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戰後德國崛起,英國為什麼只能採取妥協和綏靖?

白楊樹下談歷史


一戰後德國崛起,而作為曾經一戰戰勝國的英國,卻坐視德國的強大,一味妥協,最終卻引火燒身。雖然現在看來英國採取的綏靖政策確實不太理想,但是在當時的英國來說,確實有著很多不得已的地方。

第一、英國的大陸均勢政策

英國是歐洲國家,但是作為歐洲大陸的離島國,對於歐洲的態度卻總是和其他歐洲國家有所不同。英國一直奉行歐洲大陸的均勢政策,這幾乎是其秉持了數百年的理念,迄今依舊影響著英國的對待歐洲諸國的方略。因為對於英國而言,大陸均勢,那麼才能相互牽制,而不會有精力對英吉利海峽對岸的英國產生覬覦之心。但是如果大陸一旦被統一,如當年拿破崙治下的法國一般,那麼必然會對英國造成極大的威脅。

一戰之後,奧匈帝國被肢解,已經無力問鼎大國的地位。德國作為戰敗國,受到了《凡爾賽條約》的嚴格制約,不僅割地,還要賠款,實力上大為削弱。這就導致在歐洲大陸法國一家獨大。這個英國秉持的理念有了衝突,所以,當德國賴賬不進行賠款的時候,英國態度曖昧,不置可否就是出於這個原因。

第二、殖民地蠢蠢欲動

一戰勝利之後,英國得到了德國很多殖民地。英國的領土面積進一步擴大,達到了驚人的3300萬平方公里的龐大疆域。比成吉思汗及其後代建立的蒙古帝國還要大上一千多平方公里。這是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成就。然而,這份禮物卻並不能讓英國歡欣鼓舞。一戰過後,世界各地的獨立運動進行的如火如荼,這令剛剛在一戰中消耗了大量精力的英國倍感焦頭爛額。大英軍隊簡直成了救火隊員,然而殖民地此起彼伏的獨立運動根本就不可能完全撲滅。精疲力盡之下,讓本來元氣大傷的英國更是雪上加霜。

第三、一戰的損失極為慘重

經濟上的慘重損失這裡不再細說,一戰之後,英國從一個財政盈餘的國家變成了欠下高額債務的國家。而按照當時英國的經濟狀況,想要如數還清這些美國貸款,幾乎要用數十年的時間才能完成。除此之外,一戰中,英國共有890萬人被徵召入伍,幾乎佔盡了全國的青壯年,動搖了英國社會對戰爭的看法,尤其是傷亡200多萬人,致使幾十萬婦女成了寡婦,幾十萬適齡女青年找不到丈夫。人數上的巨大傷亡,令英國無論上下對戰爭都極為厭惡。而如果英國不願意坐視德國的壯大,那麼面對民族主義盛行的德國,戰爭幾乎是唯一的選項,這是已經極度厭倦戰爭的英國所不能接受的。

第四、禍水東引,利用德國消滅崛起的蘇聯

雖然著名的鐵幕演說是在二戰結束後進行的,並因此拉開冷戰序幕。然而英國作為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對於精神上採用共產主義,經濟上採用社會主義的蘇聯有著天然的敵視。而如果能假人於手將初生的蘇維埃政權消滅,那麼絕對是最佳的結果。利用反共反猶太主義作為宣傳口號的德國納粹無疑被英國當作最好的選手。即使在二戰發生之後,英國人這種天真的想法依舊存在。直到德國人的炸彈從倫敦的上空落下,英國人才如夢方醒,匆忙抵抗。

從整個一戰後到二戰前的過程中,英國對於德國的崛起一直採取著坐視的態度。它不願法國一家獨大,所以需要德國對法國進行牽制。同樣也不想德國被玩弄民族主義的納粹操控,但卻發現除了戰爭一途之外沒有其他選項。後來想利用納粹之手消滅新生的蘇維埃政權,結果卻被希特勒擺了一道。可以說,英國在這整段時期,其實一直在做著錯誤的選擇。他們認為事件會按照自己的想法走下去,結果卻並沒遂心願。


Crazy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讓英國花費了鉅額資金。而作為戰勝國,雖然獲得了一部分原屬德國在非洲的殖民地,但這些國家就是現在也還是很窮的,非但不能給英國創造更多的價值,反而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進行維持,加重了負擔。

那時的英國是相當的牛氣,土地面積擴張了3300萬平方公里,約佔全球陸地面積的1/4,人口更是高達4.5億。也就是說,在當時每4個人中就有一位是大英帝國的子民,達到了英國曆史上最輝煌的時刻,成為世界最強大的國家。

但實際情況是“攤子鋪得越大,實力被攤薄得越多”。因為殖民地需要大量的辦事機構和外派駐軍,這都需要大量的錢財支撐。隨著“入不敷出”的財政,越來越力不從心,而糟糕的是,這些殖民地趁其衰落,紛紛爭取獨立。

愛爾蘭就是其中的典型。其頻繁不斷的獨立運動,早已讓英國為之頭疼,一戰後的國力削弱,英國已無力進行鎮壓。無奈之下,讓其南部的26個邦獨立,只留下了北部較為發達的6個郡。這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的由來。

愛爾蘭自由邦的成立,是大英帝國衰弱的標誌,也是其分裂的開始。隨後,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亞、新西蘭紛紛提出自治的要求,二戰前,英國放棄了對這些國家的殖民,成為相對獨立的英聯邦國家。然而,這些並不是最可怕的。

真正的危機是,印度也要求獨立。加拿大等國的自治並不影響與英國之間的貿易往來,反而還使英國減少了防務負擔,可謂是“倆好擱一好”。但印度不同,英國是靠赤裸裸的掠奪,為自己賺取更多的錢財。印度一旦獨立,英國就真剩下空架子了。

一戰時,印度派了120萬人部隊參加了戰爭,就是為了英國戰後答應其獨立。可最後,英國還是食言了,憤怒的印度人獨立運動更加高漲。從某種角度說,英國自己的事情還未“處理乾淨”,哪裡還有“閒心”警惕德國的崛起。

於是,綏靖主義成了英國的主流民意。

作為歷史人物的張伯倫等人,能成為國家的首相,自然有著過人的精明和智慧。在面對德國的咄咄逼人,採取的妥協和綏靖,就當時而言,應該是正確的。這不僅符合當時形勢的需要,更要順應主流民意,這其中有什麼鮮為人知的原因嗎?

一是,德國的“動作”是合情合理的。作為一個主權國家,有退出裁軍會議和國際聯盟的自由;作為一個大國,對不平等條約也有抗爭的權利,相對按照“民族自決”原則建立起來的國家,德國吞併奧地利、蘇臺德,也是實現民族統一。

也就是說,在武裝入侵捷克前,德國的“動作”似乎都有合理的解釋。而作為同在一個地區的國家,不可能、也不應該對一個主權國家,始終採取監視和敵對行動,否則將是更大的威脅。只是,張伯倫等人沒有料到,德國想要的“東西”太多了。

二是,綏靖是唯一的方法。一戰後的英國可謂是“內外交困”,國力始終沒有得到完全恢復,無力再應對下一場戰爭。在張伯倫的主導理念中,“維護歐洲和平,而不是要贏得一場戰爭”。說白了,不綏靖和妥協,就意味著戰爭爆發。

更重要的是,主流民意影響著國家的戰略。一戰中,英國共有890萬人被徵召入伍,幾乎佔盡了全國的青壯年,動搖了英國社會對戰爭的看法,尤其是傷亡200多萬人,致使幾十萬婦女成了寡婦,幾十萬適齡女青年找不到丈夫。

一戰的恐怖,讓英國上下痛恨戰爭,對和平有著瘋狂的渴望。也就是說,只要不打仗,無論如何都可以,甚至不顧及盟友的感受。尤其是作為民主制國家,順應民意就意味著支持率高,如果張伯倫不綏靖,可以換一個願意綏靖的首相。

當然,綏靖並沒有擋住德國的野心,在不得不面對戰爭的時候,民意又一邊倒的指責張伯倫,將其作為挑起戰爭的“替罪羊”,並推舉丘吉爾擔任戰時首相;二戰後,丘吉爾大搞冷戰被彈劾,都是民意所致,也是民主制國家的無奈。

從某種意義上說,不是張伯倫一個人綏靖,而是整個國家綏靖。作為“事後諸葛亮”似的去評論一段歷史,也許人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更需要的是對當時的客觀狀況,以及風土民情等因素綜合考量,既然事情存在,就有其存在的合理理由。

就當時的狀況,英國民眾會支持和換上丘吉爾嗎?歡迎留言一起討論。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白楊樹下談歷史


第一、一戰之後,奧匈帝國被肢解,德國作為戰敗國,受到了《凡爾賽條約》的嚴格制約,不僅割地,還要賠款,實力上大為削弱。這就導致在歐洲大陸法國一家獨大。這個與英國的大陸均衡政策有了衝突,所以,當德國賴賬不進行賠款的時候,英國態度曖昧。

第二、一戰後,英國得到了德國很多殖民地。英國的領土面積進一步擴大,達到了驚人的3300萬平方公里的龐大疆域。一戰過後,世界各地的獨立運動進行的如火如荼,這令剛剛在一戰中消耗了大量精力的英國倍感焦頭爛額。

第三、一戰中,英國共有890萬人被徵召入伍,動搖了英國社會對戰爭的看法,尤其是傷亡200多萬人,致使幾十萬婦女成了寡婦,幾十萬適齡女青年找不到丈夫。人數上的巨大傷亡,令英國無論上下對戰爭都極為厭惡。而如果英國不願意坐視德國的壯大,那麼面對民族主義盛行的德國,戰爭幾乎是唯一的選項,這是已經極度厭倦戰爭的英國所不能接受的。

第四、禍水東引,利用德國消滅崛起的蘇聯。

第五,戰前,英國是世界的金融中心,英國每年在海外的投資高達40億英鎊,佔據當時世界投資總額的43%,一戰過後,英國流失了大量的黃金儲備,還從世界最大的債權國成為淨債務國。這就是辛辛苦苦三十年,一下回到解放前。美國取代英國成為世界金融霸主。

六,一戰後,雖然大英帝國面積擴大了,但是相對實力卻下降了,張伯倫對此心知肚明,通過對德妥協與綏靖,來維持大英帝國搖搖欲墜的統治。丘古爾不綏靖,打贏了戰爭,卻輸掉了大英帝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