謾罵和抱怨是反映內心空虛的鏡子

在目常生活中,人們習慣於通過語言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和情感,而且,這種語言的心理表現形式時而隱晦,令人難以察覺;時而表現得異常激烈,比如隨意謾罵滋事。不管人們以哪種形式表現出來,其實都是一種心理暗示。在現代這個社會,到處充滿了激烈的競爭,每個人都在一定程度上承受著生活、工作帶來的壓力、不滿情緒在時間的堆積中達到了崩潰的邊緣。心理學認為,有了情緒就需要發洩出來,否則會給身心帶來一定的危害。當然,每個人採取的發洩方式不一樣,如有的人可能大哭一場,有的人可能化悲憤為力量,而謾罵滋事不過是一種過於激烈的方式。其實,那些心中有了不滿情緒,習慣通過謾罵滋事這種激烈的方式來發洩的人,只是表明其內心是空虛的。

那些喜歡謾罵滋事的人,其內心是空虛的,他們在心理上常常會感到焦躁不安,但卻沒有辦法消除,只好積壓在心裡。生活中的小事不過是導火線,於是,那些小事成了他們借題發揮的工具,趁機發洩自己內心的不滿情緒。而且,他們所採取的激烈方式是不分時間、地點、對象的,也不考慮後果。其實,謾罵滋事者有這樣的心理是源於生活、工作上的壓力。在平時的生活中,他們沒有合適的渠道去發洩自己的情緒,長期的積壓使得他們的心理極度空虛,於是就借生活中的小事與他人大動干戈。當然,謾罵滋事這樣的發洩方式是不合適的,而且,也是過於激烈的。

通常情況下,人們對於心中的不滿情緒都會找到合適的發洩途徑,比如與朋友聊天,或者轉移重心,等等。而有的人選擇謾罵滋事這樣激烈的方式,這主要是因為他們缺乏自信,不敢或不好意思告訴朋友,也沒有能力找到合適的發洩途徑,只好發洩到無辜對象的身上。

有的人由於兒時的經歷或記憶,使得他們的內心非常陰暗,他們懷疑社會,懷疑別人。心理學家認為,在潛意識裡謾罵別人是騙子可能是由於自己就有騙人的經歷。從心理學上分析,很有可能他們有過類似的經歷,比如受過騙、上過當。

人際交往中,人們通常都會求和,以此促使交流的順利進行。但是,在這其中,也有不少人喜歡用粗俗的語言到處謾罵,甚至隨意滋事,這樣的人是出於何種心理呢?其實,謾罵滋事者並不是真的與他人有什麼深仇大恨,或者對他人深惡痛絕,原因可能就在於只是藉此機會發洩自己的不滿情緒。於是,偶然的導火線引發了一場謾罵,等到其心理的不滿宣洩完畢,他們也就沒事了。當心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其心理呈現一種空虛狀態,他們總想“整出點事情,急於宣洩自己的情緒,在這樣的心理基礎之上,謾罵滋事的行為就產生了.

謾罵和抱怨是反映內心空虛的鏡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