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類電商穩定跑量技巧

二類電商穩定跑量技巧

二類電商之所以越來越受到重視,越來越能在這個時代賺到不菲的利潤,一個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精準”。相比較傳統媒體的陳舊廣告形式,二類電商通過網絡營銷能為廣告主帶來更為確切的效果與回報,而這類推廣方式離不開我們在信息流公域流量池平臺上的廣告投放。

上文有講述到我們投放的測試,當我們獲得了投放維度的信息後便是設置出價方式,充值金額,讓我們的廣告在平臺上“跑”起來。如何跑呢,眾所周知是燒錢,那怎麼燒錢,這個問題是所有廣告主的心頭難,畢竟涉及到金錢的問題我們都會權衡再三。而我們二類電商的廣告主,不僅要考慮權衡再三的省錢不能讓廣告費飛一樣的消耗掉了沒有任何轉化成交,又害怕錢拿出來了,卻又花不出去,沒辦法消耗廣告費用,讓自己的廣告跑量。

在我們投放之前,

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二類電商中幾個常見基本“燒錢方式”術語:CPA、CPM、CPC.

他們的英文全稱與基本含義分別是:

1.CPA(Cost Per Action) 每行動成本。CPA是一種按廣告投放實際效果計價方式的廣告,即按回應的有效問卷或註冊來計費,而不限廣告投放量。

2.CPM(Cost Per Mille) 每千人成本。CPM是一種展示付費廣告,只要展示了廣告主的廣告內容,廣告主就為此付費。

3.CPC(Cost Per Click) 每點擊成本。CPC是一種點擊付費廣告,根據廣告被點擊的次數收費。


二類電商穩定跑量技巧

通過以上信息我們知道:

(1)CPM只在第一步收取廣告費用,即媒體只需要將廣告對廣告受眾進行了展示,即可向廣告商收取廣告費用。

(2)CPC只收取第二步費用,消費者看到廣告後並進行了點擊行為以後,媒體向廣告商收取廣告費用。

(3)CPA處於第三步,即消費者有看到廣告後並點擊了廣告,進一步瞭解活動情況後在廣告主的網站完成某些特定行為(例如填好貨到付款的表單等)。

當我們把這些出價策略前加的單詞“o”都是英文單詞optimized的首字母,意思為“優化”,所以所有加o的廣告都可叫做,按目標轉化出價(OCPA,OCPM,OCPC),比如OCPC還是按照cpc收費,但是按照廣告主的效果額外做了優化,這個優化實現方式就是讓廣告主告訴系統你的優化目標具體是什麼,你願意為這個優化目標每一次付出多少錢。


二類電商穩定跑量技巧


二類電商穩定跑量技巧

當我們理解了這些出價方式以後,我們再解析一下廣告獲客的流程:

1,展示給用戶

2,有用戶點擊進入

3,用戶在落地頁上下單

很明顯的與CPM,CPC,CPA這三種方式相吻合。我們把展現給用戶,用戶點擊進來的幾率稱為CTR(點擊率),把點進來的用戶下單的幾率稱為CVR(轉化率)。這三個步驟很明顯的按順序排列成一個漏斗,將消費者層層篩選。

在我們投放計劃和素材都已經優化過(方式可以查看以往文章)後,就可以先從展示量開始著手操作,這時候我們需要考慮的就是橫向維度,就是競爭對手。我們需呀考慮的就是上述文章的,你願意為這個優化目標付出多少錢,你比競爭對手出價高,流量就會向你這個投放的廣告傾斜。

ECPM(展現權重)=CTR(點擊率)*CPC(點擊價格)*1000

舉個例子:廣告主A的CTR是1%,後臺出價的CPC是0.5元,廣告主B的CTR是3%,後臺出價CPC是0.4元,僅從出價上看,似乎是A原意付出更多的代價,但是實際情況,十有八九是B會獲得更多的流量,因為根據上面的算法,B的eCPM初步測算為12元,A的eCPM初步測算僅為5元。

由上述可知,點擊率、出價決定了展現的高低,只有當CTR和CPC的乘積夠高時才會獲得高展現。所以在我們的素材製作的足夠好的時候(素材製作的乾貨可以查看以往文章)合理的設置出價價格,只要展現權重比競爭對手稍高一點,便能跑出很大量出來。


二類電商穩定跑量技巧

長線維護

在我們投放完我們的廣告素材後,不是就到這一步就為止了,量跑起來並非朝夕(排除那些一夜爆單的個例不提)。我們需要對投放計劃進行調整和維護。這樣才能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讓廣告達到最大限度的曝光跑量。

對於我們廣告主來說,長線的維護是主要是對細節的考校,主要是以下幾點:

1. 廣告全部上傳後,請務必再檢查一遍所有定向設置是否正確

2 .雖然不可能一直盯著,但半個小時請看一次後臺的情況,並根據數據做出調整

3. 效果平臺運營沒有周末

4. 請牢牢記住賬戶每日的正常消費曲線與每個時間段應該達到的大致流量

5.保證戶裡有充足的資金流保證廣告投放的消耗,因為如果投放計暫停後就很難再回復到大流量的巔峰狀態了。


二類電商穩定跑量技巧

數據參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