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住宅层高都默认3米左右?而不是5米六米?

最近很多人给我留言,为啥我国大多的住宅楼层默认高度是在3米左右,而不是4米或者5米呢?说是实在的,我当时也很疑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找了很多资料,总结出了以下几点:

一、首先,国家现行的规范载明住宅层高(注意这里并没有说是经适房、普通住宅还是所谓“豪宅”)宜为2.8米,卧室、起居室(厅)室内净高不应低于2.4米。这其实可以看做是规划设计的低线!

二、空间是供人住用的,也是根据人的身高推算。我们成人的高度大概在1.7米左右,把手伸直往上的高度大概在两米出头,这里暂定2.2米吧,一个空间的高度最少要满足我们能把手伸直站在里边够不着顶,才能保证我们的身体能活动开把,所以3米左右应该是足够我们伸展了的。

为什么住宅层高都默认3米左右?而不是5米六米?

三、一般居住房屋的层高2.8-3.2米为常见,3-5米,或者4米5米的仍算是少数。这里我们一般说层高,而不说室内高度,室内高度一般叫净高,比层高2.8-3.2米要矮,因为2.8-3.2米这个数要包括楼板厚度、地板、吊顶、管线等所占的高度,所以室内的净高也就两米多了。这个高度是多年经过各方面考虑综合出来较为经济合理的一个数字。

四、在城市中意味着土地的利用率不高,限高100米的地方,别人可以盖33层住宅你只能盖20层,面积少了三分之一,开发商才不干。他要干就得加单位面积的价钱,走豪宅路线了。国家在宏观层面上也不想看到土地利用率不高。

为什么住宅层高都默认3米左右?而不是5米六米?

五、需要更高的技术以及更多的建筑材料去围合。因为3米左右高的住宅很普遍了,所以在建造技术上应该没多大问题,但是突然5米就不一样了,在虽然高了2米,但是在设计,建造材料,施工难度等上面需要的要求也更高了。

六、浪费更多的能源。更大的空间意味着更大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面,本来客厅两匹的空调刚好现在非得三匹才能凉快下来,冬天也是,本来一个暖炉够了现在非得再来一个,本来40w的灯刚好现在得两。空间大了,自然要更多能源来维持我们人体舒适的温度、湿度、照度等(这里不讨论设计水平差距)。

为什么住宅层高都默认3米左右?而不是5米六米?

七、生活习惯上的改变 本来上个凳子就能换灯泡,现在非得上个脚手架。本来爬1分钟的楼梯现在要爬5分钟了,这无形中增加了很多运动量。

八、过小、过低的空间会限制人基本的活动、会让人感觉很压抑,人在过大、过高的空间中走动运动量会增大,使人感觉没有安全感。

为什么住宅层高都默认3米左右?而不是5米六米?

九、有地方法规明确载明住宅层高不得超过3.0米。因此绝大多数设计院与发展商都不愿意在此问题上与代表政府监督执行法规的规划管理部门、施工图审查部门、节能办等单位耗费过多的精力。

因为在单体申报时,如果层高超过3.0米,马上就会面临规划管理部门按照相关规定计算超出层高的建筑面积,即所谓“层高溢价”。比如层高定位3.3米时,则意味着原本100平米的建筑面积会“被溢价计算”为110平米。

所以,居住建筑中常见2.8-3.2米的层高是综合考虑人的尺度、生活习惯、资源、心理等综合出来的一个舒适、经济的高度。

你的关注,是我最大的动力。如果你喜欢我们,就关注一下,我们公司代理珠海中山各大一手楼盘。免佣代理,专车接送。安全中介,选正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