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企業管理實踐中人性、制度建設與企業文化的有機結合

注:人性、制度、文化這都是從哪裡來到哪裡去的終極問題,本人學識淺薄,只能就三者關係發表一下淺顯的看法,本文的初衷,與日前和企業家談話有感。

人之初,性是本善,還是本惡,眾說紛紜,就交給哲學家去思考辯論去吧。社會上,一直表現得溫良恭儉讓的“好人”會做惡事,一直聲名狼藉的“壞人”也會去做善事。而所謂的“善惡”標準又是什麼?在哪裡?所以人性的善惡不是靜止的,一成不變的,它也不是絕對的,人性的善與惡是動態的變化的,受所處環境影響限制的,是辨證對立統一的關係。企業家在管理實踐中要做的是不能迴避人性,不能靜態地看待人性的善與惡,要用發展的眼光辨證地看待人性的善惡。

傳統的民營企業家在發展的初期,在起步階段,大多一窮二白,沒有多少資源,憑得是敏銳地捕捉市場機會的能力,敢闖敢幹背水一戰的精神,憑的是企業家個人的魅力,通過血緣親緣地緣關係聚合了一群信任企業家的“窮哥們”創業團隊,活下去是唯一的出路,企業組織建設、制度建設、規範化管理和企業文化對當時的的民營企業來講,都是奢侈品,太遙遠,企業管理靠得是人性中的信任尊重和自覺,這些“善”的方面。企業家圍著客戶轉,大家圍著老闆轉,執行力非常高,所以初創階段的管理更多是“人治”。

淺談企業管理實踐中人性、制度建設與企業文化的有機結合

本圖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絡處置

企業逐步發展,業務壯大,產品豐富,規模擴張,解決了活下來的問題,但企業的事情就越來越多,企業需要的幹部員工越來越多,企業需要管理的事務越來越複雜,運營越來越困難,企業的管理半徑越來越大,企業家開始發現,初創期的信任尊重自覺的“人治”管理模式逐步失靈,人性中“善”的方面淡化了,創業團隊的心態和做事的狀態發生變化,新引進團隊不能適應企業原來的管理風格,新老團隊無法快速有機融合,團隊的穩定性和團隊的執行力下降,甚至影響到公司的經營和發展,企業的管理遇到了瓶頸。

企業由生死一線活下來到有一定規模,企業發生了變化,環境發生了變化,日子好過了,勢必有些創業團隊心態發生變化,這是人性使然,我們不能忽視更不能逃避這一客觀規律,而應該積極地面對這一問題去化解這一問題,沒有什麼只能共患難不能同甘苦,創業的目的不是為了吃苦患難,而是有奔頭,過上物質和精神富足的生活,這才是人性。

同樣企業新入職的員工,他們沒有經歷過創業過程,未必瞭解過去創業的艱難,他們入職的目的,也是為了生活事業有奔頭,過上物質精神富足的生活,而不是到企業來磨練意志憶苦思甜的,這也是人性。

所以在此基礎上,企業家要做的是,一方面因勢利導,擁抱變化,調整策略,從人性的角度正確地辨證地看待企業的發展帶來的新老員工的心態和需求的變化,平衡好企業發展與員工價值與回報的問題,通過文化和機制解決幹部隊伍建設的問題;另一方面企業家要構建法制化的管理制度,解決企業的規範化經營管理模式的問題。

關於企業的規範化建設,企業家要在多年行業摸爬滾打奮鬥的成功經驗基礎上,認識到企業管理薄弱的地方,還要拋棄抱殘守缺的觀念,擁抱時代的變化,敢於否定自己不足之處,鳳凰涅槃,浴火重生。首先在企業的頂層設計方面,首先保證企業家創始人的核心利益,然後考慮原創業團隊優秀骨幹的權益,還要不拘一格降人才,吸納新團隊優秀骨幹加入,保證團隊的持續的戰鬥力。審時度勢科學系統地做好企業的發展規劃,確定階段性發展目標,唯才是舉、選賢與能、匹配資源進行組織再造,夯實企業基礎管理,儘快彌補短板,量體裁衣推進企業系統化制度化流程化建設,做到產品標準化,管理精細化,組織高效化,薪酬規範化,經營數字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實現企業的“法制”建設。

淺談企業管理實踐中人性、制度建設與企業文化的有機結合


企業需要的是德才兼備的好乾部,德才兼備的幹部不代表沒有自己的正當的物質利益訴求,二者是不矛盾的,一味地要求幹部德才兼備而忽略幹部的正當利益訴求,反而是反人性的,是耍流氓。我們一方面承認德才兼備而又公而忘私的幹部是好乾部,是組織應該大力弘揚和樹立的榜樣,同時組織應該對這種好乾部做出物質和精神的雙重獎勵,不能因為他們沒有主動提出訴求而漠視他們應該享受的利益和回報,做好對德才兼備公而忘私型幹部的提拔和任用。同時對於幹部先公後私,合理表達自己的利益訴求,我們認為是合理的,是人性的需求,我們要根據情況滿足,企業家要樹立企業發展員工受益的思想,讓奮鬥的幹部享受到發展的價值回報。

同時對於先私後公的幹部要認真進行思想教育,制止和批評挽回,屢教不改者調崗辭退;對於損公肥私觸犯公司利益踐踏公司管理紅線的幹部,不管過去做出多大貢獻,不管有多大能力都要嚴刑峻法,嚴格按照法律和規章制度執行,做好乾部的退出管理。對於人性中“惡”的東西不去旗幟鮮明地反對制止和鬥爭,都是“偽善”,是對“善”的巨大嘲諷。

懲惡揚善仁愛是弘揚人性彰顯人性的偉大,它也是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企業家在治理企業時,除了依靠系統化規範化制度化的企業管理模式,還要用文化來引領人,旗幟鮮明地告訴幹部員工什麼樣的價值觀和行為是企業需要的,什麼樣的思想和行為是企業深惡痛絕堅決打擊的。所以企業的文化不是拿來主義,是伴隨企業一路發展沉澱修正提煉出來的,是企業的價值觀和方法論。

在中國的企業談文化,離不開傳統文化,我們應該看到幾千年的華夏文化浩浩蕩蕩,一路走來,有燦爛有陰暗,有融合有撕裂,萬萬不能照搬照抄,要批判地繼承和揚棄,要堅決拋棄傳統文化中糟粕的東西,特別是傳統文化中帝王將相愚民控制使百姓盲目順從的思想,那是反人性的,是惡的,必須堅決摒棄。當下有些管理機構披著傳統文化和高科技的外衣,幫助企業家吸食精神鴉片,行愚民控制之術,這是嚴重反人性的,終將品嚐惡果。

淺談企業管理實踐中人性、制度建設與企業文化的有機結合

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及時聯絡處置

一方面我們反對從精神層面來綁架愚弄員工順從企業的控制,忽視員工合理的物質訴求;同時我們也反對物質至上金錢開路的刺激理論,忽略了文化思想的建設,幹部心中就沒有正確的是非觀,只有得失觀,最後企業用金錢培養出來的一定不是感恩的人,一定是一群唯利是圖的人,因為在他們心中,評判的規則只有金錢的得與失,什麼企業利益客戶價值管理制度統統讓路,企業一有風吹草動,最先離職的一定是他們。

所以企業管理,在解決幹部隊伍方面,即要重視文化建設,倡導正確的是非觀,用文化引領人,求大同存小異。又要重視物質層面的價值回報,讓德才兼備公而忘私者讓奮鬥者讓價值創造者獲得企業發展的紅利,平衡好工作和生活的關係,過上物質和精神雙富足的生活。 而在運營管理方面,必須由“人治”到“法治”,實現產品標準化,管理精細化,運營系統化,經營數字化,量體裁衣地構建一套適配的管理模式,實現企業管理的長治久安。

淺談企業管理實踐中人性、制度建設與企業文化的有機結合

正基力組織幹部管理模型

我們看毛主席在工農紅軍初創時期,一方面通過三灣改編,將黨支部建到連隊,加強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當時的宣傳口號是打土豪分田地,跟著紅軍幹就能吃飽飯,並沒有過多宣揚共產主義,沒有迴避農民吃飽飯的物質訴求問題,反而贏得廣大勞苦大眾的支持。同時旗幟鮮明提出三大記錄六項注意(初期),嚴明紀律,保證軍隊戰鬥力。憑藉著這些實事求是的強有力的措施,帶領紅軍一步一步走向勝利。

淺談企業管理實踐中人性、制度建設與企業文化的有機結合

2017年作者攝於韶山紀念館

企業管理,原點就是對人性客觀的思考,脫離了對人性科學的管理,都是不健康的,形而上學的東西。在此基礎上,企業還要堅定不移地建立以“法”的思想為指導的制度化管理模式,以“文化”為指引的平衡好公私關係的幹部管理體系。 通俗地講,企業管理中,人性是靈魂,法治是筋骨,而文化則為精氣神,三者是有機地統一在一起,脫離了人性,法治和文化就沒有了靈魂,是僵化的;脫離了法治,企業就是務虛的,無法長治久安;脫離了文化,企業就是缺少了精氣神,失去了特色。企業家帶領企業在突破生死線,度過初創期後,要儘快擺脫“人治”的局面,在尊重人性的基礎上科學地進行企業的“法治”和“文治”建設,推動企業健康持續發展,回饋自我,回饋員工,回饋社會。

淺談企業管理實踐中人性、制度建設與企業文化的有機結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