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語文素質教育中的審美教育——校本教材教研成果系列

在創新思維逐步走入課堂的今天,語文教學中也應逐步創新,打破傳統的人云亦云的思維定式,引導學生獨闢蹊徑,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以達到創新之目的。目前,培養學生審美情趣應成為語文教師的共識。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實施創新教育是知識經濟時代對教育發展及改革提出來的新要求,也是素質教育的核心,更是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了達到此要求,語文教學中的審美教育尤其重要。學生沒有審美意識,不會審美,不知審美目的何在?何來創新思維的培養和塑造?本文試對此進行些探討,不足之處敬請各位同仁、各位專家給予指正。

一、注重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

課堂教學是教師傳道、授業、解惑、培養學生能力的重要陣地,也是培養學生學習審美的重要陣地。中學生大都是十六七歲的花季年齡,自制能力較差,對世事的接觸較少,對五彩繽紛的世界有很強的注意力,可塑性強,很多習慣與愛好易在這一時期形成定勢。這時除了課堂上傳授科學文化知識外,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審美情趣是很重要的。

(一)發現生命、自然之美

我們生活在這個五彩繽紛的世界裡,上帝賦予我們聖潔的生命。為此,我們要珍惜生命,用好生命,找到生命中每一天的價值。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有無窮無盡的魅力在招示著我們,有許許多多的美在等待著我們。引導學生觀察世界,接觸自然,體驗生活,感悟生活;發現生活中的美,感受生活中的美,抒寫生活中的美。激勵學生熱愛生命、熱愛自然,用生命去譜寫美麗的篇章,歌頌生命之美、自然之美、起點之美。

抓好這一時期培養好學生對生命、對自然的審美意識,塑造優美的性格,幫助樹立遠大志向。帶學生深入大自然體驗、感受生活,讓他們在自然中發現美並謳歌美,教他們要會用一雙審美的眼睛。為此,積極開展“來自曠野的呼聲”徵文活動,讓學生在體驗生活中人人都有話說;開展手工藝術品展,培養學生審美情趣。

(二)創設課堂意境之美

素質教育的今天,教學過程亦不能照本宣科,要上好一堂課,特別是語文課,必然要有獨特的教學創意。

首先巧妙使用導語。好的導語能因勢利導。使學生一聽就被吸引住,產生較強的“定勢”效果;從而引起閱讀興趣和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喚起學生的求知慾望,點燃智慧的火花。良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課堂導語的引入不能忽視。例如文章《熱愛生命》導讀,我設計的導語是講述了自己小時為生活而去做苦工,差點失去生命的實例,以一種“生命曾可貴”的意境統攝學生的意識,從而產生共鳴——生命太可貴了。

其次設置懸念。在課堂教學的關鍵處停下,激起學生一種欲知後事如何迫切需要知識的心理,設置恰當的懸念能產生一種魅力的教學,時時抓住讀者的心。語文教學不同於其它學科可以平鋪直敘,而應像音樂一樣有高音、低音、休止,語文教學需抑揚頓挫,餘音繞樑,把學生引入意境,進入願學樂學狀態;否則引不起學生興趣,產生不了共鳴。懸念的設置既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又增加課堂情趣。

再者,斷課不能隨心所欲。一堂課知識點講完了,若斷課隨意,導致課堂氣氛沖淡、教學環節鬆散。可用承上啟下的語言斷課,亦可用總結要點進行斷課。總之要斷得恰到好處,要能引起學生的求知慾望,期盼著下一次課的到來。

經上述三步使課堂富有創意地設置優美的意境,再加上以優美音質的吐字,就會使整堂課語境優美,意境味濃,真正體現語文課的根本魅力,享受語文的美感,提高語文素養。使學生輕鬆、愉快地度過,從中學到知識。

(三)挖掘民族藝術之美

這裡是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地處偏僻,聚山區、邊疆、民族、貧困四位一體。這裡生活著漢、苗、瑤、傣、壯、哈、彝、拉祜八種民族,還有一種未定種族的盲人。教育起步晚,教育設施落後,生源素質差,教育意識薄弱,呈現的是人口綜合性素質貧困。要在這裡教好書,幹出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要面臨重重困難。為此亦還是隻有用一支粉筆,蘸腔熱血,默默地、堅韌地用自己瘦弱的身軀去承受大山的重負。這裡雖教育起步晚,但各種少數民族世代能歌菩舞,有著十分豐富的、深厚的民族傳統藝術的底蘊。各少數民族學生從小受到民族傳統藝術的薰陶。這是民族藝術之美。為此,抓住契

機,因地制宜,營造良好的氣氛,激發學生熱愛自己的民族藝術,熱愛藝術之美;激勵學生熱愛家鄉、熱愛民族,增強其榮譽感和自豪感,培養他們為家鄉建設、祖國繁榮的信心與理想。因此,在培養特長生方面有了得天獨厚的基礎,能為高一級院校輸送了大批人才。

(四)弘揚古文化之美

祖國文字經過五千年的變化,文化底蘊相當深,特別是古文—古詩詞,既講究意境的設立,以境抒情,以詩言志,又講究遣詞造句。例如杜甫的《春夜喜雨》這首五言律詩,短短四聯,可意境、含義之深。“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用“好”字贊雨,喚起人們對做好事的人的聯想,將春雨擬人化,說它“知時節”,懂得客觀需要,遂人心願。在春天萬事萬物萌芽生長的季節正需要雨,它就來了,嚴然一位懂事而又會體貼的姑娘,可見春雨是那麼的“好”!第二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接上聯的雨“好”是因為適時,“好”在此聯的“潤物”。春天的雨是伴隨著和風細細地滋潤著萬物,滋潤地域之廣。“潛入夜”與“細無聲”相配合,不僅表明了那雨是伴隨著和風而來的細雨、而且表明那雨有意潤物,無意“討好”。它選擇了一個不妨礙人們工作和勞動的時間悄悄地來,在人們酣睡的夜晚無聲元息地細細綿綿地下。這春雨是多麼有情啊!此聯就蘊含了無窮的意境,且蘊含了詩人的喜

悅之情。這樣的古文化耐人尋味。

再如《西江月》一詞中“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這是承上片而來,上片寫明星稀,心境悠然恬適,下片則寫天氣由睛轉陰。將有大雨傾盆之勢。但作者寫暴雨前的烏雲是以寫星星映襯。詞人沉醉於“稻花香裡說豐年”,翹首抬頭,天空的一角只露出七八顆星星,反襯烏雲之密、之濃、之厚。只寫星星,不寫烏雲,用星星暗示烏雲,詞人兼顧了畫面的美感,不破壞豐收的喜悅之情,不因“烏雲”大煞風景。“兩三點雨”,雨點很大,不緊,疏朗,將暴雨的來臨前奏寫得形象逼真。

在古文化的教學上,要培養學生的語言文字素養,審美素養,目的是要求學生不要丟掉優美的、豐富的古文化,否則現代文化將失去生命的活力。

二、語文教學的導向

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語文這一學科的教改首當其衝。原來的應試教育,老師的辛勤付出可以在試卷上得到回報;今天的素質教育,老師的付出在試卷上也得不到回報。因為語文現在考慮到現實,著眼於未來,那麼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方法和創造思維,審美情趣,是語文教師共同研究的課題。語文是知識文化的載體,承擔著情感化和文化知識化,承擔著人文因素的挖掘,對文章審美意識的挖掘。

語文的外延就是生活的外延。因此,語文教學中要聯繫廣闊的空間,深入生活,體驗生活,感悟生活,培養學生神奇的審美意識,有些問題不能給學生準確而嚴密的答案,讓他們在今後的生活中去體驗、去嘗試。如“冰雪融化後是什麼”的問題不要千篇一律,不一定是“水”可以是“春天”。

現在的中學生是新世紀建設祖國的接班人,要挑起這個擔子,沒有真才實學是根本不行的。那麼從現在起要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激發他們學知識的興趣,挖掘他們學習的潛能,這已成為語文教師的神聖職責。語文教師肩負的擔子很重,要站在廣博知識的前端,為了教書更為了育人。

時值通訊時代,語言文字的使用減少了,曾有人憂患地說:照此發展,中國優美的文化將出現倒退的局面。今天的語文教學導向審美教育,其目的是為了有興趣、有信心,更好地學習掌握中國五千年來燦爛的文化知識、語言文字,弘揚古典文化,使文字語言的意味更濃、意境更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