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國玉璽的來歷

玉璽歷朝歷代都是國之重器,但是在太平天國運動中,玉璽也成了影響運動成敗的工具。

太平天國玉璽的來歷

太平天國是近代史上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它存在的時間不長,意義卻很大。它建立完整的制度,有法度,佔領的領土也很大,差點就打敗了清王朝。一個龐大的國家,就必須有文件來往,這個時候皇帝使用的印章就是玉璽,顯得格外搶眼。每朝每代都對玉璽看得十分重要,袁紹袁術就是玉璽之爭而死。

當時太平軍圍攻長沙,戰事膠著,長沙有左宗棠出山鎮守,擔任幕僚,為清軍出謀劃策,長沙久攻不下!石達開在河西的勝利,極大地鼓舞了圍城的將士,不少將領向楊秀清提出:趁此機會,再次攻城。楊秀清沒有立即答應,他要和洪秀全商量。楊秀清沒有立即答應,他要和洪秀全商量。將近黃昏,洪秀全帶著一班侍衛,悄悄來到妙高峰上。他屏退左右,與楊秀清閉門密談了半夜。

太平天國玉璽的來歷

第二天中午,一樁天大的喜事在太平軍將士中傳開。原來,楊秀清的幾個親兵在藥王廟的神座下發現一顆前明的傳國玉璽。這玉璽四寸見方,上鐫五龍交扭,刻著“天地齊壽,日月同輝”八個篆字,裝在一個檀香木匣內,用金鎖鎖著。經隨軍的博學文人鑑定,的確是真正的國寶。他們紛紛猜測,不能理解明朝的傳國玉璽何以藏在藥王廟的神座下。後來,還是楊秀清解釋得最好,眾皆欽服。

太平天國玉璽的來歷

楊秀清說:“當年吳三桂引清兵入關,原是想借滿人的力量自己做皇帝,故在明朝宮中搜得這顆傳國玉璽,秘密保存。後滿人稱了帝,封他為平西王,他心中不服,但兵力單薄,無可奈何。吳三桂到雲南後招兵買馬,擴大實力。康熙十二年,與靖南王耿精忠、平南王尚可喜之子尚之信發動叛亂。吳三桂從雲南打到湖南,佔領了長沙。他原想在長沙稱帝,後來時局不利,便撤退到衡州,匆忙之中,將這顆玉璽藏在藥王廟神座下。吳三桂雖然兵敗,但是想過皇帝的癮,於是在衡州稱起帝來。當時清兵已圍住了衡州,他一時無法到藥王廟取玉璽。不久,吳三桂一命歸天,藏璽的人也都戰死了,誰也不知道這顆玉璽的下落。今天,天父天兄將這顆傳國玉璽賜給了我們。我們的天王陛下是真正的真龍天子。”

太平天國玉璽的來歷

楊秀清的解釋與歷史事實很相符合,這顆傳國玉璽的真實性是不容懷疑的。全體將士興奮至極,尤其是那些廣西過來的老兄弟們,自覺地焚香禱告,眼中流出無限激動的淚水,感激天父天兄將清妖的江山賜予天國,決心一舉攻克長沙。當天夜晚,洪秀全召開全體高級將官會議。在莊嚴隆重的氣氛中,洪秀全出來和大家見了面。因為玉璽的發現,天王在眾人眼中儼然已是登基的天子,全體將官自覺地跪在洪秀全的腳下,山呼萬歲。在大家的無限虔誠之中,楊秀清給洪秀全遞來一個詭譎的微笑。這個微笑,只有洪秀全心中明白。

太平天國玉璽的來歷

洪秀全今年三十九歲,身材高大魁梧,面孔英俊,留著淡茶色鬍鬚。他與人突出的不同是耳小而圓。現在,他端坐在臨時鋪就的龍椅上,威嚴地說道:“天父天兄將明朝的傳國玉璽賜予我們,是清妖朝廷的結束,漢人重坐江山的象徵。我已命令工匠將前明的璽文磨去,刻上‘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國’十個大字。”腳下歡聲雷動。待大家的心情平靜下來後,洪秀全繼續說:“諸位兄弟在長沙城下圍攻兩個多月,給湖南清妖以沉重打擊。清妖目前是坐困危城,一籌莫展。我們在攻克道州時,便制定了‘直前衝擊,循江而下,略城堡,舍要害,克復武昌,號令天下’的大計。目前我軍士氣正盛,糧草充足,連日江水暴漲,正是我軍浮江北下的大好時機。各軍今夜做好準備,蒐集船隻,明早登船,撤離長沙。


太平天國玉璽的來歷

從太平天國玉璽的誕生來看 ,控制天下的哪是什麼玉璽,是人心啊!


上述片段參考《曾國藩》,歡迎關注和小編一起努力

願生活優雅

大力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