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说历史|这两篇熟悉的古诗,与古代蜀国的传说有关!

(1-01-24-1)

古代蜀国就在今天的四川盆地及其周边,区别于炎黄部落组成的华夏族,古代蜀国建立了独特的国家民族,直到战国时期被秦国所灭亡。

言说历史|这两篇熟悉的古诗,与古代蜀国的传说有关!

关于古蜀国的神话传说中,唐朝诗人李白、李商隐就用诗篇所描绘。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古诗句中所蕴含的古蜀国传说。


《蜀道难》——古蜀国的渊源

传说蜀人的祖先原本是生活在黄河中上游的古代羌族的一支,他们沿岷江流域南迁进入四川盆地,并在成都平原建立了自己的国家,也就是传说中的古蜀国。

言说历史|这两篇熟悉的古诗,与古代蜀国的传说有关!

相传,古蜀国的第一代王是蚕丛。他最早居住在岷江上游地区,后来带领部族沿岷江南下,进入了成都平原,与当地的土著居民相融合,建立了古蜀国。蚕丛的最大功绩就是教民种桑养蚕,因此百姓才尊称他为“蚕丛王”。

言说历史|这两篇熟悉的古诗,与古代蜀国的传说有关!

第二代蜀王名叫“柏灌”,柏灌是一种鸟的名字。第三代蜀王名叫“鱼凫”,鱼是一种水鸟的名字。第四代蜀王名叫“杜宇”,杜宇就是杜鹃鸟。

言说历史|这两篇熟悉的古诗,与古代蜀国的传说有关!

三代蜀王都以鸟为名,或许古蜀文化崇拜的是鸟类,习惯用鸟类来作为本族的图腾。

言说历史|这两篇熟悉的古诗,与古代蜀国的传说有关!

大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说:“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这或许说明经过三代蜀王的治理,到了杜宇时代,古蜀国已经达到了繁盛的顶点。

言说历史|这两篇熟悉的古诗,与古代蜀国的传说有关!


《锦瑟》——望帝化为杜鹃

杜宇在当上蜀王以后,改名蒲卑,号“望帝”,其时代大概相当于战国中期。望帝最大的功绩就是教民务农,大力发展农业生产。

一年,蜀地遭遇百年难遇的特大洪水,望帝率领百姓避居到长平山上,想不出解决的办法来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来了一个楚国人,名叫鳖灵,声称他有治水的良策。

言说历史|这两篇熟悉的古诗,与古代蜀国的传说有关!

这个楚国人很有一些灵异,据说他死在楚地,尸体逆着江水一直漂到蜀中,蜀人把尸体打捞起来,他就突然恢复了呼吸。因为这种灵异,望帝相信了鳖灵的话,把治水重任交付给他。鳖灵也果然不负厚望,率领百姓凿通巫山,使被阻塞的江水通过巫峡向东流去,最终汇入大海。就这样,水灾平息了,望帝大感欣慰,就任命鳖灵做他的辅佐官,几年后,便把王位让给了他。鳖灵称“开明王”。

言说历史|这两篇熟悉的古诗,与古代蜀国的传说有关!

望帝离开蜀国的国都,去往西山隐居,死后化为杜鹃鸟,每到春天就会不停地鸣叫,提醒农民应该去播种了。所以蜀地也称杜鹃鸟为“杜宇鸟”,或者“子规鸟”,“子规”是模仿着这种鸟的叫声。

言说历史|这两篇熟悉的古诗,与古代蜀国的传说有关!

唐代诗人李商隐作《锦瑟》诗,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古籍上也记载,每当杜鹃鸟啼鸣,声音凄厉,人们都会感伤地落下泪来。

言说历史|这两篇熟悉的古诗,与古代蜀国的传说有关!

如果仅仅是死后化鸟,为什么叫声会这样哀伤呢?《华阳国志》等书中就说,因为望帝私通臣子之妻,所以羞惭退位,并且忧愤化鸟。


言说观点

传说时代的神话故事大多围绕炎黄两个部落所发展的华夏民族,“三星堆”遗址的发现,使得今人对曾经居住在四川盆地及其周边的古老“蜀”族,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更多故事逐渐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言说历史|这两篇熟悉的古诗,与古代蜀国的传说有关!

至此,传说时代的故事大致都讲述完了,当然,历史的讲述绝不会做到面面俱到,我们只是为大家提供思考历史的一个方面。接下来,尧舜禹之后,夏朝建立,中国古代史开启千年的王朝史。言说历史,我们继续讲述。


代码含义:

1-01-24-1(中国古代史-传说时代-古代蜀国的传说-1)

(部分图片转载自网络,侵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