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歲前請教會孩子情緒管理,學會釋放壞情緒,孩子也需要被治癒

6歲前請教會孩子情緒管理,學會釋放壞情緒,孩子也需要被治癒

文 | 維尼媽媽沐瀅

著名犯罪心理學專家李玫瑾老師曾經在講座上指出:6歲前是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

如今越來越多的聰明父母開始懂得情商教育的重要,讓孩子成為一個健全的、優秀的人,不僅僅是指身體上的健康、心智上的聰穎,更應當是在為人處事上的修養與得體,也更重視孩子自我內心的成長。

3-6歲,可以說是孩子情商教育的非常關鍵的時期,情商教育諸多方面中,情緒管理佔了很重要的位置,為孩子進行情緒管理教育,首先讓孩子瞭解情緒、說出情緒、父母看見孩子的情緒、幫助孩子梳理情緒,最終安撫情緒,解決問題。

怎麼對孩子進行情緒管理教育?

我想,大體上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父母首先進修和研習,閱讀諸如《正面管教》、《PET父母效能》、《兒童教育心理學》、《發展心理學》之類的書籍,來增加自己的知識面,補充與孩子溝通、幫助孩子梳理情緒的方法常識。

2、讓孩子通過父母的言傳身教學習和模仿。並且多接觸同齡小朋友,在同齡人的氛圍中以遊戲的方式學習。

3、給孩子閱讀相關的繪本,讓孩子通過故事潛移默化地體會、理解、學習和模仿。當然,好的繪本也能起到以相似的故事讓孩子體會情緒接納的作用。


實踐中我總被各位夥伴問起,給孩子讀些什麼樣的情緒管理繪本。

今天想說說新入手的 《小燈泡情緒管理繪本》這套書。全8冊,包括孩子的憤怒、害羞、孤獨感、恐懼感、嫉妒、悲傷、挫敗感等小情緒大情感的關注與解讀。

從這套書所選取的幾個情緒選題出發,我也會逐一列出一些相似的繪本做延伸閱讀,各位夥伴可以帶孩子舉一反三,讓閱讀面更廣闊。

6歲前請教會孩子情緒管理,學會釋放壞情緒,孩子也需要被治癒

《小燈泡情緒管理繪本》是來自韓國作家的作品,以往韓國作者出品的情緒管理繪本,就像他們的劇一樣,不演個百十來集不罷休,繪本語言也是面面俱到,有些故事難免冗長。

但這套書的繪本語言相對簡潔,故事節奏完整不失緊湊,可以帶3歲以上的孩子很順利地讀完一本。

6歲前請教會孩子情緒管理,學會釋放壞情緒,孩子也需要被治癒

6歲前請教會孩子情緒管理,學會釋放壞情緒,孩子也需要被治癒


(一)

讓我感觸最深的是第一本《幸福,在身邊》:讓孩子擁有獲得幸福的能力

這本書講了一個極其容易被大家忽略的情緒點:幸福感。

6歲前請教會孩子情緒管理,學會釋放壞情緒,孩子也需要被治癒

我們關注孩子的情緒管理,通常只在意如何讓孩子控制憤怒、戰勝恐懼。但卻忽略了能夠將情緒管控好的根基:幸福感。


很多現代人會感到痛苦、焦慮,甚至患上這樣那樣的心理疾病,“幸福”是那麼稀鬆平常,卻又那麼彌足珍貴。央視曾經調查採訪普通市民,問一個最簡單的問題就是:你幸福嗎?很多人覺得自己幸福,但也有人覺得自己不幸福。

幸福的人大同小異,家庭和睦,家人健康,工作穩定事業有成,或做什麼事都順風順水。幾乎所有人都會將“家”看做了幸福的根本要素。

這本書讓孩子通過體會到媽媽的愛,感受到來自家的幸福,同樣也感受到她所享有的一切都是幸福:吃個蘋果都是幸福、和朋友一起遊戲都是幸福、騎腳踏車都是幸福。

6歲前請教會孩子情緒管理,學會釋放壞情緒,孩子也需要被治癒

本書最終將幸福落在孩子獲得父母之愛上,也給予父母一個啟示:

從小被父母之愛包圍著長大的孩子,內心堅實,自信。一個擁有幸福感的孩子,更懂得感恩,也會像小太陽一樣感染著其他人。

正如阿德勒曾經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在被童年治癒,而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二)

《咚!咚!咚!我很生氣》:請允許孩子發脾氣

6歲前請教會孩子情緒管理,學會釋放壞情緒,孩子也需要被治癒

故事一個紅色的小猩猩非常形象地告訴孩子:我們每個人心裡都住著一個小猩猩,憤怒的時候,它會變紅,會發作。但是多數的時候我們是冷靜的,那個小猩猩就會變成藍色。

也就是說:憤怒人人都有的正常情緒,不會發脾氣、不敢發脾氣的人才奇怪,才可悲,只是,我們需要用理智來控制內心裡這隻蠢蠢欲動的小猩猩。


延伸閱讀:關於憤怒的繪本有很多,《我的情緒小怪獸》 裡就形象地用紅色來代表憤怒讓孩子認知;

《生氣湯》、《蘇菲生氣了》、《羅伯生氣了》、《我變成一隻噴火龍了》、《野獸國》也都逐一展現了孩子從憤怒到消退憤怒的心理過程。

這些繪本,也可以結合《咚咚咚!我很生氣》來一起閱讀。


(三)

《我很害怕》:接納孩子的恐懼

6歲前請教會孩子情緒管理,學會釋放壞情緒,孩子也需要被治癒


每個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對這樣那樣的事產生恐懼。

怕黑、怕打針、怕看牙醫,怕……

因為孩子隨著心智的發育,想象力也開始逐漸提升,他們便會對未知的、不能預見的範圍展開聯想,對黑暗的恐懼也就越發濃烈。

每每此時,若是像書中的小夥伴那樣嘲笑怕黑的孩子是膽小鬼,那便不是對孩子的認可和接納,如果父母長期如此,會讓孩子愈發否定自己、愈發自卑。


這則小故事裡的爺爺,卻用一句:“沒關係,誰都有害怕的東西。誰都會有害怕的時候”來寬慰孩子和接納孩子,同樣也用巧妙的遊戲讓孩子正面黑暗,戰勝恐懼。

整個過程正是我們家長可以學習和借鑑的。


延伸閱讀:同步可以閱讀《吃掉黑暗的怪獸》、《天黑黑》、《討厭黑夜的席奶奶》、《晚安,黛西》,都是講述與黑暗有關的繪本,也都是講述讓孩子戰勝黑暗恐懼的繪本。


(四)

《我要藏起來》:幫助孩子戰勝害羞心理

6歲前請教會孩子情緒管理,學會釋放壞情緒,孩子也需要被治癒


故事用第一人稱“我”的口吻,揭示了孩子在人多的時候不敢表達、不敢大聲說話的心理狀態。

如果我們用“這有什麼可害羞的”來批評孩子,恐怕只會一點點地推遠它,而如果我們用繪本告訴孩子方法,孩子會很愉快地接受。


延伸閱讀:同步可以閱讀《輕聲說話的薇樂》,《我不敢說,我怕被罵》。當然,我們不僅僅是讓孩子閱讀繪本,也要學習繪本中家長的處理方式,掌握育兒的方法。


(五)

《你也孤獨嗎?》:讓孩子認知孤獨感,聚焦孩子的內心世界

6歲前請教會孩子情緒管理,學會釋放壞情緒,孩子也需要被治癒

這也是這套書中讓我感動的一本。因為大多的情緒管理繪本套裝中,鮮有關注孩子孤獨感的話題。

可是這本書,卻用孩子的口吻,展現出他們的孤獨感: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有妹妹,自己成了被忽視的那個;媽媽每天忙於工作和打電話,無暇低頭看看她;離異的家庭,不能經常看到爸爸……

別看孩子小,但是他們心裡什麼都懂,他們對孤獨感有著更深的理解。

這本書也首次正面地告訴孩子,如何面對孤獨、如何緩解這種孤獨感。也第一次讓孩子大聲說出自己的真實感受,希望不被父母忽略。


延伸閱讀:同步可以閱讀《獨生小孩》,也是一本展現孩子內心孤獨的繪本。不過黑白鉛筆畫的風格和厚重的歷史背景,可能閱讀感受更“沉重”些。


(六)

《我也會嫉妒》:

讓孩子體會到被關愛

6歲前請教會孩子情緒管理,學會釋放壞情緒,孩子也需要被治癒


這本書特別適合二胎家庭的孩子,很多孩子因有了弟弟妹妹之後,開始“爭寵”,其實孩子僅僅是希望自己依舊能夠得到關注。


延伸閱讀:可以同步閱讀《彼得的椅子》、《跟屁蟲》、《隧道》、《小凱家變得不一樣了》


(七)

《悲傷,快走開》:情緒需要釋放,而不是被壓抑

6歲前請教會孩子情緒管理,學會釋放壞情緒,孩子也需要被治癒


很多家長不允許孩子哭,一旦孩子需要釋放情緒的時候,通常會說:不許哭,憋回去。

殊不知,這句話阻礙了孩子對情緒的認知和管控,也凸顯出父母的無能。

這本書讓孩子和父母都重新認知了悲傷,不再用“你長大了”、“你是男子漢,男子漢不能哭”這些話來阻止孩子情緒的發洩。

只有經歷過悲傷,正確的發洩情緒,才能真正地處理悲傷,健康成長。


延伸閱讀:可以同步閱讀《哭出來也沒關係》

(八)

《我的心,要強大》:關注逆商培養、挫折教育

6歲前請教會孩子情緒管理,學會釋放壞情緒,孩子也需要被治癒

每個孩子都需要被關注,他們都希望自己被表揚。

但是,現實生活中,孩子被忽視、遭遇挫折的事情屢見不鮮。

每個父母都希望孩子可以變得強大,但強大不僅僅是口頭上的鼓勵那麼簡單。

一切又回到了整套繪本開篇的主旨——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愛,讓這份愛讓孩子感受到自信,讓孩子樹立信心,才能正常為內心強大的人。

繪本最後的一頁的開放式問題,讓我被著實感動了一下。

這些問題可以說是對前邊故事的覆盤,不過更重要的是讓孩子代入自身,說一說當自己遇到類似的情況時,自己是怎麼想的,怎麼做的,希望媽媽對孩子說什麼、做什麼。

6歲前請教會孩子情緒管理,學會釋放壞情緒,孩子也需要被治癒

我們親子閱讀的時候,希望孩子有更好的專注力、希望孩子能夠藉此多認識一些字,希望……我們有太多的希望,但不要忘記親子閱讀的初衷:這是一場高質量的陪伴,我們以書本為媒,達到親子的心靈相通。那些日常裡沒時間說的話,在每天閱讀時候,愉快地表達了……


6歲前請教會孩子情緒管理,學會釋放壞情緒,孩子也需要被治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