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與惡的距離影評

1.劇情梗概

我們與惡的距離影評

《我們與惡的距離》自播出至今好評如潮,在豆瓣上已是9.5的高分。網友們驚呼臺劇已經到如此深度了。

它從殺人犯的家屬,被害者家屬,新聞媒體與社會輿論中探討人性的善於惡。

這部劇裡每一個人物形象都是立體且多面的。這部劇沒有一個明確的立場,每個角色講出自己該講的話,沒有好人壞人之分。

整部劇圍繞著一樁“無差別殺人案”作為整個故事的開端:兇手李曉明是一個正在讀大學的男孩,他自制手槍去到電影院,射向正在看電影的無辜觀眾,共造成9人死亡,21人受傷。

這個事件一出,引燃整個社會,牽連了多少家庭,受害者家屬宋喬安一家,殺人犯家屬李父李母,媒體人,網友等等……劇情就這樣從幾個角度展開,受害者家庭,李曉明家庭,新聞媒體,大眾輿論,還有李曉明的辯護律師王赦。

2.辯護律師王赦

王赦作為殺人犯的辯護律師,收到所有人的指責,沒有人能理解他,不管是受害者家屬,加害者家屬,甚至是加害人本人都不能理解他,但事實上,他是劇中最冷靜理性的一個角色,為殺人犯辯護,並不是想幫他逃脫死刑,真正理由是想探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想了解是什麼讓李曉明走向犯罪,才有可能預防再出現此類的事情?。

3.受害者家屬宋喬安

這起案件中的受害者家屬宋喬安,在兒子劉天彥在電影院遇害後,她開始變成工作狂,酗酒,對下屬嚴厲,和丈夫之間的關係也開始惡化,對待女兒的態度也令女兒很不滿意,這個世界上沒有感同身受,喬安原本擁有幸福美滿的家庭,對於一個失去孩子的母親,要怎樣才能回到原本的樣子呢?最後讓她釋懷的是她對受害者家屬的原諒,也是她對自己的原諒。

也許過去不值得被原諒,但至少,不要毀了自己的未來。

4.人性很複雜,不是簡單的善與惡,好人與壞人,就可以區分開的。

殺人者李曉明平日裡是待人和善的人,不見得他在獨自一人時,沒有生出邪惡的念頭。殺人犯在之前的生命裡,也許孝敬父母,樂於助人善良真誠。所以王赦的關注點是:究竟是什麼造成了一樁樁悲劇,才是事情的核心。

解決悲劇的最好辦法並不是輕易的處決殺人者,而是找到造成悲劇的原因,最好才能夠避免這類悲劇的再次發生。

《我們與惡的距離》也揭露了新聞媒體為了業績,為了收視率,不惜利用毫無底線的標題,媒體人開始漸漸喪失職業道德,新聞媒體與社會輿論,都覺得自己是無辜的,可其實每一個“無辜的人”,雙手早已“沾滿鮮血”。

所以說善與惡是相對的,並沒有那麼容易可以去衡量這兩者。

5.結局

在王赦的幫助下,李曉明的父母和受害者家庭開始見面,李曉明父母儘自己所能幫助著受害者家庭。社會和政府齊心,讓這樣的悲劇事件少發生一點,也許就是這部劇最大的“理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