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發現孩子有這4個“毛病”時,該打就得打!長大了很難改

李玫瑾教授在談到一些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弊端時,曾講道:人在早年,吃的苦越多,他的承受力越好,尤其是家有兒子的,千萬不要百依百順,很多逆子都是寵出來的。


李玫瑾:發現孩子有這4個“毛病”時,該打就得打!長大了很難改


孩子的性格並不是一蹴而就的,是在一個關鍵時期慢慢培養的。在形成性格期間,家長的培養和糾正就格外重要。在西方著名教育家蒙特梭利發現的兒童敏感期中提到,當孩子過了2歲之後,自我意識和物權意識開始迅速發展,這時孩子就已經有了很明顯的獨立思考能力。


李玫瑾:發現孩子有這4個“毛病”時,該打就得打!長大了很難改


不僅經常跟家長對著幹,還會用各種行為來試探家長的底線。這個階段孩子的性格就已經開始發展了,一直到孩子6歲逐漸發展成型。因此,6歲前孩子有一些壞毛病,該打就得打,超過6歲就難改了。

李玫瑾:發現孩子有這4個“毛病”時,該打就得打!長大了很難改


孩子該打就得打!尤其有這5個“毛病”別慣著,長大了很難改

  • 達不到目的就威脅

看看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想擁有,這是每個人的慾望的趨勢。但是作為孩子他沒有正確的判斷,這個東西他是否真的需要,真的必須擁有不可。孩子的心理就是我想要,想盡各種辦法要得到,而他的辦法就是哭鬧,打滾,大喊大叫這些小伎倆。

得不到就要威脅家長,不走路,不回家,不吃東西等等

李玫瑾:發現孩子有這4個“毛病”時,該打就得打!長大了很難改

現在只是哭鬧不聽話,等孩子大了有了社會意識,有了自己的判斷的時候,這件事就沒這麼好管教了,他會想盡各種辦法威脅你,晚上不回家,更甚者會結交到不好的事。到了這個程度再去想管可就為時已晚了。

李玫瑾:發現孩子有這4個“毛病”時,該打就得打!長大了很難改


  • 發脾氣就摔東西

到了這個年齡的孩子開會有了自主意識,會有小脾氣。但是有的孩子在發脾氣的時候就開始摔東西,,隨手抓起什麼就摔什麼。不管這個東西多麼昂貴,在他眼裡不過就是可以摔的物件。

這種脾氣如果不及時制止,他會在什麼未來發展成什麼樣,隨意摔別人的東西。所以在可以管束的時候,一定要去關注這個毛病。


李玫瑾:發現孩子有這4個“毛病”時,該打就得打!長大了很難改


  • 不尊重長輩

“3歲看大,7歲看老”,3歲時的所作所為就可以看到他以後的為人處世。

一個連尊敬人的觀念都不瞭解的孩子,未來的前程著實堪憂。所以孩子一旦在生活中出現了不尊重長輩的舉動,我們不但要及時制止,還要嚴詞教導,讓他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生活中不尊重長輩,工作中不尊敬領導,家庭中不尊敬配偶。雖然說得有點遙遠,但是也就是未來的發展趨勢,誰也不希望孩子變成這個樣子。所以要嚴加管教,糾正錯誤。


李玫瑾:發現孩子有這4個“毛病”時,該打就得打!長大了很難改


  • 撒謊

人不可以撒謊,這也是自古傳下來道理。做人要堂堂正正,清清白白,要做君子而非小人。君子是不會撒謊的,小時候不會長大了也不會。撒謊可以列為這四條裡面最為嚴重的一條。以上三條可以說性格不好可以改正,但是一個孩子如果撒謊那麼他以後的品德就會出現問題

誰也不希望有一個品德不好的孩子。當我們發現孩子有撒謊的苗頭一定要制止,把他扼殺在搖籃裡,從根本阻斷。


李玫瑾:發現孩子有這4個“毛病”時,該打就得打!長大了很難改


如何糾正孩子的壞毛病?

1、超前滿足

超前滿足這個概念我相信絕大多數的人都沒聽說過,這是一種說法。簡單來說,就是在內心需求空虛之前做一些事情讓他可以填補這時候的空虛。

3-6歲的孩子正處於空虛期,那麼為了不讓孩子調皮搗蛋,我們可以引導他們做一些事情,看一些書,來填補孩子這段時期的空擋。腦子裡在想事情,心思被別的東西吸引住,就沒有多餘的精力去調皮搗蛋了。


李玫瑾:發現孩子有這4個“毛病”時,該打就得打!長大了很難改

3-6歲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關鍵期,因此家長此時一定要注重孩子的性格培養,以及情緒管理,對此萍萍媽媽推薦《兒童情緒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這是一套10冊裝的中英雙語繪本,中英結合可以進行英語啟蒙,幫助孩子提高情商的同時,還能夠養成自律等好習慣。

李玫瑾:發現孩子有這4個“毛病”時,該打就得打!長大了很難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