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國玉璽竟然不是和氏璧做的?那是什麼做的?

​ 得玉璽者得天下,相信很多人都聽過這句話,可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皇帝的玉璽有很多塊,傳國玉璽就只有那麼一塊。據說傳國玉璽由和氏璧製成,這是真的嗎?王莽、孫堅都對這塊兒傳國玉璽爭搶不休,又是為什麼呢?今天就讓大家認識一下在國家寶藏裡沒能出現的國寶傳國玉璽。

傳國玉璽是秦始皇下令打造的,故事發生在秦始皇統一中國之後,秦王嬴政即位後,與太后長期私通的文信侯呂不韋怕姦情,被長大成人的秦始皇發現,於是派嫪毐扮成宦官混入宮中。嫪毐很快就得到了太后的歡心,還生了兩個兒子,被封為長信候。始皇九年,有人告發嫪毐,嬴政下令審查。嫪毐害怕真相暴露,便偽造假的玉璽罰發兵作亂,結果被嬴政發現,他發兵打敗了嫪毐。嫪毐被車裂,宗族也被全部誅滅。

皇帝的玉璽不只一塊,但傳國玉璽獨一無二

傳國玉璽竟然不是和氏璧做的?那是什麼做的?

秦始皇一統中國後。吸取嫪毐偽造玉璽謀反的教訓,決定製作一套國璽,並由自己親自執掌佩戴,以免發生類似事件。他規定天子之印獨稱璽,群臣以及百姓印章只能稱之為印,又規定玉作為璽的專用材料,官印和百姓印不得以玉為才,這樣玉璽便成為皇帝的專利。

這套國璽分別是皇帝之璽,皇帝行璽、皇帝信璽,天子之璽,天子行璽、天子信璽。而最特別的那個傳國玉璽,則有另外的說法。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為以後歷代帝王相傳之印興,是奉秦始皇之命所打造的。玉璽正面刻有李斯所書“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皇權神授,正統合法執行。據三國志記載,傳國玉璽方圓2.2到2.3cm左右,所以傳國玉璽差不多火柴盒大小。

傳國玉璽並非和氏璧打造,很可能來自與藍田玉

傳國玉璽竟然不是和氏璧做的?那是什麼做的?

相傳傳國玉璽由和氏璧打造,因為和氏璧有著傳奇故事,讓人們更願意相信傳奇的傳國玉璽必須是這塊兒傳奇玉石打造的,可是在正式的秦,西漢文獻中並沒有明確記載傳國玉璽是由和氏璧改造成的,直到唐朝文獻中才出現把和氏璧做成傳國玉璽的記錄。但是歷史記載,和氏璧是圓形片狀,的中間有孔,而傳國玉璽通常呈立方體形狀上有鈕,便於抓拿蓋印,如果要把一個圓形片狀魚改成璽,想來是沒有什麼可能的。因此,傳國玉璽的原材料是和氏璧,不過是人們對於傳奇事物的一個美好幻想而已。

和氏璧由楚玉製得,楚玉出自楚國,而古代很多記載說傳國玉璽由來自陝西的玉雕成,楚國和陝西就不在一個位置,這就否定了由和氏璧雕成的說法。除本文所說,還有《後漢書光武帝紀》引《玉璽譜》曰:“傳國璽是秦始皇初定天下所刻,其玉出藍田山。”《文獻通考》也說:“其玉出藍田山,題李斯書。”

自秦始皇打造出傳國玉璽後,後是各朝各代的帝王們都爭相搶奪塔,有了這方玉璽,才是正統合法的,得到上天認可的皇帝,因此也有得玉璽者得天下的說法。

唐朝滅國之後消失人間

傳國玉璽竟然不是和氏璧做的?那是什麼做的?

原本秦始皇想要把他的這一塊傳國玉璽,傳至萬代,可沒想到他的江山傳到秦二世,就便亡國了。從此以後這塊代表著至高無上權力的玉璽,變成了歷代帝王的爭奪對象,為傳國玉璽增加了更多神秘色彩。

秦朝覆滅以後,劉邦是第一個拿到傳國玉璽的人,當年項羽和劉邦打賭,誰第一個進咸陽城誰第一個就稱王。劉邦進入咸陽以後,不費一兵一卒子嬰就舉行了投降儀式,將傳國玉璽獻給了劉邦。

劉邦建立西漢以後,這塊傳國玉璽變成了西漢歷代皇帝的傳承國璽。西漢末年,王莽篡位劉氏漢王朝被顛覆,王莽當時命令他的弟弟王舜,進宮向其姑母孝元太后逼要傳國玉璽。孝元太后大怒之下,將玉璽摔在了地上,撞破了一個角。後來王莽拿到手以後用純金將這個角補上。

西漢王朝覆滅,傳國玉璽又落入到了東漢開國皇帝劉秀之手。到了東漢末年,十常侍作亂,漢少帝夜出北宮,卻將傳國玉璽給丟了。下面這段歷史相信很多人都瞭解過,各路諸侯聯合討伐董卓,孫堅作為先鋒部隊,攻入長沙。孫堅在長沙的南城甄宮井撈出一具宮女屍體,在宮女的錦囊中的一個金鎖鎖著的小匣子裡發現了玉璽。

孫堅死後,袁術貪圖玉璽,拘捕了孫堅的妻子,最後奪得了玉璽。袁術兵敗身亡以後,玉璽又落到了曹操的手裡。時間推進到西晉統一後,前面這段時間玉璽都是掌握在曹魏政權手裡,天下歸晉,司馬炎得到了玉璽。

西晉滅亡以後,傳國玉璽流落到北方16國。後來不知道哪位好心人將傳國玉璽獻給了東晉的皇帝,就這樣,這塊傳國玉璽又回到了中原皇帝手裡。

東晉滅亡以後,玉璽被劉裕得到,後來這塊玉璽,在南朝宋,齊,梁,陳中流傳。等到楊堅結束了300年的戰亂紛爭,統一了天下後,建立隋朝,傳國玉璽落到楊堅手裡。隋朝末年,楊廣被宇文化及殺死,傳國玉璽被宇文化及所得,竇建德打敗宇文化及後,玉璽又落到了竇建德手裡,竇建德兵敗後,傳國玉璽又到了李淵手裡,從此以後,這塊玉璽在唐朝傳了370年。

公元939年,後晉石敬瑭引契丹軍包圍洛陽。後唐末帝李從珂懷抱傳國璽,登玄武樓自焚,從此真正的傳國玉璽就此失蹤。雖然後世多次冒出現寶的故事,但是傳國玉璽的真偽已經無法鑑定了。對於這方帶著神秘色彩的玉璽,歷代謀帝王之位者,你爭我奪,致使該傳國玉璽屢易其主,輾轉於神州兩千餘年,忽隱忽現,終於銷聲匿跡,至今杳無蹤影,令人嘆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