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半數工作將由機器完成?

今年疫情在全世界大爆發,雖然對中國的影響較小,大部分人的工作都還保得住,但是在自動化數字化浪潮的趨勢下,我們的工作還能經得住考驗嗎?

2025年半數工作將由機器完成?


世界經濟論壇2020年10月21日發佈的《2020年未來就業報告》中,由於疫情的影響,勞動力市場的變革超過預期速度,調查研究中顯示,約有84%的受訪僱主計劃快速實現工作流程的數字化,包括大幅增加遠程工作的比例。僱主們表示,44%的員工有望實現遠程辦公。

其實這種趨勢並不是因為互聯網的快速發展而開始的,早在上世紀60年代,工業機器人開始出現,80年代在日本開始普及,這代表了機器人可以代替勞動力在製造業制規模化生產中解決單調、重複的體力勞動和提高生產質量。不過,雖然經過了這幾十年的發展,但是由於工業機器人造價高昂,只有在高端工廠才會出現,對於大部分的製造型企業來說,人工作業還是無可替代的,所以對人們的就業衝擊所產生的的影響較小。

2025年半數工作將由機器完成?


工業機器人是因為傳統制造業而產生的,隨著科技的發展、互聯網的興起,在2012年出現了一個新的機器人——RPA。工業機器人是為了代替工廠生產中的人工作業,而RPA軟件機器人就是為了辦公室中的流程自動化

設想一下,一個財務部門,每天、每週、每月,都會去做多少的重複性工作,而這些工作,除了第一次梳理工作流程的時候是有意義的,後面的每次重複都是一個純粹的花時間的過程,把人的創造性用在了重複性的事情上。並且人工在處理這些重複性工作時,會帶有很多主觀因素影響到效率、準確率等等。而這些就是RPA軟件首先就能帶來的價值。

2025年半數工作將由機器完成?

數字化生產力—智能軟件機器人(RPA) 在電腦上自動化處理工作


RPA軟件相當於一個甚至多個7*24小時的員工,再繁雜的工作流程不會出錯、不會累,工作效率又是人工的幾倍幾十倍甚至幾百倍。對於企業來說能降低用人成本,把員工本身浪費的時間用在創造、決策事情上,能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所以世界經濟論壇的調查報告說,正興起的“機器人革命”對不同工種影響不一,低收入、職業技能水平低的就業者受影響最嚴重。受威脅最嚴重的工作包括簡單重複勞動,比如簡單的行政工作、體力工作以及數據處理工作。

當然了也不用有崗位被取代就有新的崗位誕生,對於護理、大數據和綠色經濟等產業會出現更多的崗位。而涉及到廣告、傳媒等依賴人工力量的工作也將產生新的就業機會。

PS:RPA軟件對於中小型企業可能還沒接觸過,但是對於大型企業早就已經開始使用,國外已經火了很久了,國內多家銀行也都開始增加這方面的預算,所以這是一個趨勢。唯一的缺點就是現在的RPA軟件都是完全代碼實現,整體使用成本和維護成本太高,對技術人員要求也高,不過也瞭解到上海容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開發的iBot愛博特RPA,已經實現了

“0”代碼的流程操作,90%的業務場景只需要拖拉拽流程圖就能實現業務的自動化,這應該就是RPA的趨勢,最終會成為像office這樣,任何人都能使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