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雨时节捡菌忙

好雨时节捡菌忙

云南地处高原地域,山地多、平地少,森林植覆盖率高,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植物王国的美称,夏季雨量资源丰富,为野生菌的生长提供了天然的温床。夏季,云南菌子之多,品类之繁,是他处所不可比的。我的家乡地处有着“世界野生菌王国”之誉的南华,云南之菌品又以南华所产最为好,南华县地处滇中高原,哀牢山脉沅江、红河水系,龙川江畔,菌类资源丰富,境内林木资源丰富,各民族食菌的历史已跨越了几百年。

好雨时节捡菌忙

时下,正是野生菌大量上市的季节,人们竟相尝鲜,一品这大山和自然的馈赠。记得小时候,每年雨季上山捡菌是最乐干的事情。六月一过,雨季基本到来,下过几天小雨后,野生菌就相继出土了,这时就是上山捡菌的最佳时候了。村中孩童或三个一群、五个一起背起小竹篮,去村后的大山中,在高大的林木间自在穿行,嬉戏其间,纵管摔得满身泥土,也乐此不疲。将这人间的尤物拾回家,来一次嘴巴与美味的邂逅。

好雨时节捡菌忙

那时的农村,日常的生活菜品远没有如今这般丰富。山上的菌类很多,却不多采食,唯对青头菌、铜绿菌、干巴菌、鸡油菌、虎掌菌、大红菇以及一种名为“大把菌”的菌类青睐有佳。青头菌,菌冒微青,菌干雪白,无毒,可生吃、可以切成薄片放在炭火上烤,上面刷一层猪油,口感清脆、鲜甜,鲜香无比;

好雨时节捡菌忙

铜绿菌,正如它的名字一样,整个菌株微黄略橙色,菌冒内沿有孔雀石的蓝。这类菌味芳香,无需过多加工,只需切点自家腌渍的陈年火腿,加入青椒一炒,端上饭桌即是一道美味;

好雨时节捡菌忙

干巴菌样貌不雅,常藏于松树下腐殖的松毛树叶里边,远远看去如同一坨干瘪的黄牛屎,无甚观赏价值或被踩塌了的马蜂窝。可你要是吃它一回,却终生难忘,此菌味芳香,质地粗糙,但入口很有嚼劲,回味无穷,市场价格也水涨船高,是城里人稀罕的美味。汪曾祺先生在其《昆明的雨》里说:干巴菌,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而入口便会使你张目结舌:这东西这么好吃!

好雨时节捡菌忙

鸡油菌,色泽鲜亮,黄如鸡油,但其味微苦,华而不实,多不为捡起菌人所爱,但此菌采摘回来腌辣酱却不失为一道美味,终年可食,是极好的开胃菜;而虎掌菌,其形状如老虎脚掌,菌冒外黑内白,有芳香味,不易鲜吃,与鸡油菌一样以开水焯后腌辣酱最佳;大红菇,名大红菌,状如红伞,其菌冒外,菌干鲜红,味鲜脆软绵,是煲汤的好料,据近几年的科学研究,此菌多吃能增强免疫力,甚至有的企业为此发明出的大红菌口服液在市面销售。而大把(去声)菌,这种菌类菌冒小厚而圆,略带黄褐色,有核桃大小,而它的根却很粗壮,上面饰以铁链般的纹饰,这些纹饰也成为人们辨识此种菌类的标识。其实,这种菌就是白牛肝,吃起来口感滑腻,不怎么好吃。

好雨时节捡菌忙

然而,农村孩子都晓得美味如菌子,也会暗藏杀机。误食、烹饪方式不对、火候掌握不好,都可能中毒。有些菌类,如“黄罗伞”是一种外表美丽、菌干高大,肉质细嫩,说它在菌中“风华绝代”也不为过。可这类菌有毒,以前乡下人常说:要吃黄罗伞,买好棺材板,说的就是说吃了这种菌的后果。又比如石灰菌,还有一种类似大红菇的毒菇,他们常常以艳丽的外表武装自己,可自身却剧毒无比,人吃之必中毒。

好雨时节捡菌忙

可人们对于野生菌鲜之美味的口欲是无法克制的,年少时,每到食菌的季节,四邻八寨总有吃菌中毒的,轻一点的一家之中只有个别中毒,而其他人没事,如果抢救及时,却也无碍。严重的,一家之中全家身亡,惨不忍睹。记得上小学时,邻镇的一家六口人,因捡回了几朵松露,炒着吃后当晚全家中毒,可怜三个孩子吃得最多,就这样断送了鲜活的生命。所以那时,大人时常说,这菌子虽美味,但看看他地方被闹(毒)的家庭,不吃也罢,所以在农村的那几年,也就很少吃菌了。鲜美如鸡枞,火候不好,或是烹饪方式不对,也能成为一剂毒药。小时候上山捡鸡枞,长在桉树下的都会舍弃不要,烹饪鸡枞也不用桉树的柴,这是祖辈留下的遗训,虽然大人们都不知道有何缘由,但始终不渝的遵循着。

好雨时节捡菌忙

离家十几年了,这十几年间,再无有到村后山的森林里捡菌的经历。尽管如今的生活已比十几年丰富得多了,都市里餐桌上的食物琳蓝满目,可难得有那一碗菌的鲜美。这不禁激起我心中那一缕淡淡的乡愁,家乡后山的森林更加茂密了,翠绿的山间又多出了几个孩童的身影,他们在林间嬉戏奔跑,依稀是我,可终究不是我,我只能将那美味的记忆长存心中,待夜深人静时,悄悄品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