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读书、阅读的方式,思考的深度、广度,是否都正确

读史使人明智,读书使人聪慧,读经典让人豁达。

现代读书、阅读的方式,思考的深度、广度,是否都正确

知识无终点读书不打烊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突飞猛进,让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可飞天登月,下可五洋捉鳖,饿了有人送外卖,渴了有人代跑腿,想去哪手机直接约车,生活中的很多方面都可以在手机上操作完成,甚至延伸到工作上,大部分时间都是用手机在办公。可想而知人们的办事效率及生活节奏是多么的高。

现代读书、阅读的方式,思考的深度、广度,是否都正确

快节奏的生活

既然生活和工作都离不开手机及电脑,那么人们获取外界信息的方式就显得有点单一了——绝大部分人都是靠手机来阅读新闻和书籍的。

不可否认这种获得信息的方式是值得认可的,免去跑去书店或报刊亭去翻阅和寻找自己感兴趣的书籍的时间,同时也避免了出门遭遇意外的风险。手机在手,想看什么新闻一经搜索就全出来了,从各个时间,各个维度进行分析的相关文章应有尽有;想看什么书籍,经过网页搜索或各种阅读APP中搜索一般都可以找到,然后开启一段认真的阅读之旅。

现代读书、阅读的方式,思考的深度、广度,是否都正确

即使自己还没想好去读哪方面的新闻,大可不必担忧,各类手机软件早已为各位准备好了各大新闻礼包,热门的,你曾经感兴趣的相关新闻都会自动推荐给你。因此在你还没做好准备读什么时,就会不自觉跟着手机推荐的内容遨游在它预先设定好的信息天空中,享受着私人定制般的阅读旅行。

任何科技的发展,都是一把双刃剑,所以须时刻谨记会产生弊端的那一面,避免在使用它时误伤了自己,这样就不是科技发展的初衷了。

现代的阅读方式——手机或电脑阅读,其实是很好的一种学习方式,但要看自己是如何运用的。

  • 看完后一笑而过;
  • 无趣乏味,草草读之;
  • 感触很深,三分钟热度;
  • 好文收藏,之后再未点开。
现代读书、阅读的方式,思考的深度、广度,是否都正确

信息太大,诱惑太多,目前便捷的阅读方式让人失去了停下来仔细思考的内心,想着还有那么信息要读,哪有时间去思考总结啊!

没有了思考的深度及广度,读书的意义在哪里?难道读书读的只是字数及数量,而不用去顾及内容和思想么?还记得上学那会,一本语文书老师都得花一学期去教,去分析主体思想,段落关系,文章结构等等,难道这些就不重要了么?

现代读书、阅读的方式,思考的深度、广度,是否都正确

独处深度思考

孔子有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什么意思呢!

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告诫我们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

古人两千年前都已经领悟到的道理,而我们现在仍有很多人没有这样的觉悟。读书不是看数量,而看的是质量。怎么样看书,能提高人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呢,戒戒认为应做到如下几点:

  • 带着问题去看书;
  • 多揣摩作者的思想,挖掘背后的意图;
  • 产生共鸣或歧义的地方,记笔记并分析;
  • 分析书的结构,尝试用自己的思维将书拆解并优化;
  • 认为好的地方记录下来,方便以后复习和使用。

以上是戒戒本人的观点,虽然不一定完全实用,这里只是起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希望大家能自创出适用自己的一套阅读方式,在享受现代社会科技成果的同时也能提升个人的综合能力,我想这才是科技发展的初衷吧。实在控制不了手机的诱惑,就选择纸质书籍来阅读,这样会减少外界的干扰,注意力更集中有利于思考。

现代读书、阅读的方式,思考的深度、广度,是否都正确

高质量

现在企业都秉着发展规模往追求质量方向转变,就像头条号鼓励优质原创作者一样,最终的胜者是属于潜心努力创作内容的人和企业的,共勉!

大家好,我是头条戒戒,喜欢我的文章请关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