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祈雨習俗:《清平樂》仁宗減膳不算啥,趙光義差點燒了自己

在熱播劇《清平樂》中,有這樣一段劇情,仁宗親政之前,與劉太后爭權的過程中,

遇上天降大旱,為祈雨仁宗下令各宮均減膳祈福,自己率先帶頭做表率“節食”,但唯獨劉太后宮中例外,只象徵性減了一兩道菜。劉太后對此不滿,認為這是仁宗向自己要權的表現,堅持一同減膳祈雨。

問題來了:祈雨是什麼好差事嗎?皇帝和太后竟要搶著幹?

別說,在古代祈雨還真不是一般人能幹的事,須得有點身份地位。每遇天災,比如干旱、雨澇、地震等,帝王都要想辦法向上天表明心跡,祈求減免災禍,因此各種祈福儀式隨之而生。

在宋代,就有這樣一位皇帝,為了祈雨,幾次下詔,將以自身為犧牲,焚於烈火,以祈蒼天

這位皇帝,便是大名鼎鼎的宋太宗趙光義。


宋代祈雨習俗:《清平樂》仁宗減膳不算啥,趙光義差點燒了自己


01 皇帝的自焚式祈雨

趙光義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的胞弟,二人一文一武,可謂術業有專攻,但都是行業領域內的拔尖人才。

趙匡胤自幼尚武,領兵打仗不在話下,沒有拼爹的情況下,獨僻蹊徑,自己闖出一條路,成為後周軍事重臣,並由此上位,黃袍加身成為皇帝。

那時候,太宗趙光義只是跟在二哥身後跑的真•弟弟。

趙光義的前半生,沒有兄長那種熱血英雄式的精彩,但他喜歡讀書,連趙父在外領兵打仗,都不忘給這三兒子蒐羅書籍。

不過,趙光義書讀得多,道德修養上未必高於常人,反倒是因為習文而煉出滿肚子的算計和城府,當趙光義力壓侄兒趙德昭、趙德芳以及親弟趙廷美登基上位後,這種陰謀作派也浸透到治國理政當中,甚至連祈雨這種與上天溝通的儀式,也充滿了詭詐和作偽的意味。

端拱二年,大宋遭遇大旱,同時還有慧星過境,都是不祥之兆,按照古代帝王的慣例,這時候就該降下罪己詔,或是其他詔令,與上天溝通,祈求早日降雨。

趙光義身為皇帝,自然熟悉這一流程,甚至還自創了“自焚式”祈雨法。

《宋史•太宗本紀》記載:“以歲旱、慧星謫見,詔曰:‘朕以身為犧牲,焚於烈火,亦未足以答謝天譴。當與卿等審政之闕失、稼穡之艱難,恤物安人,以祈玄祐。’”

淳化二年,再次遭遇蝗旱,宋太宗親自擬詔稱將自焚。

《宋史•太宗本紀》記載:“己巳,以歲蝗旱禱雨弗應,手詔宰相呂蒙正等:‘朕將自焚,以答天譴。’翌日而雨,蝗盡死。”

如果說一次是衝動,那兩次肯定是蓄意,雖然在淳化二年這次“自焚詔”事件中,第二天確實降下大雨,蝗蟲盡死,似乎是上天應了趙光義的祈求,是對他自我犧牲的肯定,但真實情況真的如此嗎?

趙光義的自焚宣言不過是邀名,而且屢試不爽,能夠成功固然好,即使失敗,同樣留有餘地,朝臣們自然會極力勸解,趙光義更會順坡下驢,不會拿自己的小命開玩笑。


宋代祈雨習俗:《清平樂》仁宗減膳不算啥,趙光義差點燒了自己


事實上,端拱年間的詔書中,趙光義便已經說得很清楚,自焚只是拿來唬人的大話,緊跟著的下半句,是“與卿等審政之闕失、稼穡之艱難”,說白了,老天爺降下災禍,未必是我皇帝一人的鍋,黑鍋不限量發行,皇帝和高官,一人一口背好,誰也別甩鍋。

也許有人要說,如此明顯的政治作秀,難道真有人買賬嗎?

元人所編《宋史》中,對趙光義此舉的評價是肯定的,甚至認為是太宗的功績之一。

《宋史•太宗本紀》記載:“講學以求多聞,不罪狂悖以勸諫士,哀矜惻怛,勤以自勵,日晏忘食。至於欲自焚以答天譴,欲盡除天下之賦以紓民力,卒有五兵不試、禾稼薦登之效。是以青、齊耆耋之叟,願率子弟治道請登禪者,接踵而至。”

由此可見,即使誰都不會相信趙光義真會祈雨而自焚,但大臣和百姓們卻偏偏吃這套來自帝王的甜言蜜語,就像所有被渣男欺騙的良家婦人,難免寬慰自己,萬一他是真心的呢?

宋代祈雨習俗:《清平樂》仁宗減膳不算啥,趙光義差點燒了自己

渣男也是需要天分的


02 全國統一的祈雨法令

其實,真不怪大臣和百姓們太好哄,實在是宋代帝王們在祈雨一事上,非常熱心盡力,為這種頻繁的“封建迷信”活動全盤規劃,甚至頒佈統一的祈雨法令,比如什麼畫龍祈雨法、蜥蜴祈雨法、宰鵝祈雨法等,不僅取名有種詭異的喜感,過程也是煞有介事,每一步程序都是有朝廷詔令予以規範。

《宋史•禮志》記載:“鹹平二年旱,詔有司祠雷師、雨師。內出李邕《祈雨法》:以甲、乙日擇東方地作壇,取土造青龍,長吏齋三日,詣龍所,汲流水,設香案、茗果、餈餌,率群吏、鄉老日再至祝酹,不得用音樂、巫覡。雨足,送龍水中。餘四方皆如之,飾以方色。大凡日干及建壇取土之裡數,器之大小及龍之修廣,皆以五行成數焉。”

李邕是唐人,他所作的祈雨法被宋真宗借鑑,成為全國通行法令,由各地方長官實行,這種將祈雨過程制式化的做法,實際是為避免祈雨過程中巫師裝神弄鬼,或藉機斂財,或傳播封建迷信及不利統治的言論。

《宋會要》記載:“鹹平二年閏三月三日,工部侍郎知揚州魏羽上《唐李邕雩祀五龍堂祈雨之法》,詔頒於諸路。帝曰:‘此法前代所傳,不用巫覡,蓋防褻慢,可令長吏清潔行之,郡內有名山大川宮觀寺廟並以公錢禱。’”

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在宋帝心目中,長吏完全可以取代巫師祈雨,並且各宮觀寺廟等祈雨場所,還應以公錢舉辦該活動,而不能借機斂財或是挪用。

一句話,祈雨成為一項官員職責,而不是宗教人士肆意糊弄的領域,從而降低了別有用心者借乾旱等天災煽動老百姓敵對情緒的可能性。


宋代祈雨習俗:《清平樂》仁宗減膳不算啥,趙光義差點燒了自己


而在祈雨儀式的選擇上,

官方儀式也越來越簡化,從開始的取土造龍,到後來的畫龍祈雨,再到隨便捉幾隻蜥蜴,搞點年輕人的歌舞表演,口誦咒語,便能成功祈雨。

《宋史•禮志》記載:“(真宗)景德三年五月旱,又以《畫龍祈雨法》付有司刊行。其法:擇潭洞或湫濼林木深邃之所,以庚、辛、壬、癸日,刺史、守令帥耆老齋潔,先以酒脯告社令訖,築方壇三級,高二尺,闊一丈三尺,壇外二十步,界以白繩。壇上植竹枝,張畫龍。其圖以縑素,上畫黑魚左顧,環以天黿十星;中為白龍,吐雲黑色;下畫水波,有龜左顧,吐黑氣如線,和金銀硃丹飾龍形。又設皂幡,刎鵝頸血置盤中,柳枝灑水龍上,俟雨足三日,祭以一豭,取畫龍投水中。”

《宋史•禮志》記載:“(熙寧)十年四月,以夏旱,內出《蜥蜴祈雨法》:捕蜥蜴數十納甕中,漬之以雜木葉,擇童男十三歲下、十歲上者二十八人,分兩番,衣青衣,以青飾面及手足,人持柳枝沾水散灑,晝夜環繞,誦咒曰:「蜥蜴蜥蜴,興雲吐霧,雨令滂沱,令汝歸去!」雨足。”

真宗時期,畫龍設壇的方式還是較繁瑣,但神宗時期就簡單多了,無論是參與人員還是場地佈置,都簡便易實施,更像是民間流傳的土方法。

事實上,《蜥蜴祈雨法》的確源於唐代,《全唐詩》中收錄的《蜥蜴求雨歌》,其內容與宋廷詔令中基本一致,可見這道詔令不過是將民間習俗以官方法律正式確定,以便統一。

在宋代,有統一的祈雨法令,當然也相對存在著非法定祈雨,也就是俗稱的淫祀,淫即非法,不被官方認可的東西。

官員們普遍認為,淫祀不僅不能祈雨,還可能導致無雨,比如郭贄當地方官時,當地久旱不雨,他將淫祀用具扔到江裡後,大雨即至。

《宋史•郭贄傳》記載:“無何,以入對宿酲未解,左遷秘書少監、知荊南府。府俗尚淫祀,屬久旱,盛陳禱雨之具。贄始至,命悉撤去,投之江,不數日大雨。”

這樣的記載雖然有神異色彩,但也反應出當時的社會主流觀點,即使是祈雨,也應走正統道路,而不是非法。


宋代祈雨習俗:《清平樂》仁宗減膳不算啥,趙光義差點燒了自己


03官員祈雨

除了皇帝祈雨,宋代各級官員是更龐大的祈雨主體,從中央宰相到地方知州,甚至包括代表皇帝出行的中官,也就是太監,都可能成為祈雨小能手。

在宋代,官員奉旨祈雨的情況非常普遍

,比如宋太宗時期,就曾多次命宰相祈雨,還曾派遣中使(即太監)詣五嶽禱雨。

這種情況下,就需要官員寫作祈雨的專屬“公文”,也被稱為青詞。

明代權相嚴嵩,被稱作“青詞相公”,他平步青雲的重要原因,正是擅長寫這種溝通天神的青詞,祈雨文雖然只是一方面,但仍可歸於青詞。

而在宋代重文輕武的制度下,官員們文學素養不低,即使是太監,也識文斷字、格調不低。

那些經歷層層考試選拔出來的文官們,則更是文學大家居多,隨便拎出一位,都能著作等身。

觀眾們調侃《清平樂》中強勢來襲的“背誦天團”,其實只是當時大臣們的冰山一角,學霸們隨手拈來,即是詩詞曲賦,連祈雨也能入詩入文,成為彼此唱和的重要題材。

比如說大宋的全明星文壇偶像蘇軾,便是寫祈雨文的一把好手,據統計共有64篇之多(含祈雨雪、祈晴),不僅高產,而且高質。

比如《徐州祈雨青詞》:“河失故道,遺患及於東方;徐居下流,受害甲於他郡。田廬漂盪,父子流離。飢寒頓僕於溝坑,盜賊充盈於犴獄。人窮計迫,理極詞危。望二麥之一登,救饑民於垂死。而天未悔禍,歲仍大荒。水未落而旱已成,冬無雪而春不雨。煙塵蓬勃,草木焦枯。今者麥已過期,獲不償種。禾未入土,憂及明年。臣等恭循舊章,並走群望。意水旱之有數,非鬼神之得專。是用稽首告哀,籲天請命。若其賦政多闢,以謫見於陰陽;事神不恭,以獲戾於上下。臣實有罪,罰其敢辭。小民無知,大命近止。願下雷霆之詔,分敕山川之神。朝階齊寸雲,暮洽千里。使歲得中熟,則民猶小康。”

從這篇青詞中,我們可以看出,蘇軾祈雨文的特點,是條理分明、邏輯清晰,名為祈雨,卻是與神說理,指出神鬼錯處所在,“天未悔禍,歲仍大荒”、“意水旱之有數,非鬼神之得專”,而非一味奉承。

因此,在大宋君臣而言,所謂祈雨,並非人放下身段哀求,而是要求神靈各歸其位、各司其職,同時執政者靜思己過,反省不足。


宋代祈雨習俗:《清平樂》仁宗減膳不算啥,趙光義差點燒了自己


小結:

宋代祈雨儀式主要繼承了唐代習俗,但通過官府頒祈雨法令的方式,將祈雨儀式等統一規範,成為全國通行的模式,這在某種程度上避免了民間的自由發揮,採取各種非法方式祈雨。

與後世相比,宋代雖有趙光義“自焚祈雨”的政治作秀,但民間總體平穩,沒有大規模出現為祈雨而採取極端措施的情況,比如明清時流行的“打旱骨樁”等挖墳掘墓、殘害婦女孩童的惡性事件。

萬事有制式,各行各業皆有規範,這種規範化理念浸透到治國、治世之事中,儘管也會導致處事不夠靈活(如軍事指揮僵化)等弊端,但總體而言,一個崇尚規範的年代,終究強於獨裁暴戾的年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