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個漢朝老農,眼中的大漢王朝

  • 引子

在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中,所傳承的朝代不計其數,但是若說讓我們印象最深刻的朝代,即便是有著唐朝這般盛世的存在,大漢王朝也理應當仁不讓的排在首位。畢竟也正是從漢朝起,"漢"這個稱謂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統一稱呼,漢民族的民族性格也在這一時期被鑄就,誠如陳湯所說:犯我強漢者,雖遠必誅。那麼關於漢朝你又知曉幾分呢?我,一個漢朝農戶眼中的大漢王朝又有幾分盛況呢?小小老農

  • 小小老農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農戶,不過我的土地前幾日被趙王佔領了一大部分,趙國的土地本身就十分肥沃,作為農戶的我們辛苦耕種一年,除了繳納的稅賦之外,還能剩下不少的糧食,能換不少錢,但是就因為我們的土地沒有了,所以我們只能成為大王的佃戶,每天辛辛苦苦的為他種田,但是糧食卻只給我們三成,再除去教賦稅的,那裡還有餘糧啊!可惜還攤上這麼個王!

我,一個漢朝老農,眼中的大漢王朝

農忙的我


本來我們這的王還是很好的,不過被莫名其妙的宣到京中就再也沒回來,後來這位王就來了,據說這位王是當今陛下的親弟弟,要不然這麼能給他封到趙國呢,趙國的土地可以說的上是最肥沃的了。

可是這個王一點都不像當今陛下,陛下勤政愛民,這個王只知道橫徵暴斂,雖然王國之中有很多的官員,但是都不敢管這位趙王,就連陛下親自派來的相國也不行。這裡面的苦當官的怎麼會知道,只有我們老百姓受著吧!

  • 郡國並行制

大漢朝,一直施行郡國並行制,所謂郡國並行制就是在國家中有郡縣制的存在,並且也有獨立的小國,但是都是統歸中央管轄。這種制度可以說是周朝與秦朝的相結合,但是當時高祖皇帝在自己臨終之前,斬白馬與眾臣盟誓:非劉氏不得為王。

我,一個漢朝老農,眼中的大漢王朝

郡國並行制


因此,到如今在各個諸侯國中都是劉氏的宗親,都是當今陛下的叔叔大爺們,但是陛下還是不能允許諸侯王的權勢過大,最終漢景帝採用晁錯的建議,開始削藩,但是削藩哪有那麼容易,果然出現了禍亂,七個諸侯國聯合起兵反叛,為平息眾怒,陛下只能將晁錯殺死,但是七國兵馬還是沒有退去,依然奔長安殺來,好早陛下準備充分,用了一年的時間才將這次的動亂平息,而這次的動亂被稱為"七國之亂"。在這次戰爭之後,皇帝也有了抵抗諸侯國的信心,而各個諸侯國也開始慢慢收斂一些,甚至陛下就連各個諸侯國的相國都換成自己的人,因此,各個諸侯王也就不敢再有小動作了。

  • 金屋藏嬌

但是沒過多久,陛下就因病去世了,被大臣商議諡號為"景",因此被稱為孝景皇帝。皇帝駕崩後,新即位的皇帝叫做劉徹,年紀不大,但已經成年,可是雖然成年了,皇權還一直在他的奶奶竇太后手中把持著,他一點都做不得住。其實這大漢的王位本來不應該由他來繼承的,應該是他的哥哥劉榮的位置,而且當時也要將劉榮封為太子了,只是可惜劉榮的母親慄妃雖然受到孝景皇帝的寵愛,但是卻是一個沒有腦子的。

我,一個漢朝老農,眼中的大漢王朝

漢景帝


本來孝景皇帝就與自己的姐姐館陶公主十分要好,而館陶公主為了自己的權位也就想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太子劉榮,但是慄妃居然嫌棄公主的女兒,偏偏不巧,孝景皇帝另一個愛妃王美人也想為自己的兒子謀得權位,因此,也就與館陶公主交上了朋友,就這樣,當館陶公主要將女兒許配給王美人之子時,那個孩子居然說"想要築一個金屋子讓阿嬌住在裡面",館陶公主聽了自然高興,因此,館陶公主也就幫著王美人一起將那個小孩子扶上了太子之位,好在那個孩子也是個聰明孩子,要不然既不是嫡子,也不是長子,甚至還有不上兄弟,無論如何也不應該是他繼位,但是就是有了館陶公主的幫助,這個孩子也就成了當今的聖上,而他的名字叫做劉徹,關於那個小女孩的故事也就是在全國流傳最廣的"金屋藏嬌",雖然不知道六七歲的小孩如何說出那樣的話來,但是那樣的話確實讓一位當母親的聽著舒心。

  • 酎金奪爵

雖然朝廷裡的事是太皇太后下決定,但是皇帝還是在旁邊一直學習,一直忍耐,直到太皇太后去世,皇帝才真正的將權力掌握在自己手中,當然,這次是牢牢的掌握,任何人都分不走,當然,也不允許那些強大的諸侯王們。

我,一個漢朝老農,眼中的大漢王朝

漢武帝


諸侯王的存在大大影響了皇帝的權威,因此,皇帝趁著在太廟舉行祭典的時候,將各個諸侯王進獻的金子成色不足為由,處置了上百人,而此次事件也被稱之為"酎金奪爵",經此一事後,各個諸侯王也就徹底的不敢和皇帝作對了,於是那些大臣勸諫的話諸侯王也聽了,因此,我們的土地也都還給了我們,並且還給了我們一些錢財作為補償,於是我們又可以安安心心耕種了,這畢竟是我們自己的田地,再也不會被奪去了。

  • 出使西域

好日子沒過多久,就聽說有戰爭的消息傳來,據說當今皇帝要征討匈奴,皇帝現今年富力強,想要直接打退匈奴,願望真的不小,可是當年就連高祖皇帝都被圍在白登山,還得依靠陳平的一張巧嘴才得以逃出,以至於大漢面對匈奴一直是和親的套路,現在皇帝想要打匈奴也沒什麼大不了,國庫的錢糧有的是,孝景皇帝為皇帝留下了不少的錢糧足夠了,但是據說讓一個養馬的衛青做了先鋒官,他還是皇帝的小舅子,不知道他能打得怎麼樣?

我,一個漢朝老農,眼中的大漢王朝

張騫鑿空


戰爭得勝的消息傳的很快,沒幾天就傳到趙國了,百姓們都在街頭討論這件事,還說皇帝雄才大略,想要徹底滅掉匈奴,因此,正在想辦法呢。

其實辦法還真的讓皇帝想出來了,通過外交,與大月氏建立外交關係,並且與月氏約定時間一起出兵討伐匈奴,這樣兩面夾擊,匈奴必敗無疑。計策雖然很好,但是出使月氏的人選卻讓皇帝犯了愁,好在有一個叫張騫的主動請纓前去月氏出使,但是路程及其艱辛,整個出使時間長達十三年,張騫也從一個滿懷抱負的小夥子變成了一位歷經滄桑的中年男子了,然而這十三年的時間裡,漢朝早已經打敗了匈奴。

我,一個漢朝老農,眼中的大漢王朝

鑿空之路


但是張騫的苦也沒有白受,他對於西域的地理、物產、風俗習慣都有了比較詳細的瞭解,而且張騫在不久之後再次受皇命出使西域,在這次的出使過程中,張騫極大的促進了漢朝和西域各部族之間的融合,為此張騫特地攜帶了大量的漢族物品,比如絲綢、茶等,而張騫也在出使中攜帶了大量的西域植物的種子,比如葡萄、石榴、苜蓿、蠶豆等等,還有大量的龜茲國的樂曲和胡琴等樂器,這些物品在中原地區得到了廣泛的傳播

,就連我這個老頭子都喜歡聽那個樂曲,真和中原的不一樣。而且還帶回來大宛馬,那種馬真的是漂亮極了,我在街上趕集市的時候看見的,那可是趙王的愛馬,真不愧被稱為"天馬",現在,大宛馬也不用從大宛買了,中原自己就能繁殖出來,絲毫不比大宛的差。

我也老了,也不知道能不能在看一回大宛馬了,但是我的孫子卻能看到,畢竟前些日子皇帝派遣官吏到各個諸侯國、郡縣查訪,查找一些有才華、有學識又孝順的人,剛好,我的孫子因為孝順遠近聞名,考察的官來我家有問了問我孫子的學識,他們很滿意,過一陣子他就能去長安城做官了,他就能看看大宛馬了。

我,一個漢朝老農,眼中的大漢王朝

張騫西行


  • 小結

大漢王朝從建國初始就開始郡國並行制度,然而這個制度對於漢朝來說並不適用,因此,在漢景帝時爆發了七國之亂。而在漢武帝即位掌權之後,他選擇施行推恩令,這樣的政策也使得各個諸侯封國土地越來越少,諸侯王對於中央的威脅也就越來越小。而且也正是在漢武帝大膽的向匈奴發動進攻之下,匈奴大敗而走,一時間"漠南無王庭",但同樣我們也要看到漢朝也付出了慘痛的代價,漢武帝窮兵黷武之下導致國庫空虛,百姓貧窮,"文、景"兩帝的積累也全部葬送。

而張騫出使西域也將外來文化帶到了中原,同時也讓中原文化傳播到了西域等地。漢朝在的官吏選拔制度也進行了相對比較完善的改革,實行舉孝廉制,一定程度上也保障了基層能夠為國家及時的輸送人才。


參考文獻:《漢書》《資治通鑑》《史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