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快速讀懂一本書

終生學習的時代浪潮中,相信很多人都有閱讀的習慣。有些人閱讀很快,一天及可以讀一本書。有些人閱讀很慢,一年一本書都看不完。讀書多少一方面受個人意願影響,另一方面受閱讀閱讀速度影響。閱讀書籍先要過讀書意願這關,它也是影響多數人讀書不多的原因。另一方從讀書結果來看,有些人讀完一本書,會有不少啟迪,有些人即使讀了很多書,依然過好這一生。

在閱讀之前,我們可以遵循3W1H(why? what? where?how?)規律。帶著目的閱讀,可以讓閱讀效率更高。讓我們閉上眼想象一下,自己就這本書的作者,將會這樣設計這本書框架。接著開始閱讀,在閱讀過程中,觀點相同的部分,可以略讀;對於觀點不同的部分,可以快速比較但又不能過於糾纏。對於懷有的疑問,可以先放一邊或者暫時做記號,整本閱讀書本後,在解答這些疑惑,否者會見一木不見森林。

書本上有些知識,會與我們原有的認知矛盾的地方。對於矛盾的知識不可盲從,也不可視若無睹。接受不行,不接受也不對,那應該處理才好呢?檢驗知識最好的方法,應該把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實踐檢驗知識的有效性。不要忘了,讀書最終目的是為了應用,實踐是檢驗知識的唯一標準。

閱讀可以有一下四個階段構成:基礎閱讀、系統化略讀、全盤閱讀、比較閱讀。基礎閱讀指基本識字、認字階段;系統閱讀指讀完一本書之後,知道文章大意;全盤閱讀指閱讀完之後可以複述各部分大意和重要細節,使其成為自己知識;比較閱讀要求是最高的,它要求我們以相識主題為基礎,對於同類主題歸類、比較。經過比較閱讀階段,對書本的理解才會進入一個新階段。

要讓自己更好的理解一本書,最好的方法就是分享、分享、再分享。分享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它可以是語言的表達,文字的表達,視頻的表達等。首先用自己語言說明書本內容,書本中自己最認同的方面是什麼,以及認同的原因;最不認同的方面是什麼,以及不認同原因。讀書時一種交流,是思想的碰撞,用自己的思想和作者思想碰撞才會有奪目的火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