一個預判,誤差還較大!

在投資市場,多數投資者都想買在最低點,買在最高點。說起來十個字,但是想做到,十年、100年也難。如果有一次兩次我信,長期做到肯定是吹牛逼的。

為什麼經濟學家李大霄讓投資者討厭,其實他的投資眼光,擁抱藍籌是非常正確的;但是他的各種底,就太扯淡了。恨他的投資者都是想抄在熊牛轉折點,事實確實深套。

牛市和熊市的區別:

牛市就是市場不斷向上,中期到後期人氣火爆,市場積極做多,千股上漲。市場上所有的信息都被解讀為利好。為什麼沒有初期呢,因為在初期往往是熊市的末期。很多人認為還要築底、還要回調等,所以介入的人不多。

熊市就是市場不斷向下,熊市的標準就是崩盤,人氣恐慌。中後期反應在市場上就是,連續上漲沒有持續性。每次上漲回調就是新低。市場毫無生氣!

牛市和熊市短期最虧錢的就是,牛市轉換熊市的區間。這個區間個股基本都是跌停板。其次就是牛熊轉換後的區間,有的人還認為牛市還會再來,在結構反彈後繼續破新低。最後就是熊市中、末期了,虧算的原因就是貪慾太重不及時止盈。

那麼牛市和熊市之間的轉折點是什麼,我們根據歷史的特點來看看,適合不適合未來說不準!

第一:一般出現熊牛轉換,是在經濟底,政策底等各種低。在本人看政策背景最重要,一旦政策確認,剩下的就經濟刺激了。沒有政策開頭,沒有那個板塊敢啟動呀。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底出現後,會有幾年的誤差。

第二:技術面,市場上以年線和3000點作為市場的牛熊分割線。其實這個轉換並不代表全牛市,只是交易風格的一種轉化,牛市的操作手法和熊市的炒作手法是完全不一樣的。一般上了3000點和年年,往往各種機構就開始拉開架勢準備幹了。

同樣,指數上年線或者3000點,也會有幾年的誤差的。

就拿最近的的牛市來看,07年牛的背景是股權分制改革。15年牛的背景是國企改革。今年牛可能就是經濟轉型。但是還沒有啟動。

這也就是為什麼多數經濟學家、股評師看好市場的原因。所以對於我們散戶來說,等待就是最好的策略,就是市場跌,在本人看來也沒大的空間。耐得住寂寞,經得起誘惑,才能贏得未來。


散戶和大戶的區別


最簡單的辨別就是股市持續資金淨流出就是熊市,持續資金淨流入就是牛市!所以辨別場內資金未來會流出多,流入多,場內有資金有多少,場外有多少資金準備進入

第二:上市公司業績持續增長,自然會吸引資金持續流入,長期看這隻票就是牛市,所以要努力研究你所選的上市的穩定性,發展性,遇到的瓶頸期,困難期,行業發展,管理層如何等等綜合實力

第三:從市場情緒,陰極生陽,陽極生陰!市場情緒看多的資金比看空的人的資金多就是牛市,反之就是熊市,當然如果全部所有人看多了,可能就進入瘋狂期牛市尾部,到時候眼光長遠的人就開始慢慢看空了。如果全部看空後,股票快速下跌後跌到值得投資價值區域時候,就會到熊市尾部!

第四:國家政策,ipo髮型,大小非解禁!如果政策以融資為主,不分紅,ipo髮型加快,股東不回購還瘋狂減持,那麼自然會是熊市,牛市也不長久!如果ipo暫停,垃圾公司淘汰,股東紛紛回購,牛市就不遠了。


清茶一杯2028


很樂意回答這個邀請問題:炒股的時候都是希望牛市可以到來,但是大家都不希望遇到熊市。那麼如何區分牛市和熊市的區分?以及轉折點?以下是我個人觀點,如果認同我的觀點,請加我的關注並點贊,你們的每一個贊是對我的支持,我一定會做的更好。謝謝支持!

一、牛市和熊市的區分?

金融市場有兩個很有趣的名稱:牛市、熊市。所謂“牛市”也稱多頭市場,指市場行情普遍看漲,延續時間較長的大升市。所謂“熊市”也稱空頭市場,指行情普遍看淡,延續時間相對較長的大跌市。當市場上漲幅度超過20%的時候,就稱為牛市;當市場下跌幅度超過20%的時候,就稱為熊市。因為在西方古代文明中,牛代表著力量、財富和希望,而熊代表抑制狂熱、消化自身、見機重生。

二、牛市和熊市的轉折點是什麼?

例如:市場總體當股價跌到一定價值區間後,就會慢慢吸引投資者進場買進去,當買進的人大於賣的人時,就會慢慢推動股價上漲了,就形成熊到牛的轉折。牛轉熊道理一樣的,只是反轉過來看就是了。總結一句話:交易了越來越少,跌幅速度越來越快,就是轉折了。


源碼管家


這是一個沒人能能回答的問題。在這個問題下,給你回答的人很多,答案也很多,可惜,沒一個是對的,甚至沒有一個是全面的。

正所謂行情會重演,但不會簡單的重複。就是說下次一定和上次不一樣,你用上一次總結出來的規律不可能預測下一次。股票難在規律永遠在變化,而不是難在規律無法被總結。

總有那麼一些人,總結出來一點規律就以為自己看清了市場的本質,遠遠沒有,差得太多,而我們做的,永遠是向真正的規律無限靠攏。

你以為自己只要知道如何區分牛市,牛市來了就買,一直持股到結束,然後賣出——賺錢了!太幼稚了,太簡單了。假如有那麼一種可以每次都能成功區分牛熊的方法,賺錢這件事就變得無需動腦而且輕而易舉。所以,這是不可能的。所以你的這個問題永遠不可能被別人正確的回答出來!

大家想炒股賺錢嗎?想的話就別去研究這些問題。你們真正要研究的是自己的思維和他人的思維。研究到什麼程度?我舉個例子:散戶總是先幻想出一些比較簡單好學的而又異常高效的炒股方法,然後去研究這種被自己憑空想象出來的方法。好一點的自己研究,差一點連自己研究都懶得,直接上網問別人。把思考的事情交給他人,然後他自己直接吃現成的。

我不是說炒股不能賺錢,你得講究規律。任何賺錢的事情都符合賺錢的規律。如果你無視規律,直接憑自己的意願去幻想,那最終結果一定是很慘的。

賺錢的規律是什麼呢?

1、思考的人賺不思考的人的錢。

2、深度思考的人賺簡單思考的人的錢。

3、把握規律的人賺憑空想象的人的錢。

4、有耐心的人賺沒有耐心的人的錢。

5、勇敢嘗試的人賺膽小如鼠的人的錢。

6、把握分寸的人賺貪得無厭的人的錢。

7、聰明的人賺愚蠢的人的錢。

…………

說句話,可能很多人不怎麼愛聽。有太多人其實根本就不知道學習有什麼用。你問題他學習有什麼用?他只能說出一個高學歷好找工作,工資高。除此之外什麼都說不出來了。我不想在這裡談學習的用處,但我想說的是,如果學習真的沒用的話,如果學習的用處可以被悟空、百度、知乎所代替的話,那麼你的意思是不是那些晚上不睡覺、勤奮讀書的人都傻?其實,正好反了。

或許有人不知道我上一段話想說什麼?我可以說的再具體點。讀書、勤奮的讀書,是可以提高一個人智商的。是可以讓一個人越來越聰明,越來越睿智。大家自己去想——一個半傻不傻的人靠百度去生活,和一個聰明的人不靠外面工具去生活,誰活得更好呢?

建議大家把看電視劇的時間用來讀書,慢慢的你會發現自己選股票有思路了,有想法了,不迷茫了。無論什麼事,做出正確選擇的幾率也大大增加了。


用戶4141216022


要區分牛市和熊市的方法有很多,可以從估值高低判斷,也可以從消息面判斷,還可以從技術面判斷。

如果以估值高低判斷,當A股上證指數整體市淨率再次高於2.5倍的時候,通常是A股進入牛市的一個特徵。如果A股的上證指數整體市淨率低於1.5倍,那麼可以判定正處於熊市時期。

如果以消息面判斷,牛市的特徵是利多大漲,利空小漲,就算股價回撤的幅度小和時間也短。而熊市恰恰相反,利多不漲,利空大跌,甚至每一次利好消息出臺後的反彈行情都成為抄底資金的噩夢。

如果以技術面判斷,那麼就更加簡單了。所有的技術指標設計原理都是根據強者恆強的慣性定律發明的,當大部分指標的買入信號都能夠生效,或者是賣出信號經常失靈的時候就是牛市。相反,當買入信號經常失靈,賣出信號屢屢成真的時候就是熊市。

至於牛市和熊市的轉折點都是事後才能看出來的,在熊市底部和牛市頂點沒有真正走出來之前,所有的猜頂猜底都只是預測而已。目前沒有任何一種絕對正確的方法可以判斷熊市和牛市的轉折點,最多就是根據歷史經驗去判斷一個牛熊轉換的大概區域。

圍繞這個區域的價格空間和可能持續時間,一些老手根據自己的資金量和持倉量做出相對風險更小的操作策略。如果判斷正確,雖然不能買在最低價,也不能賣在最高價,但是仍然可以獲得較高的總體收益,或者避免遭受鉅額虧損。


白馬華菲特


絕對是ipo停發。這個要宏觀的看。ipo從原來發行後幾倍的溢價到現在的破發潮。趨向相信大家都知道的。會議這幾天出來了。預計明年政策只有2個。5G和科創板。上層需要解決的問題很多,股市放在不太靠前的位置,相信在會議裡就能感覺到。我們的是政策市,所以明年股市定調了。

個人覺得還是要看ipo,堰塞湖基本排好了吧。科創板,註冊制有一定的作用。說起註冊制,其實換位思考確實是難題。(各大神可以展開討論)混改暫時看只能是呵呵了,有意思的是今年能看到國資委控股了一匹龍頭企業。這個跟往常操作不一樣了。

預計今年如果在某個時間,ipo停發了。反轉才有基礎,真正牛,還要實體經濟的轉好,上市公司的業績爆發。(說起這個,其實去年我感覺是可以的。玩牌的幾個老大們浪費一手好牌)


有種聲音


區別牛市與熊市,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看市場趨勢,市場運行趨勢持續向上,高點一個比一個高,低點一個比一個高,均線呈現出中長期向上的趨勢。至於牛熊轉換,從牛市轉變為熊市,一般是股市有效跌破半年線與年線,以及股市自高位下跌超過20%,一般可以確認為技術熊市。至於熊市轉為牛市,可以看股市是否有效站穩半年線與年線,市場自底部上漲超過20%的空間,這或許也是牛熊市場的一種較好的判斷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