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發內生動力 紮根鄉村教育

李素香,齊魯名師建設工程人選;王祥豔,年輕的正高級教師;李樂德,山東省優秀思政課教師……同時,他們又都是山東省安丘市淩河鎮普通的鄉村教師。

都說鄉村教育最難的是教師隊伍建設,鄉村學校最頭疼的是優秀教師“進不來、留不住、幹不好”,但淩河鎮550名教師,幾乎沒有一名教師被“挖牆腳”。教師穩則學生穩,這裡8000多名學生,擇校到外地上學的幾乎為零,這裡7所學校,全部闖入全市先進行列……淩河鎮是怎麼做到的?

尊師文化與激勵導向提升教師敬業精神

從2007年開始,每年教師節淩河鎮都要舉行隆重的表彰活動。在該鎮工作了近30年的劉洪順老師說:“我們看重的,不是錢而是榮譽。”

在淩河鎮,“有為就有位”不是一句空話。近三年,該鎮就提拔重用了20多名骨幹教師,有一名校長被市教體局提拔為中心學校校長,有6名校長被提拔重用。早在2013年,淩河鎮就設立“特崗教師”崗位,給予政策性崗位補貼,鼓勵骨幹教師到薄弱學校任教。如今,這一崗位成了香餑餑,往往需要具有過硬的教學本領和敬業精神,經過激烈競爭才能上崗。

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教師不能缺席。該鎮教管辦將教師定位為鄉村文化的代言人,號召全體教師樹立“最親嚴父慈母”形象、“最可信賴朋友”形象、“最靚文明群體”形象,為鄉村教育增光添彩。持續不斷線的師德師風教育,激發了鄉村教師的責任感和敬業精神。該鎮紅沙溝中學22對教師夫妻長期紮根鄉村,教學質量穩步提升,鄉村教育質量超越市直學校,在安丘市傳為佳話。

“教師只要幹得好,就有獎勵、有前途、有位子;把老百姓的孩子教好了,孩子有出息了,老百姓就會口口相傳,老師們走到哪裡,老百姓都會尊重。”淩河鎮黨委書記毛永東說。教師有尊嚴、有地位、有精氣神,這在該鎮已經真切地形成了一種文化,這是教師們留得住、教得好的根本原因。

創新評價及教研機制提升教師專業素質

提升教師的專業素養和教學水平,靠的是以質量為導向的一系列管理和考評機制。

一是完善考核評價機制。

近年來,淩河鎮教管辦制定了學校目標管理、教學質量效益評價和校長目標管理三大方案,績效工資怎麼發、榮譽表彰該給誰,全看這三個方案落實得如何。而其中又以教育教學質量效益評價最為重要,考核所佔權重最大。“一評四掛”是該鎮落實教學質量的重要舉措。每學期,教管辦要和各學校簽訂目標責任書,在此基礎上,校長與任課教師簽訂目標責任書,目標完成情況與職稱評聘、評先樹優、績效工資、提拔重用掛鉤。正是在這樣的指揮棒下,淩河鎮的教師人人想辦法提高教學水平,人人想辦法練“手藝”。

二是發揮名師與骨幹的帶動作用。

為了發揮校幹“領頭雁”作用,按照鎮教管辦要求,該鎮90%以上校幹擔任主要學科教學工作,40%以上校幹兼任班主任工作,還有10多名校幹同時擔任兩個班的班主任,形成了“領著教師幹,幹給教師看”的濃厚工作氛圍。名師輻射帶動也異曲同工。該鎮以齊魯名師李素香、正高級教師王祥豔、全國鄉村優秀青年教師獎勵計劃入選者高英英為核心,成立教師專業成長俱樂部,併為這三位教師設立了鎮級名師工作室,輻射帶動校級名師工作室,大幅度提升全鎮教師的教研水平。目前,該鎮有12名骨幹教師被安丘市教研室聘為兼職教研員。“學期初骨幹教師示範課”“課堂教學全員過關課”“青藍工程同課異構”“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等活動已經形成教學工作新常態,激發了教師“比、學、趕、幫、超”的熱情。

三是構建三級教研機制,打造學科教學共同體。

近年來,鎮教管辦通過舉辦教師培訓會、校幹培訓會、校長論壇、教學交流會、使命教育會等系列活動,內部挖潛,開展校本培訓;同時,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雙向培訓教師,提高理論水平和教學技能。到目前為止,該鎮先後有36人考入清華、北大深造學習。淩河鎮還將骨幹教師專業發展納入鎮域統一調控,針對特別有發展潛力的教師制定三年專業發展規劃,在財力物力人力上給予支持。淩河鎮已經構建起三級教研機制:一是建立學科育人共同體,負責研究落實市教研室學科教學建議,制訂團隊研究計劃,組織全鎮範圍教研活動,支配教管辦撥發的團隊活動經費。目前,小學分低年級高年級兩段成立了12個學科育人共同體,初中成立了9個學科育人共同體。二是以鎮區學校為龍頭成立淩河中學、紅沙溝中學教研聯盟,淩河小學錦凌小學教研聯盟和紅沙溝小學、慈埠小學、擁翠小學教研聯盟。由龍頭學校制訂活動計劃,通過互派校幹掛職、教學常規視導、舉行公開課示範課以及開展教學診斷等活動,實現聯盟內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三是建立學校教研組,由包科校幹牽頭制訂活動計劃,把上級對學科的教學要求落實到日常教學工作之中。教研組主要以理論學習、集體備課、課例打磨、全員賽課等形式開展活動,每週舉辦活動一次。

為了促進青年教師成長,鎮教管辦出臺了《淩河鎮青藍工程實施方案》,簽訂幫扶目標承諾書。在評先樹優、職稱考核、教職工評價中,導師與新教師“捆綁”評價,形成了“一對一”共同成長的合作、幫扶、引領關係。

近年來,淩河鎮創新推行“項目+目標+過程+結果”評價新模式,以“學科教學共同體”為主體,匯聚創新合力,為學校發展贏得新機遇。其中還有一種特殊的“學科教學共同體”,在淩河中學,31對夫妻教師自願結對開發了“夫妻檔”班級管理合作模式,即夫妻兩人共同管理一個班級,捆綁式發展,夫妻二人默契合作,形成合力,雙促雙贏,既創新了工作模式,又體驗了職業幸福。

(作者系山東省安丘市淩河鎮中心學校黨委書記、鎮教育管理辦公室主任)

《中國教育報》2020年04月23日第12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