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浩:區塊鏈技術在司法領域的應用探索

區塊鏈作為“價值互聯網”的重要基礎設施,正在引領全球新一輪技術變革和產業變革,成為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的“策源地”。新道科技作為工信部區塊鏈重點領域產業人才能力提升任務承擔機構,面向院校及社會正式啟動區塊鏈人才能力提升計劃。

3月27日,由北京區塊鏈技術應用協會指導,用友、新道主辦,眾享比特協辦的新道區塊鏈人才培養計劃起航行動第五期線上課程火熱開講。本期為上海市徐匯公證處主任、上海市公證協會副會長潘浩就《區塊鏈技術在司法領域的應用探索》主題展開了精彩分享。

潘浩:區塊鏈技術在司法領域的應用探索

潘浩主任從以公證為代表的司法領域對於區塊鏈的認識變化公證等司法領域內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場景技術與司法場景如何互鏈、共贏等方面分享了區塊鏈技術在司法領域的應用探索情況。

以公證為例的司法領域對區塊鏈技術的認識:從牴觸到積極推進

潘浩表示,以公證為例的司法領域對區塊鏈技術的認識分為三個接受階段:

第一階段,不瞭解並牴觸區塊鏈技術;

第二階段,逐漸接受並對區塊鏈技術的應用進行謹慎探索;

第三階段,積極推進區塊鏈技術在司法領域的應用實踐。

三個階段分別對應著區塊鏈技術在司法領域的探索實踐的三個實踐脈絡:

仍以公證為例,2017年之前,中心化存證是證據的主流保存形式;

2017年至2019年9月,證據領域開始逐漸進行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探索;特別是杭州、北京、廣州等地互聯網法院的成立以及對於電子證據應用的探索。2018年9月3日,最高人民法院發佈《《最高人民法院關於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規定》第十一條稱,當事人提交的電子數據,通過電子簽名、可信時間戳、哈希值校驗、區塊鏈等證據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術手段或者通過電子取證存證平臺認證,能夠證明其真實性的,互聯網法院應當確認。至此,區塊鏈證據的法律效力被官方承認。這進一步推動了區塊鏈技術在司法領域的應用。

2019年10月至今,區塊鏈技術開始進入大力發展階段。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4日下午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極大推動了發展,此外近期疫情影響對於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也有思考。

公證等司法領域內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場景

潘浩主任從公證領域出發談論了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他從解決真實、客觀的問題;技術上的確保;程序設計上的確保等三個方面闡述了區塊鏈技術在公證領域的應用。他認為,區塊鏈技術能夠保證數據上鍊後的防篡改和真實性問題,但不能保證原始上鍊數據的真實性,而公證能夠解決原始數據真實客觀的問題。此外,運用技術確保數據真實客觀。以手機拍照為例,如何保證素材及時上鍊,而非在設備中存儲一段時間後選擇性地上鍊。最後,從程序設計上進一步確保數據的真實客觀。

潘浩主任以“匯存”區塊鏈存證平臺對這三個手段進行了形象化的闡釋。

“匯存“區塊鏈存證平臺由上海市徐匯公證處與北京眾享比特科技有限公司於2019年12月合作開發完成。平臺具有隨時隨地留存照片、視頻等證據的功能,較傳統保全方式有極高的便捷性,所存證據的哈希同步保存於區塊鏈的多個節點,保證了所存證據的不可篡改。

潘浩:區塊鏈技術在司法領域的應用探索

“匯存“區塊鏈存證平臺具有幾個顯著的特點:

  • “匯存”是由徐匯公證處眾享比特全新打造的專有的鏈
  • “匯存”保證數據實時上傳,從技術上進一步確保數據的真實客觀性。另外,通過「匯存」平臺存儲的證據也會就合法性、關聯性、真實性得到上海徐匯公證處二次審查並出具公證書,為當事人維權提供有力支持。
  • “匯存”實行用戶邀請註冊制,非開放註冊,從程序設計上進一步確保數據真實客觀性。

技術與司法場景互鏈、共贏

潘浩主任就技術與司法場景的互鏈共贏闡述了他的觀點。他認為:

一、技術的應用要解決“真”問題,更要“真”解決問題。區塊鏈技術應用保障數據的真實客觀,而在產品的設計上也要為後續政府、司法行政機構等對數據的使用和應用提供保障。

二、各項技術要融合貫通相互吸引。數字化的主要技術內容包括ABCD(人工智能、區塊鏈、雲技術、大數據),這些技術相互聯繫,不能割裂。

三、要打造社會治理的生態系統。即區塊鏈技術如何完成從點到面到圖形到生態系統的打造。完成這一生態系統的建設,前提是信息共享,手段是司法職能,目標是社會治理。

最後,潘浩主任闡述了他對現代化司法和司法現代化的理解。現代化司法和司法現代化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司法現代化屬於法社會學的範疇,司法現代化既有現代化的制度安排的一面,又有現代化的司法行為方式、司法推理方式、司法價值理念的一面。它是主觀與客觀、思想觀念與行為實踐相統一的過程。司法現代化的終極目標也是要實現法治。而

應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科技手段於治理中,是司法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和推進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