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坐1小時=吸菸兩分鐘!冬天了,有比跑步走路更合適的運動嗎?

久坐的場景每時每刻都在我們身邊上演著,椅子和沙發儼然成了現代人最親密的夥伴。尤其現在是冬季,戶外氣溫寒冷,願意進行戶外鍛鍊的人更加少了。對於許多人來講,散步、跑步可能是最常進行的運動。

其實,現代醫學已經研究證明,有一種“靜力性運動”,它所帶來的功效,比散步、跑步更好,而且節省時間,任何時間在家裡都可以做。

這種運動就是——站樁。

聽到站樁,可能很多人會有不屑和疑問:是所謂的馬步站樁嗎?站樁不是隻能鍛鍊腿部肌肉嗎?會不會練成大粗腿?

現代醫學研究表明,如果每天站立的時間能達到3小時,可有效預防疾病,身體的很多小毛病也會逐漸消失。英國一項研究證實,如果能長期堅持每週5天、每天累計3小時的站立,效果堪比跑了10趟馬拉松。這是因為站立時,腿部所有肌肉都在工作,如果再配合走動或其他動作,肌肉活動量變大,消耗的熱量就更多。

那麼,適當的站立都有哪些好處?

站立能改善姿勢,緩解背部疼痛;站立可以加速血液循環,促進心血管健康;站立有助於改善情緒,提高工作效率。相反,如果長期靜坐不動,會帶來一系列危害:身體坐位前傾20度時,腰椎承受的壓力是直坐的幾倍,長此以往可能導致腰肌勞損、腰椎間盤突出等疾病;久坐還會導致血液循環受阻,直腸靜脈叢發生靜脈曲張,進而導致痔瘡,增大罹患結腸癌的風險。久坐少動的生活方式也容易導致肥胖,肥胖則是導致心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的主要風險因素。美國研究顯示,久坐1小時的危害等同於吸兩根菸,可減壽22分鐘。

“站樁”練習是很好的緩解肌肉衰老的方法,不僅如此,閒時站樁,放空腦袋,進入冥想,可養精蓄銳;忙時站樁,邊工作邊鍛鍊,可以提高效率,而且站樁對脊柱、膝關節疾病都有一定的保健和康復作用。

那麼?什麼才是正確的“站樁”呢?

站樁不同於站立,站樁時臀部下沉,腰部放鬆,在順勢抬起骨盆的同時,腰部生理彎曲消失,脊柱處於豎立的狀態,此時上身的重力線位於脊柱負重線的中央,椎體旁的肌肉得到最大限度的放鬆。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坐在靠背椅上的時候,腰部放鬆的那種感覺,在站樁訓練時,保持同樣的體態,並尋找同樣的感覺,就是正確的腰部站樁態。因此,取名為“坐臀”,意思是雖然沒有坐卻好像是坐在靠椅上,這種似坐非坐的姿態,最為養腰,只要得法,站樁的時間就可以大大延長,腰部的舒適感即可貫穿始末。

久坐1小時=吸菸兩分鐘!冬天了,有比跑步走路更合適的運動嗎?

站樁:頸要順,肩要沉,腰要直,臀要收,肛要提,膝要屈,踝要粘

久坐1小時=吸菸兩分鐘!冬天了,有比跑步走路更合適的運動嗎?

站樁示例

再次強調站樁的要點:引頸、沉肩、墜肘、伸腕、仰指、順腰、坐臀、屈膝(微屈)、粘踝、抓趾;膝關節微屈即可,大約30度,切記膝關節不可超過腳尖,不然可能損傷膝關節,腳趾要抓地,眼睛要睜開,以免閉目時意外摔倒;站樁時,人體腠理開洩,所以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在清晨時,一定要在環境溫暖舒適處進行,披上大衣防寒保暖。時間上可以循序漸進,最佳站樁時間是清晨5-7時許,當然其他時間也可,最開始20分鐘,慢慢增加,到半小時、一小時,而且可以分次進行,合理利用碎片化時間。正確的站樁,對身體不會有傷害,而且站樁結束後會感覺神清氣爽,頸肩腰腿痛會有所緩解,睡眠質量有所提高(堅持很重要),是一種理想的靜力型運動,很適合在寒冷的冬天進行。

學過太極的人會了解太極拳的起勢和收勢,稍加變化即可。肩、背、腰、臀及踵同時靠牆,雙目平視前方,上肢可以隨意放置,輕鬆就好。

引頸、沉肩、墜肘、拔背、直腰、收臀、提肛、屈膝、粘踝,樣樣都要做到位、做標準。站樁練習時可以看電視、聽歌或做些思考,時間越久越見功夫。如此日日奉行,月月精進,看似簡單的一個姿勢就能極大地解決你的關節和脊柱的疼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