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暴跌,除了囤油,這樣東西也得囤

疫情近3個月,愛車宅家裡吃了這麼長時間土,總算能出門加油了。可是——what!油價怎麼才5塊多?

忍不住去查看了原油價格,才發現:4月15日,國際油價為27.40美元/桶,大概就是1.2人民幣/升,比礦泉水還便宜!

這瘋狂的價格,石油大佬們甘心嗎?當然不甘心,可是能怎麼辦?受新冠疫情影響,原油需求銳減三分之一。本來沙特和俄羅斯兩位能左右世界石油價格的大佬,是想談談“限產保價”的,奈何崩了。

結果,“沙特增產特賣,20年以來驚天血虧,最低折扣”,“俄羅斯不甘示弱,日產量不斷加槓,或創紀錄”——一場史詩級“價格戰”就此開打,讓用戶抄了一次便宜。連經濟學家馬光遠都說:“我們這輩子可能就見這一次,中國應該抄底囤油,老百姓趕緊把金龍魚油桶拿出來囤油。”


油價暴跌,除了囤油,這樣東西也得囤

來,battle一下!

CP鎖死,一起囤?

油是一定要囤的!據公開報道,中國戰略石油儲備三期工程完成後,中國的戰略石油儲備基地總容量將為5.03億桶,美國超過20億桶,是我國的4倍。油是這樣了,那向來跟它焦不離孟、人稱“油氣”CP的天然氣情況咋樣呢?

目前,全球已建儲氣庫715座,其中美國一家就419座,58.6%的比重。這419座儲氣庫,工作氣量約1200億立方米,能滿足美國居民1年的能源需求。這樣的儲氣庫,我國只有27座,僅能滿足我國居民40天的能源需求。

是我們天然氣需求少嗎?不不不,從2000年到2019年,我國天然氣消費量暴漲12倍,但產量只翻了6倍,而從國外進口的天然氣,卻從0增加到1349億立方米,對外依存度高達44%。

去年年初,土庫曼斯坦對中國減供天然氣就曾引起價格恐慌,雖然這只是短時的波動,卻已經足夠讓我們意識到,能源安全往小了說可能只是一次油價、氣價的波動,一次用電高峰的停電,往大了說就是整個國家安全、平穩發展的命門。

油價暴跌,除了囤油,這樣東西也得囤

經濟運行調節局回應傳言

隨著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加強,天然氣在我國一次能源消費結構中的佔比會持續提升。按照規劃,到2030年,天然氣佔比會提高到15%以上。降低天然氣對外依存度,提高國家天然氣儲備,勢在必行。

然而,相比於西方國家在20世紀初就開始建設地下儲氣庫,我國到1999年才修建成國內第一座真正意義上的調峰儲氣庫。以“勤勞智慧”聞名於世界的中國科學家們用不到20年的時間追趕上了發達國家用50年達到的水平。其中經歷的艱辛不僅僅是彌補時間差。

對比一下國內外儲氣庫的埋深就可以知道中國科學家面臨的難度:國外700多座儲氣庫,80%埋深大在2000米以內,而中國儲氣庫的埋深普遍在2500米以下,甚至5000米都算不上罕見。

參與建設國內儲氣庫的專家曾說:“如果把地臺比作一個盤子,那麼俄羅斯、北美的盤子是非常完整的,中國的盤子上卻佈滿了密密麻麻的不同大小的斷層和裂縫。”

困難是用來克服的

不管條件有多麼先天不足,為了儘快擴容“能源糧倉”,儲氣庫建設都必須上馬!可以說,中國科學家在最複雜的地質結構中建造了世界難度最高的儲氣庫:


有位於世界上最大的蘆葦溼地保護區裡的遼河油田雙6儲氣庫;

油價暴跌,除了囤油,這樣東西也得囤

有掩映在國家森林公園中的相國寺儲氣庫;

油價暴跌,除了囤油,這樣東西也得囤

還有庫群平均深度在4900米以上的世界最深的地下儲氣庫——華北蘇橋儲氣庫群;

油價暴跌,除了囤油,這樣東西也得囤

儘管起步晚,難度大,但中國儲氣庫20年的發展成績已經給了中國實現能源安全足夠的信心與期待。未來,“中國智慧”還將助力我國建設更多的儲氣庫,形成能源保障的港灣。

也許我們註定不會成為油氣巨人,但向科技創新求發展,會讓我們在新能源時代到來之前永遠不缺乏自信與底氣。

由長安信託特約贊助的大型人物專題紀錄片《我是科學人》全網上線,歡迎觀看。

傳承科學精神,汲取榜樣力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