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為何至今未下葬?背後原因讓人感動

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後事。對於中國人來說,遠離故土,就難免有思鄉之情。蔣介石父子也不例外。自1949年,敗退臺灣後,他們就無緣回鄉。

據說,晚年的蔣介石思鄉之情很濃,在誓言“光復大陸”的同時,還經常隔著海峽,用上望眼鏡,遙望故土。

蔣介石為何至今未下葬?背後原因讓人感動

浙江溪口蔣介石故居

1975年、1988年蔣介石和蔣經國先後去世。他們作出一個同樣的決定,暫厝慈湖、大溪!

所謂暫厝,就是靈柩離地三寸,在四個角墊高,並不入土下葬,讓子孫能在不破土刨墳的情況下,輕易地遷葬。

這是江浙一帶的習俗,人死在異鄉而又暫時未能歸葬老家的話,一般都是這樣處理。蔣氏父子是浙江奉化人,所以就是按這個習俗辦的。

兩蔣的這一舉動,明白的告訴世人:他們要落葉歸根,他們是中國人!

蔣介石為何至今未下葬?背後原因讓人感動

蔣介石在臺灣的慈溪陵寢

其實,不只蔣介石、蔣經國父子如此,蔣家人大都情牽大陸。

蔣緯國多次在公開場合表達想回大陸訪問的心願。一次在記者招待會上,有記者問:“將軍,連你都想回大陸?”

蔣緯國當即答到:“我是中國人!我做夢都想回大陸!”

蔣孝勇臨死前還交代妻兒:“蔣家人是中國人!”

蔣介石為何至今未下葬?背後原因讓人感動

蔣介石的後人回溪口祭祖

為什麼兩蔣父子不願早日入土為安?蔣家後人如此情牽大陸?想來,無非三點。

一是源於他們“一箇中國”的政治理念。蔣介石敗退臺灣後,雖然叫囂著隨時“反攻大陸”,動不動在東南沿海搞點小動作,但對於“臺獨”是堅決反對,且嚴厲對待的。

蔣介石為何至今未下葬?背後原因讓人感動

蔣介石塑像被砍頭,臺灣正大力去蔣化

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樹高千丈,落葉歸根”,這是中國人的傳統思想,蔣介石雖信仰基督教,但自小接受的是儒家思想教育,鄉土觀念是很重的。這一點,蔣家人都深受他的薰陶。

三是兩岸政治氛圍的好轉。蔣介石的“反攻大陸”再無可能,和平統一才是兩岸最大的出路。蔣家人情牽大陸,心繫統一大局,才能重返故鄉、認祖歸宗,為曾經顯赫一時的“蔣氏家族”冠以新的歷史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