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雙品牌戰略初獲成功,但小米還需繼續努力

雷軍雙品牌戰略初獲成功,但小米還需繼續努力

小米Q3交出了一份漂亮的財報。

11月24日,小米發佈了2020年Q3財報。數據顯示,小米三季度營收722億元,同比增長 34.5%;經調整淨利 41 億元,同比增長 18.9%。

01

小米Q3財報中重點數據回顧

財報稱,本季小米的總收入和經調整利潤都創下單季你是新高。事實也是如此。

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小米智能手機收入達到人民幣476億元,同比增長47.5%;智能手機出貨量46.6百 萬部,同比增長45.3%。根據Canalys的統計,2020年第三季度,我們全球智能手機出 貨量排名全球第三,市場佔有率達到13.5%。

更給重要的是,小米智能手機業務在國內市場增長迅速,量價齊升。據Canalys 統計,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手機出貨量在中國大陸的市佔率由2019年第三 季度的9.0%上升至12.6%,居前四。同時受益於高端智能手機銷量佔比持續上升, 小米在國內智能手機平均售價(「ASP」)持續提升,同比增長14.7%。

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小米IoT與生活消費產品部分的收入達到人民幣181億元,同比增長16.1%。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智能電視業務繼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全球出貨量達到310 萬臺。根據奧維雲網的統計,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電視在中國大陸出貨量連續第 七個季度穩居第一位,全球電視出貨量繼續穩居前五。本季度,小米IoT業務在境外市場強勁擴張,境外IoT及生活消費產品收入同比增 長56.2%,創單季度歷史新高。

數據顯示,2020年第三季,小米互聯網服務收入達到人民幣58億元,同比增長8.7%。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互聯網服務用戶繼續高速增長。2020年9月,MIUI月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26.3%至368.2百萬,其中,中國大陸地區MIUI月活躍用戶數為109.4百萬。2020年9月,智能電視以及小米盒子 的月活躍用戶數達到35.8百萬,同比增長49.9%;截至2020年9月30日,小米電視的付費用戶達到4.2百萬,同比增長28.2%;2020年第三季度,境外互聯網服務收入同比增長75.6%,達到人民幣7億元,對整體 互聯網服務的收入貢獻佔比達到12.0%。

2020年第三季度,小米境外市場收入達到人民幣398億元,同比增長52.1%。本季度境外市場收入及對總收入的貢獻佔比均創歷史新高。

02

從小米Q3財報再看雷軍的手機雙品牌戰略

財報發佈後,雷軍公眾號即推送了題為《雷軍:小米Q3業績超預期,15項業績創歷史新高!》的文章,並在文章中稱,小米“雙品牌策略大獲成功”。

2019年1月,小米宣佈Redmi品牌獨立,實行“小米+Redmi”的雙品牌戰略,並任命盧偉冰先生為小米集團副總裁,兼紅米Redmi品牌總經理,負責紅米Redmi的品牌打造,產品設計,生產,銷售。彼時,小米剛剛經歷了2018年第四季度全球出貨量出現負增長,同比下滑超過300萬臺的逆境。

小米手機2018年市場份額的下滑,源於其“性價比”優勢不再。從2017年到2018年,消費者們見證了魅族甚至360等品牌在性價比上對小米的圍追堵截,更經歷了華為的性價比子品牌榮耀對小米 “狙擊”。小米長期倡導的性價比優勢,在國內已經不復存在。尤其是以性價比為主要賣點的紅米品牌,已經在長達一年多時間裡停止了新機型發佈。而在紅米系列這個“真空期”裡,競爭對手卻敏銳抓住了性價比這個市場殺手鐧。榮耀推出了8X、10青春版抓住年輕人的心,V系列更以旗艦V20出盡“旗艦體驗、性價比優勢”的風頭。vivo/OPPO也用各自的Z和K系列在性價比市場上攻城略地。

這種態勢發展下來的結果,就是在國內市場上榮耀、vivo、OPPO品牌對小米的全面超越甚至拋離。

紅米的獨立,就是雷軍在洞察市場形勢後作出的應對策略。更直接點說,“小米+Redmi”就是雷軍複製華為/榮耀雙品牌的對標戰略。

獨立後的紅米在盧偉冰的帶領下不斷突破,銷量突飛猛進。據小米官方近期宣佈的數據顯示,僅Redmi Note系列已經在全球累計賣出1.4億臺,其中Note8系列僅3個月就達成千萬銷量,其中Note8在2020上半年全球智能手機銷量排行中位列第三,Note8 Pro則位居第4。

“性價比”優勢下,紅米成了雷軍手中進擊競爭對手的重器,雷軍不再為失守低端而擔心。更為重要的是,“小米+Redmi”雙品牌戰略下的小米,終於可以放開手腳向高端市場發起衝擊。於是我們看到了定價為5299元的小米10至尊紀念版這樣的“高端機型”。

如今回頭看,雷軍“死磕”與“對標”華為/榮耀雙品牌的戰略,是走了一步好棋。

如小米在Q3財報所言,小米推進的手機雙品牌策略,在不同價位段推出極具競爭力的 新品,並在高端市場取得了顯著突破。

03

雷軍雙品牌戰略初獲成功,但小米還需繼續努力

雷軍“小米+Redmi”雙品牌戰略初獲成功可喜可賀,但小米想要獲得更高的成就,還得繼續努力才行。

不可否認,雷軍的“小米+Redmi”雙品牌戰略取得如今的成績有一些運氣的因素。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小米的主要競爭對手榮耀手機及其母公司由於遭遇了A不公正的打壓,不得不在全球市場採取收縮態勢。榮耀及其母公司的收縮,以及其在全球市場留下的空白,為雷軍的“小米+Redmi”雙品牌戰創造了條件。

當然,雷軍提前佈局,並在多個市場完成對榮耀戰略收縮留下空白市場的承接也是一種能力,這是值得肯定的。

但要注意的是,雙品牌戰略雖然幫助小米完成了重返全球前三壯舉,但這個第三小米想要站穩,還得進一步提升能力才行。

華為/榮耀之所以強大,主要原因有兩個,一個是其在基礎技術上的創新,另一個是其打造了覆蓋面極廣、影響力極大線上線下一體化渠道體系。當前,華為走出的這條技術+渠道的硬件打發已成為行業的標準玩法。

當前,包括華為、vivo、OPPO在內的廠商都在加大在基礎技術上的投入。如vivo已經展開對6G的探索和研究,OPPO公佈了"3+N+X"的新戰略,目的都是為了在基礎技術做突破,以在未來的競爭中獲得優勢。當然,小米在基礎技術上也在加大投入,如雷軍前不久宣佈2021年將在十大領域擴張5000名工程師。只不過,技術的突破並非一朝一夕的事情,且對手也在進步,小米必須要更大力才行。

渠道其實是小米當前亟需補齊的短板。當前,除了華為/榮耀,vivo 、OPPO等小米的主競爭對手也都擁有強大的線下渠道。反觀小米,自成立以來一直偏重於線上渠道,在線下網絡的鋪設方面卻顯得相形見絀。

一句話,小米雙品牌戰略成功值得慶賀,但要保持競爭力還得繼續努力才行。只有在技術、渠道上真正實現對競爭對手的趕超,方能真正站穩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