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分析——因疾病引发的工伤情况怎么处理(粉丝案例)。

案例分析——因疾病引发的工伤情况怎么处理(粉丝案例)。

案例分析——因疾病引发的工伤情况怎么处理(粉丝案例)。

《案例分析》

通过描述我们可以发现几点问题

1、打工因高血压导致脑出血,经治疗卧床不起是否属于工伤。

2、工作8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3、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购买保险。

4、赔偿15000元是否合理。

5、签订的赔偿协议是否有法律效应。

案例分析——因疾病引发的工伤情况怎么处理(粉丝案例)。

《问题解答》

1、关于是否属于工伤的问题: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因此,要是职工在工作时间突发疾病的话,那么也是构成工伤的。

况且用人单位在用工前并没有安排员工体检,而且没有告知员工高血压不能胜任工作。

再者高血压是常见病,员工可以胜任工作8年,说明病情并不严重。

因此,案例描述情况是可以确认属于工伤的,不然用人单位也不会协商赔偿。

案例分析——因疾病引发的工伤情况怎么处理(粉丝案例)。

2、工作8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第八十二条规定: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8年时间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可以到当地劳动管理部门咨询如何赔偿,工作证明是有当事人提供还是由用人单位提供各个地方规定不一样,可以先咨询。

如果由当事人提供的话,可以找工友签字证明一下,或者工资发放记录等。

案例分析——因疾病引发的工伤情况怎么处理(粉丝案例)。

3、用人单位没有为职工购买保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生育保险)

用人单位未按法律要求为职工缴纳保险,哪怕是工伤保险一项,所以才会造成职工享受不到国家工伤保险待遇,需要用人单位自己承担,可见害人害己。

用人单位未给职工缴纳保险的,可以到当地劳动部门索赔补齐,费用分两部分,用人单位承担其8年需补缴的费用,职工本人承担8年需缴纳的部分。

案例分析——因疾病引发的工伤情况怎么处理(粉丝案例)。

4、赔偿15000元是否合理:

工伤主要费用包含医疗费、住院期间生活费、停工留薪期间的工资、伤残赔偿金等。

依据《工伤保险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第三十九条 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这里比较复杂,这里就不拆开细讲了,咨询当地劳动管理部门后,他们会给出一个详细赔偿金额。

案例分析——因疾病引发的工伤情况怎么处理(粉丝案例)。

5、签订的赔偿协议是否有法律效应。

这一点就没有这么明确了,首先签订了赔偿协议,对方就可以以此作为协商处理的证据,不管对方有没有当你的面签字或盖章,只要你签订了,就生效,他们可以后签。

但是有两点又可以推翻,第一是协议约定乙方是当事人,而非其妻子,在当事人未丧失签字能力前,没有签订授权书的情况下不能代表当事人本人意愿;第二点是用人单位以方便入账为理由,让当事人妻子签订协议,在没有告知详细情况和利害关系的情况下,可以理解为农村妇女什么都不懂得情况下签订的无效协议。

案例分析——因疾病引发的工伤情况怎么处理(粉丝案例)。

《总结》

不管是用人单位还是劳动者,在雇佣和打工前一定要多了解法律常识,遇到事情后提高法律意识,主动寻求法律帮助,谢谢大家看我啰嗦。#头条职场# #微头条话题# #社会# #工伤# #职场# #法律# #青云计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