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橋洞的黑瘦"老人",竟是名校畢業生、殺人犯?安徽警方確認

二十年前,住在鄭州市的王小華(化名)大學畢業之後,被分在鄭州的一所化工研究所進行工作,自視清高,總是感覺社會的不公,覺得自己技術高超,應該有更好的生活,衝動下惹了人命官司。

命案發生後,王小華東躲西藏,最後在蕪湖市的一座立交橋下艱難度日。

為了生計,王小華在附近的荒地上種點蔬菜,養養雞鴨,野狗;到了晚上,就用三輪撿垃圾,或者幫人擺擺小攤。

安徽省蕪湖市的民警,在知道王小華的情況下,歷經幾天幾夜的調查,終於在立交橋下,將王小華抓住。

住橋洞的黑瘦

在警察同志的審問下,王小華的經歷可謂是荒野求生的城市現代版。

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王小華在某某著名大學畢業,然後在鄭州市的某化工研究機構內工作,高學歷,高智商的王小華這時的月薪才一百多快,這讓自命不凡的王小華時常感覺命運的不公。

這時年僅二十七歲的王小華,僅僅是因工作中的一些小矛盾,就跟另一位同事起了衝突,隨即將其殺害。

命案發生之後,王小華開始了他堪比荒野求生的流亡生活,自此銷聲匿跡。

最開始,王小華先是到了雲南昆明等地,然後又逃到浙江,多天的逃亡生活讓王小華知道無法在大城市生存,在經過幾個小城市後,最終發現了安徽省蕪湖市的郊區的一座立交橋下,幾乎沒有人去,就將這裡作為了藏身的地方。

為了解決住宿問題,他在橋下搭了一個窩棚,為解決用電問題,他用自己學過的專業知識,將公用電路連接到了橋下,在一次外出幫人擺攤的時候,跟攤主閒聊,竟越聊越投機,後跟其交上了朋友,後哄騙攤主用自己的身份證辦理了一張電話卡,在咖啡店,商場等蹭網,充實自己的娛樂生活。為了掙錢,他還會騎著小三輪四處收集破爛,將值點錢的東西,統一放到一個廢棄的破房子裡,然後集中賣出,就這樣王小華開始了他二十年的逃亡生活。

二十年後,實際只有四十七歲的王小華,看上去像一個六十多歲的老人,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看起來憨厚的拾荒老人,竟然是一個殺人犯。

住橋洞的黑瘦

二零二零年十一月初,安徽省蕪湖市的民警經過調查走訪,發現二十年前河南省鄭州市的一起殺人案的嫌疑人王小華可能就在蕪湖市。

十一月六日的凌晨,王小華和往常一樣,騎著三輪車去撿垃圾買破爛,在其騎著三輪車駛出大潤發附近的小巷子口時,早已埋伏在旁邊的民警立即將其抓獲。面對這一突然狀況,王小華一邊奮力掙扎,一邊在大聲喊叫,"你們是什麼人,想幹什麼!",民警同志說了一句話,"王小華,過了20年,你也該給某某(被害人)一個交代了",聽完,王小華放棄了反抗

住橋洞的黑瘦

王曉軍對當年犯下的命案供認不諱。

事後,王小華對自己的犯罪事實供認不諱。面對警察和記者,王小華說:"我早就想到了會有這一天,對於之前的事,不想過多解釋",經過二十多年的逃亡,王小華看上去比同齡人至少老了十幾歲,滿臉皺紋,眼窩深深陷了下去,眼神無光,卻多了一絲釋然的神采。壓在王小華心頭二十多年的大石頭終於落了下來,異常平靜地伸出雙手,戴上了冰冷的手銬。

記者從警方處得知,已將王小華移交給鄭州市警方,二十年前的這個案子,相信很快就會大白天下,給受害人一個遲到了二十年的交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