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熱搜了!成德同城開啟“無界”新生活

上熱搜了!成德同城開啟“無界”新生活

成德動車公交化運營

  成都德陽同城上熱搜了。同城化,於老百姓來說,最真切的感受是什麼?

  “更快捷了。”“高鐵通勤族”德陽人王興貴說。9月底,被市民稱為“像地鐵一樣的高鐵”的新型動車組投運後,成德之間每天開行動車112趟,高峰時段最短開行間隔僅5分鐘。

  “更方便了。”廣漢企業主陳才亮說。今年4月,廣漢市與青白江區實現審批事項跨區域通辦,他領到了首份跨區域辦理的營業執照,“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兩地來回跑了。”

  “更幸福了!”成都市民王涵眼見兩地越來越“親密”,今年,她終於下決心到德陽工作,與早前兩年到德陽工作的老公也來個“親密團聚”。

  “前景更好了!”據統計,成德之間每天往返7萬多人次。兩座城市的人們,正在從同城化發展中汲取更多發展機會和前行力量。

  德陽深刻領會中央、省委戰略考量,堅決扛起推動成德同城化成勢成效的時代使命,著力在規劃、交通、產業、生態、服務等方面進行頂層設計,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加快成德眉資同城化發展,奮力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在川開局起勢,推動成德兩地在經濟社會各個領域同頻共振,為經濟社會發展插上“騰飛的翅膀”。

  交通共建:互聯互通深度融合

  11月2日早上7點,德陽市民王興貴已經到達德陽火車站,準備搭乘7點21分前往成都東的C6227列車趕去成都上班。王興貴與大多數家住在德陽、工作在成都的人群一樣,週五下班後搭乘動車回德陽,週一早上再返回成都。

  現在,王興貴不再開車往返成都、德陽。“動車又快又方便,運行趟數也多,趕一趟成都的時間跟在德陽穿城的時間差不多。”王興貴感嘆,動車公交化運營讓成德兩地的空間距離越來越小,更讓“成德同城”這個概念在老百姓心中具象化了。

  今年9月29日,成德動車再添“砝碼”。成都、綿陽、德陽等六市聯合購置(租賃)動車組投運,其中德陽購置(租賃)CRH6A-A型動車2組用於深化成德動車公交化運營,動車組坐席216人,站席約450人,能夠最大限度滿足乘客購票需求,列車能夠像地鐵一樣“快起快停”,市民乘坐動車猶如乘坐地鐵。

  新型動車組投運後,成德動車進一步加密,從每天79趟增加至112趟(其中德陽直達雙流機場從每天7趟增加至16趟),日運送乘客超過2萬人,平均發車間隔縮短至20分鐘以內,高峰時段最短開行間隔僅5分鐘。

  在往返成德兩地的公共交通中,被青睞的還有“地鐵3號線擺渡車”,完全覆蓋成都地鐵運行時間,自7月20日開通後,大受熱捧,短時間就新增運力加密班次。10月22日,擺渡車再次調整,實行早晚高峰5分鐘一班。

  市民梁曉說,坐動車體現一個“快”字,坐擺渡車無縫接駁地鐵且票價“親民”,“都很便捷。”

  除了地鐵3號線擺渡車,什邡市也開通了到成都地鐵5號線的擺渡車。目前,成德間共計5條城際公交線路,日均運送乘客近萬人。

  在“家門口”就可以值機,德陽雙流機場城市候機樓啟用至今,累計運送旅客9.8萬餘人次。

  交通,是成德同城化的先導和支撐。德陽著力打造成都都市圈通勤最佳城市,謀劃實施成德“9高13快13軌”綜合交通體系,形成“半小時交通圈”。目前,天府大道北延線德陽段基本完成三星堆示範段建設;成都“三繞”德簡段年底建成通車,德都段將全線貫通;成德市域鐵路S11線年底前完成合資公司組建。並且,德陽將從成都北站精準對接成渝中線,全面融入成渝1小時經濟圈,重塑區域發展格局,進一步凸顯區位優勢。

  出行的幸福感,源於生活在這兩座城市的人們,對每天所體驗到的便利性、便民性和通達性的高度認可。未來,成德之間必將形成一種新的大交通格局,給百姓更多幸福感,給產業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邊界共融:合作示範高質量發展

  進一步打破行政壁壘,推動交界地帶深化合作,德陽為成德同城化發展製造更多支撐點,為老百姓謀取更多同城“紅利”。

  4月24日,廣漢—青白江率先打破行政地域限制,實現全省首批33項審批服務跨區域通辦,做到“同一事項、同一標準”,實現兩地窗口服務、證明材料、審批結果等效力互認。

  效率見真章。簽約4天后,4月28日,廣漢市鑫康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在青白江區申請並領取了營業執照。這是廣漢市與青白江區審批事項跨區域通辦協議簽署以來,第一份跨區域辦理的營業執照。

  “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樣兩地來回跑了,同城化的便利實實在在送到了老百姓手中。”廣漢市鑫康建築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陳才亮領到營業執照時不禁感嘆。

  10月29日,廣漢與青白江就群眾反映強烈的“高頻事項”再次梳理,進一步擴大通辦業務範圍,兩地跨區通辦步入“深水區”。

  隨著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上升為國家戰略,成德同城化協同效應已經初步顯現,近期到德陽投資興業的優質客商明顯增多,“投資德陽就是投資成都”正逐步成為共識。

  對於成德兩地的企業而言,只要抓住用好成德同城化帶來的戰略機遇、政策紅利和市場潛力,主動借勢能、藉資源、借渠道、借平臺、借人才,就能在更大範圍更高平臺集聚資源要素,迎來新一輪蝶變,實現更高質量發展。

  市委八屆十二次全會明確提出,探索行政區和經濟區適度分離改革,深化邊界試驗區建設。“任務書”變成了“施工圖”。今年,廣漢—青白江、什邡—彭州、中江—金堂陸續簽訂合作協議並制定交界地帶融合發展實施方案,規劃面積3088平方公里,將實施重點項目52個,總投資3644億元。

  產業共興:優勢互補協同發展

  11月2日,德陽國際鐵路物流港,大貨車疾馳如風,每個工作人員臉上都寫滿了“忙碌”二字。

  在同城化發展格局中謀變。目前,德陽國際鐵路物流港與50公里外的成都國際鐵路港已組建成德物流港合資公司,編制了成德臨港經濟產業帶項目131個,總投資2644億元;共同發佈成德臨港經濟產業帶投資“機會清單”,其中23個投資項目投資額約400億元。

  不只在物流方面加強合作,兩地政府、產業功能區、企業之間採取“總部+基地”“研發+製造”“頭部+配套”等協同發展模式,進一步加強產業合作互動和科技創新協同,區域產業協同發展成果顯現。

  幾天前,凱州新城召開規劃設計成果彙報會,標誌著凱州新城規劃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以產業功能區聯動為載體,以產業協同為重點,凱州新城探索借鑑“飛地經濟”“園中園”或“共建園”等合作模式,重點推進中江與金堂邊界產業合作,主動承接成都產業疏解,推動成都“東進”區域相關產業與凱州新城產業錯位發展、互補發展。

  一週前,在成德眉資產業鏈項目合作集中籤約儀式上,德陽與成都重點企業簽訂了“航站樓及軌道交通配套結構件製造基地”“新型電纜生產基地建設”等5項合作協議,涉及裝備製造、食品生產相關領域,簽約金額逾15億元。

  三個月前,好消息傳來。由德陽聯合成都共同推薦的“成德高端能源裝備產業集群”,在國家工信部2020年先進製造業集群競賽中勝出,獨攬全國能源裝備分包集群第一位。按照國家遴選培育一批先進製造業集群試點示範的安排部署,成德兩地將獲得中央財政專項資金補助1000萬元,用於打造國際知名的優勢製造業集群。

  目前,德陽與成都企業在裝備製造、通用航空、軌道交通等領域已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配套合作。東方電氣為國家電投等電力企業提供電力設備配套,中國二重為成飛集團、成發集團等航空航天企業提供鑄鍛件配套。

  成德兩地在西南地區最早提出同城化發展理念,在未來成都都市圈的產業生態中,成都作為國家中心城市,主要發展現代服務業和具有高技術、高附加值的先進製造業。德陽作為周邊城市,將進一步強化協作功能,大力發展與成都相配套的先進製造業,努力成為成都的“蘇州”和“東莞”,支撐成都都市圈提升產業競爭力。

  服務共享:同城而居 無界生活

  “幸福就在這一刻。”在德陽市區購買了一套新房的陳鑫充滿了幸福感,“我的公積金是在成都繳存的,但可以在德陽貸款購房,這樣的利民政策加速了成德兩地百姓流動。”

  今年3月,成德眉資四地簽署了住房公積金同城化發展合作協議,積極推動政策全面協同、數據互聯互通、系統共建共享、人才共育共進。四地職工可“異地通辦”退休提取、異地轉移接續及異地貸款受理等事項。1—9月,全市共發放成都繳存職工在我市購房貸款470筆、1.6億元,增長102.6%、119.7%;德陽繳存職工在成都購房貸款601筆、3.3億元,增長472.4%、509.7%。當前,成德兩地公積金中心正全力推進新一代住房公積金管理系統及服務平臺共建,預計明年3月同時上線,實現兩地住房公積金政策趨同、流程趨同及數據共享。

  成都的醫療資源正逐漸向德陽聚集。在綿竹市人民醫院,患者李蘭香坐在華西專家面前就診,一直未查明的病因終於查實,心中的石頭也終於落地。“以前掛華西醫院的專家號,一個月都掛不到,現在在本地就有華西專家坐診。”李蘭香內心的激動寫在臉上。

  全市20家醫療機構與華西醫院、省人民醫院、成都軍區總醫院等優質醫療機構簽訂合作協議;綿竹市、廣漢市先後與華西醫院、省人民醫院建立託管緊密型醫聯體;市精神衛生中心加入省精神衛生中心跨區域醫療聯盟。省人民醫院擬託管市二醫院,成都中醫藥大學附屬醫院擬建德陽分院。成德兩地開通異地聯網結算醫藥機構增至14515家、增長98%。

  同城化在教育領域也有具體呈現。德陽成都外國語學校已於今年9月開學,德陽天立、巴川公學招生規模持續擴大。“我們不用再捨近求遠去成都,今後在德陽就能享受成都的優質教育資源。”德陽成都外國語學校的學生家長鄧仁成說。

  工作在成都,生活在德陽,兩地如居一城,在德陽不僅能享受到成都的優質公共服務,更能享受到優質的人居環境。近日,生態環境部通報了2020年9月全國環境空氣質量狀況,德陽空氣質量在全國168個重點城市中排名第13位,今年以來首次進入前20名。隨著龍泉山城市森林公園、龍門山生態屏障、大熊貓國家公園試點、沱江流域生態廊道、天府綠道生態帶建設加快,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沃野千里的美麗畫卷正徐徐展開。

來源:四川新聞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