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學濟南泉水的成因

我們都知道,濟南被稱為“泉城”,這裡有72泉,趵突泉更是被乾隆皇帝御賜“天下第一泉”。那這些泉水是從哪來的,你們知道嗎?


古代的解釋不多說,文言文也挺費腦細胞的,說一說現代解釋:濟南南依泰山餘脈,北臨黃河。濟南泉水的形成,是在特殊的岩溶地層地質條件下,埋藏和運動於地下岩層孔隙中的地下水,在適宜的地形及水文地質承壓下,自然湧出地面而形成。


濟南位於泰山背斜北翼的濟南單斜構造區,地勢南高北低,南部為泰山餘脈山區丘陵,至市區變為山前平原和黃河沖積平原交接帶,岩層呈3-15度傾角向北傾斜,高差達500餘米,其地質岩層分佈自南向北依次為:太古界泰山群花崗片麻岩、巨厚的寒武-奧陶系石灰岩、局部分佈的石炭-二疊系砂頁岩,這些可溶性灰巖,經過多次地質構造運動和長期溶蝕,構成大量地下溶溝、溶孔、溶洞和地下暗河,成為能夠儲存和輸送地下水的脈狀地下網道,遇大氣降水後,大量地表水滲於地下,沿溶溝、暗河等地下網道由南往北潛流。


山東濟南思賢研學,帶領小朋友們帶著疑問,去咱們的老濟南探索一番。


研學濟南泉水的成因

大明湖


研學濟南泉水的成因

趵突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